香港作為國家首個實踐「一國兩制」的地方,也是國際城市和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事務是注定會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作為中國香港人和具代表性的人士,積極向國際社會講述香港的真實情況,維護香港的切身利益,亦可謂無可避免、無可厚非。然而,筆者必須強調,向國際社會講述香港的情況時,必須建基於維護國家利益、香港利益及「一國兩制」立場,至於那些背離國家與香港利益、踐踏「一國兩制」、分裂國家、旨在唱衰國家與香港的別有用心言論,筆者不但絕不認同,甚至予以強烈譴責!
筆者早前看到有媒體報導,有激進反對派人士參加境外政治活動時,竟主張外國政府制裁香港,分裂國家,甚至鼓吹以香港利益為籌碼向國家施壓,試問這樣的主張和言論,合符國家與香港利益嗎?對於那些損害國家與香港利益的人和言論,我們予以譴責,完全是立足於愛護自己國家和香港的正當立場,又有什麼問題?正如有美國人在外國發表一些分裂美國和踐踏美國國家利益的言論,該人在美國本土受到其同胞責備,豈非很容易理解?
筆者也曾經跟一些外國組織、媒體或政客交流過,注意到他們是絕少會一面倒「唱衰」自己的國家的,更不會鼓吹制裁自己的國家、促使國家分裂、容忍暴力和恐怖主義活動,實際上更會稍為「唱好」和「粉飾」自己的國家和家鄉。說實話,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國家其實也一樣,但假若我們是愛護自己的國家的話,又豈會不想多展示國家富吸引力的一面,不想為國家多吸引投資者和境外朋友?偏偏香港的激進反對派卻反其道而行之,以貶抑香港為樂。更何況,即使不斷向外國「唱衰」香港,又有什麼意義?香港自身的「家事」只能靠自己解決,在「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框架下,無論激進反對派向外國勢力說些什麼,外國勢力也是沒有介入香港事務的權力和空間的。
歷史早已充份證明了,外國勢力是只會考慮自身利益的,只有中國人和中國香港人才會真真正正考慮香港的切身利益。奉勸激進反對派不要再認賊作父,鼓吹一些傷害香港的主張,本末倒置,淪為外國勢力的棋子了,否則只會害己害人!
踏入2019年,全球經濟氣氛雖未明朗,但難得香港在過去一年整體經濟狀況良好,全年實質經濟增長預測更比過去十年高,維持於3.2%。此外,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相繼通車,在內地經濟的支持帶動下,香港可望在人口多、地域廣的粵港澳大灣區大展拳腳,以國家為堅實後盾,走向世界。
融入國家大局是香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特首林鄭月娥表明,今年香港會爭取積極參與多項國家大事,包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及慶祝建國70週年的連串活動等。筆者深信,只要香港各界一如以往地與內地優勢互補,並肩作戰,定能為兩地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然,香港在穩步發展之際,也不容忽視投資未來的重要性,尤其在土地房屋這個樽頸問題上,更加要多下功夫。早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已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作出建議,特區政府也預告今年立法會有多筆土地供應的撥款,包括新界粉嶺古洞北、近岸填海及東大嶼填海等。社會各界應持理性客觀的態度,尋求全社會意願的最大公約數,支持政府對症下藥,回應市民置業安居的需求。
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改革開放40周年港澳訪京團時,不僅表揚香港在改革開放所作的貢獻,也勉勵我們要準確把握特區在新時代中的定位,作出新貢獻。香港得天獨厚,既有置身大灣區的地利優勢,又具備「一國兩制」的制度優點,新年伊始,社會各界應好好發揮香港所長,沉穩應對挑戰,締造更好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會見赴京述職的特首林鄭月娥時,讚揚她和特區政府一年來發揚「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回顧過去一年,林鄭月娥著力投資醫療教育,解決民生問題,與民共享經濟成果,其中在基建和土地方面更取得突破性發展,令人鼓舞。
土地短缺問題一直困擾香港,林鄭月娥提出跨越20至30年的「明日大嶼」願景,希望為香港未來填海造地,從根源解決房屋問題。另外,在政府團隊的努力下,《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贏得主流民意支持及通過,令9月開通的高鐵香港段發揮了最大的經濟效益;而港珠澳大橋於10月開通,也實現了整個粵西的快速連接。
展望未來,我們感恩國家一再重申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習主席更勉勵港人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我們深信特區政府會繼續率領港人,在新時代積極擁抱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但香港要鞏固穩中向好的大勢,還有賴立法會及全港市民並肩同行,理性務實地促進施政暢順和社會和諧。
