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內地舉行慶祝中共建黨百周年大會,以及香港特區成立24周年的大日子。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專門提及港澳,顯示中央政府一如以往重視香港,對港方針政策沒有改變。香港在中央的支持下「止暴制亂」,重回正軌,我們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繁榮穩定,青年人更應積極融入灣區發展,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過往每年七一都令人感觸良多,特區香港能重回祖國懷抱,更見證著國家舉足輕重的發展,本來是令人振奮的盛事,但偏偏在英殖民政府刻意「經營」下,港人的愛國情懷被淡化,成為了無根一代。在回歸後,政客亦繼續向國情教育潑污水,令不少港人被誤導,竟然把國家的關懷和支持,扭曲為特區香港「被赤化」、「被染紅」云,非常可悲。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近十年來禍港政客一次又一次逾越中央底線,甚至掀起黑暴旋渦,中央為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出手助港撥亂反正,絕對是合情合法合理。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以來把香港長遠發展和民眾福祉放在心上,沒口罩國家提供,沒水飲國家提供,疫苗不足國家優先供應。我們豈能不珍惜得來不易的繁榮穩定?青年人更應以融入國家、報效國家為己任。
回望百年歲月,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走過危急關頭,一步一腳印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富強,香港人與有榮焉。明年我們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進入了「五十年不變」的中期,港人有責任好好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切實維護基本法權威,把命運與祖國相連,同謀發展。
剛過去的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香港特區回歸二十四周年。在這個值得港人引以為傲的大日子,偏偏少數激進暴徒無視法紀及市民生命財產安全,試圖生事,甚至有狂徒揮刀襲警再自刺。社會各界必須對激進暴行予以強烈譴責,並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免得本地恐怖主義死灰復燃。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來,香港社會迅速「止暴制亂」,法治權威重現,特區政府跟香港市民一起全力打好抗疫戰,力爭香港重回繁榮穩定。在此良好勢頭下,香港還翻出潛藏已久的老大難問題,包括在中央支持下,堵塞了選舉制度漏洞,也把一些以「新聞自由」為名,實質肆意反中亂港的「黃媒」連根拔起。
正當香港復歸平靜,社會上苟延殘喘的激進勢力眼見大限將至,頓失方向,紛紛垂死掙扎,甚至要玉石俱焚。繼「六四」有逾千人聚集銅鑼灣涉非法集結後,又有人在網上號召「6‧12」上街云,為免黑暴分子再度禍港,警方在七一前夕已在港九多區重兵佈防,嚴防有人生事。
奈何恐怖份子死心不息,在回歸日有狂徒揮刀襲警,有疑犯藏有利刀及仿製槍械,有不法份子向禮賓府外圍投擲易燃物品,亦有人派發具煽動內容的單張等。多宗涉嫌破壞公共秩序事件,顯然是危害社會安寧和衝擊特區政權,社會各界必須譴責目無法紀的行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香港雖然走出了黑暴陰霾,但社會各界絕不能鬆懈,必須保持警惕,守護家園。我們更要全力支持警方果斷執法,瓦解本地恐怖主義,嚴防再有人「英雄化」危害他人性命的暴行,令激進青年有樣學樣,累己累人。
夏天一向是港人外遊的旺季。當大家已忍了差不多年半的時間,聽到泰國及歐洲部分國家開始放寬入境政策,連特區政府都宣布縮短已打針港人外遊回港的檢疫期,是否都心癢癢想盡快出發呢?但當各地入境規則愈來愈鬆,這時正正是病毒最容易入侵、防疫網最容易打開缺口的時候。
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因人員難以流動受到重創,所以近期不少國家趁疫情稍緩,均紛紛放寬入境限制,以拯救低迷的經濟。泰國布吉是快於下月重開,讓已接種疫苗的旅客可以免檢度假。歐洲多國更容許低風險地區人士,只需持有陰性檢測結果,即可免檢入境。其中法國已將香港列入邊境開放綠區名單,只要港人持有近期陰性核酸、以至快速抗原檢測證明,即可免隔離出入境。
隨著多國的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放寬限制的國家及地區相信只會愈來愈多,入境規限亦只會愈來愈寬鬆。但我們希望港人三思,不打針外遊,是否安全呢?先不說會否於外地染病,就算回港亦需因應不同區域隔離14至21日,是否值得?更別說現時新冠病毒不斷變種,而外地疫情其實從未清零過,沒有疫苗抗體的保護,你確定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一旦染疫,分分鐘被逼滯留當地就醫。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各地入境措施一放寬,人員恢復往來,病毒的傳播及變種速度一定會加快,隨時再掀起新一輸疫情。不過,要各地長遠閉關,亦只是斬腳趾避沙蟲,實際上並不可行。所以,唯有大家一同接種疫苗,為自己及社會多建一層保護,才是治本之計。為了你那顆渴望外遊的心,快點去接種疫苗吧!
