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2016年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繼2012年後重登榜首。學院教授分析指,香港獲評為最具競爭力經濟體,在於有良好營商環境、鼓勵創新、政府奉行低稅率及簡單稅制等,而尤為重要的因素是,香港是外資進入內地這個「世界最新經濟超級強國」的大門。
多年來,香港憑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地位,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綻放光茫。如今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及亞投行計劃等重要戰略機遇下,港人如能善加利用「超級聯繫人」這張「王牌」,繼續扮演好把外資「引進來」和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橋樑角色,香港依然大有作為。
不過,香港能否近水樓台先得月,還要看港人是否把握好開拓未來的鑰匙。近期香港少部分極端青年肆意渲染所謂「天然獨」的切割主張,散播「自決」的「港獨」思潮,這種自鳴得意,沉醉於香港能在國際競爭中獨善其身的幻想,根本是磋陀歲月,自廢武功,社會各界必須警惕,以免偏激情緒滋生蔓延。
與此同時,在全球經濟下行的風險中,香港作為外向開放型經濟體,也需要強化對抗經濟逆風的能力。香港再吃老本,僅靠傳統優勢或既有市場,難以健康持續發展,要突破經濟瓶頸,關鍵在於借助國家發展大勢,實現升級轉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期間,叮嚀港人要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意識。為保「東方明珠」的光環,港人應自省自強,開創新天。
立法會近年一片烏煙瘴氣,反對派投擲雜物、衝擊主席台,以致無日無之的「拉布騷」令法案及撥款申請「大塞車」等,都令主流社會非常不滿。反對派議員胡混度日,不單令香港虛耗公帑,還蹉跎歲月。當局统計指,在2012至13年度,財委會平均用約一小時審議一項目,如今則增加至逾3小時;工務小組的審批時間亦急升3倍,一項工程項目的批出時間平均要9個月。
反對派議員「花招」盡出,無非是在違法佔中、旺角暴亂後,深怕失卻激進勢力尤其年輕選民的支持,故不惜押上港人的福祉吸票。不過,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最近的民調結果,可謂對反對派當頭棒喝。調查發現,在500多名介乎18歲至34歲的受訪者中,近6成不滿現屆立法會運作,逾7成不接受在議會內擲雜物、破口大罵及衝擊主席台等行為,約6成半不接受拉布,更有逾5成人贊成修改《議事規則》以阻止拉布。
立法會議員其身不正,何以正人?畢竟「一國兩制」是切合市民實際利益的根本之道,和平、理性和非暴力乃是港人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縱使香港一小撮年輕人傾向偏激暴力的趨勢不可逆轉,但民調清楚反映,絕大多數香港青年不願與激進勢力同流合污,仍重視議會理性討論文化及議員議政質素。
立法會換屆在即,香港市民早已厭倦了小丑和流氓的政治戲碼,為免議會文化每況愈下,選民必須用選票踢走貪圖一己私利的政棍,議事堂的荒謬鬧劇,是時候落幕了。
民建聯今年暑假期間舉辦「進一步的天空」內地工作實習計劃,帶領80多名來自香港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到重慶及杭州多個企業實習。筆者早前出席實習活動的啟動儀式,為一班年輕人打打氣,鼓勵他們好好享受為期約一個月的實習,親身體驗內地的生活及工作情況。
近年,香港社會環境複雜,政治矛盾尖銳,不少新生代對前路感到擔憂。但空有憂患意識,卻不願意及時掌握大局,因應預期的挑戰提早「備戰」,只會迷失方向,坐困愁城。
事實上,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扮演著內地與國際的橋樑角色,當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藍圖受到全球各國追捧之際,港人如能早著先機登上發展列車,既可帶動整體社會受益,也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奈何,多年來在反對派所謂「被洗腦」、「被愛國」的渲染下,「內地」兩字仿佛觸動了部分年輕人的神經,甚至對正常交流互動也嗤之以鼻,單憑主觀感覺就啟動「排斥」機制。
畢竟兩地融和合作是大勢所趨,筆者深信香港大學生能到內地實習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透過認識當地的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有助探索自己的未來發展路向,為將來的發展打穩根基。年輕人理應是最沒有枷鎖包袱、勇於嘗試的一群。與其終日在反對派的放大鏡下,挑剔內地的不足,在社交網絡一面倒看內地的負面消息,倒不如放下「有色眼鏡」,踏出一步,親自窺探內地的發展,或許會發現事情很不一樣。
長期以來,滬港兩地在國家戰略中肩負重要責任,近年兩地交流合作也日益密切。筆者早前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考察團訪問上海,圍繞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試點等調研考察,也參觀了當地商飛公司、地鐵交通路線等發展。
聞名不如見面,考察團此行深刻體會到上海在經濟、交通、市容等方面,有著飛躍的進步,展現出非凡的發展潛力及都市活力。上海領導們也向我們表明,隨著上海的進一步發展,滬港合作交流的機會、渠道、範圍會不斷加深擴大。
事實上,隨著2014年底「滬港通」實行,足以證明滬港在金融發展方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巨大。去年4月,雙方亦在滬港經貿合作會議上,確認了兩地在公務員交流、青少年交流及科技合作等方面,應深化互動。
今年是國家「十三五」開局之年,滬港兩地同屬內地對外開放的窗口,更應抓緊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時機,實現良性互動,締造互利雙贏,在比翼齊飛之時,也為拉動國家經濟作出貢獻。
筆者十分支持滬港兩地繼續尋求多層次及全方位的合作,尤其在青年及培育專才方面互相取經。以社工專業發展為例,由於工作待遇等因素,上海不少社工做到一定層次後出現人員流失問題,當局不妨借鑑香港經驗,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促進社工隊伍發展,挽留人才。另一邊廂,很多香港青年大學畢業後希望留在上海發展,卻因為享受不到當地居民待遇,壓力很大,特區政府也應研究解決方案,吸納人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視察香港期間,首次以餐前酒會方式與反對派議員互動。多年來,中央無數次向反對派伸出橄欖枝,顯示中央願意全面兼聽香港各界聲音,奈何反對派口裡說「溝通」,卻一再拆毀互動平台。
反對派的「爭取民主」,表面煞有介事,實質是葉公好龍。今次在各界推動下,四名反對派議員半推半就應邀參與會面,事後也一如所料,向社會力陳他們如何把握機會向領導人反映香港情況云。
坊間有分析指,今次會面成事,或許有利於相對理性的反對派在9月立法會選舉的成績,但作為建制派,為了香港大局着想,始終樂見其成。筆者更希望這次會面是他們踏上溝通之路的起步點,畢竟反對派也代表部分港人的聲音,倘他們與中央的溝通陸續有來,相信能令中央在制定涉港國策及處理兩地關係時,更清楚香港的需要。
不過,反對派能否更進一步,還看他們是否願意敞開胸懷。就以張委員長訪港保安安排為例,有人刻意避談國際恐襲趨勢,淡化本港激進派暴力升溫,妄顧旺角暴動中警員公然被滋事份子襲擊的事實,只向特區政府扣上「擾民」、「粉飾太平」等帽子。以偏頗的口號挑動民怨,無疑能壯大反對派聲勢,卻再一次傷害了港人與中央的感情。
張委員長引「獅子山下」歌詞,提醒香港各界「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中央不計前嫌,希望反對派也能承擔身為香港一分子的責任,讓香港告別政爭氾濫、內耗空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