正如習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發表講話時,提到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回看香港的「一國兩制」也一樣,全賴我們敢於探索,開拓前進。尤其在融入大灣區、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推動創科和開拓向上流動機遇等方面,我們不會低估未來的挑戰,但只要港人團結拼搏,定能在康莊大道上行穩致遠,為國家出一分力。
中央近年明確劃出國家主權安全的底線,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清楚表明維護國家統一,既是「一國兩制」的初心,也是「一國兩制」的生命線。破壞派應該理解在主權問題上沒有灰色地帶,惟近日參加村代表選舉的「自派決」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又試探底線。當他被要求確認自己真誠擁護《基本法》的立場時,竟宣稱「和平主張『港獨』是港人受《基本法》保障的權利」云,顯然是鑽空子欺哄港人。
破壞派經常濫用「和平」作為他們為所欲為的護身符。多年前,他們以「愛與和平」的口號合理化違法佔中,最終令香港陷入撕裂,年青人墮入牢獄之災。如今,朱凱迪又用「和平」來包裝「港獨」,更在《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中斷章取義,把自由和權利無限放大。
必須重申,《基本法》第27條的確保障港人享有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等,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也保障港人有「意見和發表的自由」、「和平集會的權利」及「結社的自由」等。惟相關權利並非絕對,而是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例如在「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衞生或風化」及「保護他人的權益」等方面,上述自由也受到合法限制。
過去「港獨」歪風屢禁不絕,但隨著中央及特區政府再三闡明立場,主流社會已認清主張「港獨」等同破壞中國領土完整,認同維護國家安全才是保障港人福祉。一言以蔽之,《基本法》從沒有認可用所謂「和平」方式就可以分裂國家,無論破壞派怎樣為「港獨」粉飾貼金,也改變不了其違法違憲的事實。
日前,筆者隨香港友好協進會訪京,分別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汪洋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王晨副委員長及港澳辦張曉明主任接見。三次會面都顯出中央對香港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鼓勵。汪洋主席又特別叮囑社會對青年要關心關愛,助年輕一代健康成長。
何謂健康成長呢?在筆者看來,青年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自然可抵邪氣歪風,正直無畏地成長,成為社會的未來棟樑。近年來,香港社會出現不認國家民族,甚至「港獨」的歪理邪說,意圖毒害我們的下一代。不過香港青年心清目明,若對他們多提點支持,就能更堅定他們的路向,順利接棒成為「一國兩制」事業的主人翁,為香港繁榮穩定、共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作出更大貢獻。
為表對香港及年青人的支持,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可算是度身訂做。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就正正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極大機遇,國家相關部門一直以來更為港人在內地生活及就業,提供數之不盡的便利。如張曉明主任今次與訪京團會面時,更透露中央會在大灣區研究考慮為香港試行特殊政策,包括在3個自貿區實行「港企港稅」。至於港人關心的個人所得稅問題,張主任重申中央不可能加重香港的賦稅,只要港人在內地住滿5年時,返港居住一個月再進入內地,5年豁免期可以重新計算。從這些措施就看出中央對港人的特別關愛及支持。
習近平主席早前向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發表講話時,亦特別希望特區政府和各界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因為只有港澳青年發展得好,香港、澳門才會發展得好,國家亦會發展得好。
香港年青人在國家及特區政府全力支持下,前途一片光明。大家亦要發揮自身長處,敢於嘗試,把握國家為大家創造的機遇,自然可以大展拳腳,並為香港帶來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