特區政府的消費券計劃即將展開,合資格的香港市民在登記後,最快可於八月一日領取第一期金額。是次計劃一舉多得,除了在香港疫情稍緩時,適時推出新措施刺激本地消費外,也是幫助香港發展電子消費市場的大好時機。
自從電子消費券計劃消息出爐,不少港人「未收錢,先興奮」。特區政府估計消費券可望貢獻0.7%經濟增長,有商界代表更指,計劃能為消費市場注入360億元,預計720萬人受惠,期望能引發「報復式」消費效應,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心針,幫助各行各業從谷底走出來。
更難得的是,今次計劃能為香港電子消費模式揭開新一頁。其實,電子支付早已是環球趨勢,多年前,內地電子錢包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無論乘車、用餐或逛街購物,只要用電話掃一掃就能暢通無阻。相反,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電子貨幣的發展一直相對落後,長期滯留於用現金或八達通付費的模式。
今次當局的電子消費券計劃,正好鼓勵商家發展電子商貿,促使更多市民加入電子消費市場,與內地電子消費市場看齊。在金融發展方面,本港早日建立電子支付平台,將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有助與內地消費模式接軌。從衛生角度來說,在疫情中用電子消費,亦可大大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推廣電子支付乃大勢所趨,目的是賦予市民更多選擇,便利生活。當然,落實任何新模式也有適應期,政府有責任提供良好的配套,包括詳細研究電子支付潛藏的私隱問題,防患於未然,並針對不熟識科技產品的長者,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大家能安心消費。
新加坡日前開放中國科興疫苗的接種,首批針劑可在24間合資格的私營醫療機構預約接種。民眾熱烈反響,科興疫苗供不應求。有診所一日內接到超過800通電話,亦有診所表示首批200劑疫苗還未送達,診所電話從早上8時開始就被「打爆」,並已經接到1000多人的預約登記申請。
早前新加坡批准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皆採用mRNA技術,雖然該項技術已經有30多年歷史,但直到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才在緊急情況下研發疫苗。而科興疫苗則沿用已經有數十年使用歷史的滅活疫苗技術,相比之下更為安全可靠。不少選擇科興疫苗的人士希望「穩中求勝」,直言相信中國的產品和技術。
近日,內地新冠疫苗注射累計超過10億劑次,預計今年底可為至少70%目標人群接種疫苗,屆時可以形成「群體免疫」的保護屏障。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受控,除了實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亦離不開全國人民齊心抗疫的共同努力。也正是這樣,內地的經濟、民生早已恢復正常。
反觀本港這塊「福地」,在各界推出「谷針」誘因前,接種計劃遲遲未有進展。截至6月20日,政府已經為市民接種3,182,520劑,其中接種第一針的有超過191萬人,佔全港總人口28%。儘管近日單日接種人數屢創新高,距離本港形成「群體免疫」仍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