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日前「加碼」宣佈擬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外交部質疑美國的行為是典型貿易霸凌主義,僵守零和思維,發動貿易戰只會損害全球利益,中國必將採取反制裁措施,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坊間分析,美方失去理性的行動,旨不在解決貿易爭端,而是打擊中國經濟發展。的確,在近年全球經濟不穩的氛圍下,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實屬難得。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國在航空航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端科技產業發展方面,走勢凌厲。眼見中國正由「世界工廠」逐步轉型為高科技產業先驅,美方如坐針氈,為保住全球霸主地位,不惜巧立名目打響了貿易戰的第一槍。
貿易戰開打,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系,不能獨善其身。我們樂見特區政府針對金融波動和港企的憂慮做好應對措施,包括提前於下月實施預算案中提出向中小企基金注資25億元計劃,協助企業拓展內地及東盟市場等。但除了做好「防護網」外,面對美方的霸凌挑釁,我們作為國家的一份子,必須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在此關鍵時刻,香港與國家應保持深度合作,善用既有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確保與內地金融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高效和暢順運作。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面,香港也應不失時機,在融資、創科、專才等方面,為國家拓展新發展機遇提供助力。面對強加的貿易戰,每一位中國人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也有責任嚴陣以待,奮力一戰。
香港回歸21周年在即,國家即將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也在倒數計時,將為大灣區發展勾劃藍圖。回歸以來,中央一直成為香港特區持續發展的堅實後盾,近年香港更獲國家支持,躋身大灣區這個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核心部分,為社會經濟發展迎來新機遇。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強調,要以大灣區建設為一大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去年7月1日,習主席更在港見證了國家發改委、廣東省和港澳政府聯合簽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框架協議。國家發展改革委亦明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比肩東京灣、舊金山及紐約三個大灣區。
隨著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有望在第三季通車,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更趨成熟,大大提升了合作潛力。惟值得注意是,中大亞太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逾半數港人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競爭優勢並不看好;56.2%更稱,香港在大灣區城市發展的優勢「很少」或「完全沒有」。
香港要成功融入大灣區發展,除了要有中央的支持和硬件的配套外,香港政商界及社會大眾的投入也不可或缺。早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到大灣區考察,當中連破壞派議員也不得不認同大灣區具備潛力。港人必須明白眼前的大融合,不但不會抹殺香港本土文化或弱化自身優勢,相反能促進香港優勢產業在大灣區發展,為香港經濟及土地房屋等問題開闢出路。
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所指,香港不能再「食老本、等運到」,不可再內耗不前。時代給予我們機遇,能否握穩先機,不負主席囑托,的確考驗港人的智慧。
香港快將迎來回歸21周年,特首林鄭月娥早前以「度月如日」來形容一年來的特首生涯,雖然極具挑戰性,惟同時感覺享受和有滿足感。回望現屆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工作,確實展現了政府團隊對解決香港各方面問題的魄力、承擔和決心。
好的開局乃成功的一半,林鄭月娥就任首百日即向社會公開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實踐優質教育等78項工作的進度。除了每年4次的答問大會外,她亦增加每月出席會議回答議員提問。在首份《施政報告》發表半年後,她又主動向立法會講述進度,提及在250項政策措施中,已有33項完成,85%已推進中。在特區開放透明的施政作風中,社會氣氛漸見緩和。
林鄭月娥推動經濟民生的實績贏得各界認同,但更難得是,在面對一場接一場的硬仗時,她在大事大非上沒有半點躊躇退讓。過去破壞派在修改議事規則、「一地兩檢」、國歌法、取消議員資格等議題中興風作浪,惟特首堅守憲制原則,更強調修補撕裂都要在合憲合法的大前提下進行,否則只求減少批評而做違反憲法的決定,並不合乎市民的期望。
林鄭月娥堅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也深信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但不會弱化獨特制度,反而可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創業難,守業更難」,香港由小漁村演變成國際大都會,如今更獲國家支持,躋身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中。香港能否在全球發展大潮中繼續乘風破浪,好的掌航手當然重要,但港人停止內耗,同舟共濟,不再「食老本」,握穩新機遇,也是致勝關鍵。
高鐵香港段進入試營運階段,社會各界對高鐵9月通車引頸以待。惟立法會恢復「一地兩檢」條例草案二讀辯論時,原定只作8小時的辯論,又在破壞派議員瘋狂拉布和要求點算法定人數下,花了逾18小時仍未結束。他們還諉過立法會主席未預留足夠審議時間,會「堅持立場」云。
破壞派亂港招數來來去去都是那幾道板斧。先在社會上製造恐慌、危言聳聽,當炒不熱民情,就擺出「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揚言市民被誤導,繼而站在道德高地「講法治、講信念」,力阻立法或撥款程序。但必須重申,「一地兩檢」方案在理在情都站得住腳,政客根本沒有丁點理據葬送香港前途。
在法理上,去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在廣深港高鐵西九站設立口岸實施「一地兩檢」的安排時,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已作出權威性解釋,重申「一地兩檢」符合憲法和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决定具最高法律效力,是「一言九鼎」。他並強調,實施「一地兩檢」沒有改變香港特區的區域範圍,也不减香港市民的自由。
在民情上,去年由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所做的民調指,52.7%受訪者支持「一地兩檢」方案,48.2%認為在「一地兩檢」安排下,他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不變,11.4%更稱信心增加。最近,民建聯的民調發現,66%人同意在西九高鐵站實施「一地兩檢」方案;有46%人及56%人認為「一地兩檢」沒有違反《基本法》及破壞「一國兩制」。高鐵萬事俱備,自詡是「民意代表」、「守護法治」的破壞派,應盡早結束拉布盲反的戲碼。
高鐵「一地兩檢」草案本周三在立法會恢復二讀,過去不同民調均顯示,「一地兩檢」得到主流民意支持,社會各界期望今年9月高鐵香港段能順利開通。眼見此路不通,破壞派即繞路而行,在高鐵草案「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他們近日聯同「黃媒」大肆炒作高鐵試行、沙中線紅磡站工程等狀況,試圖削弱公眾對鐵路安全的信心。
必須重申,港鐵或高鐵的工程質量都關乎公眾安全,絕對不容有失,但社會也要慎防政客借題發揮,製造恐慌。綜觀港鐵就「工程短筋」的解畫,既資料不全,又一再改口,的確容易令風波鬧大。為免增加破壞派的「彈藥」,港鐵必須正視公眾疑慮,查根究底。倘坊間「指控」純屬流言蜚語,理應及時澄清;倘有不周甚或失誤,應馬上開誠布公,果斷修正。一旦確認事件涉及違法,更應交由執法機關跟進。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港鐵忙於「撲火」之餘,還要為高鐵香港段開通做足準備功夫。港鐵早前公佈高鐵的票務安排時,外界普遍關注港鐵未獲授權銷售高鐵內地段車票等情況。事實上,高鐵成效與購票和票價等安排環環相扣,港鐵作為與內地高鐵營運商商討的對口單位,有責任力爭成為發售高鐵內地段車票的代理,否則也要盡量協商將手續費減至最低。
此外,港鐵的管理質量向來備受全球肯定,但隨著可預見的系統老化問題逐漸浮現,港鐵必須未雨綢繆,做好維修保養和系統更新,減少信號故障及班次延誤,免得錯漏頻生激起民憤 ,不僅毀了港鐵的信譽,也讓破壞派再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