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奉「按本子辦事」為圭臬,為市民所議久矣,尤其是在抗擊疫情上。每當事情進展至實行階段,卻時常受阻於一些無關核心的「規章」,而頗多部門和部分公務員卻甚少運用其智慧與魄力,多寧願選擇遊走於模糊處,而非勇於突破困難,取得快速成果。
值此之際,選舉制度漸臻完善,愛國者治港的格局陸續展開,公務員制度及內部文化若不與時俱進,不但無法符合市民期望,亦阻礙新一屆特首大刀闊斧,帶領香港由治及興。
李家超已於5月8日圓滿順利當選為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其政綱第一部分即着墨於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可謂綱舉目張,點出改革關鍵。「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單靠有魄力解決問題的公務員隊伍而沒有與時俱進的績效獎懲制度,又怎能達到良政善治?反之亦然,故需並舉兩者。
我們喜見李家超政綱兼具二者,既強調培養團隊精神,亦有制度變革。在此拋磚引玉,分別就改善制度及內部文化提出淺見。
制度方面,要由「規章為重」轉為「結果為重」,着眼為民解困,就要首重市民與地區服務者對結果的反饋,並以此為獎懲的準繩。很多部門與市民密切接觸,如運輸署、食環署、房屋署等,市民口碑尤其能反映相關人員為市民排難解紛的熱誠及方法。
同時,獎懲機制和結果宜定期公諸於眾,促使市民踴躍反饋。為民解困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視解困過程中的全程溝通。新一屆政府宜審視部門回覆個案的全流程,確保公務員能一步步向市民展示進度。據悉,有些部門回覆個案的流程欠妥,市民心急如焚,卻遲遲未有回音。部分曠日持久的個案,如建議增設社區設施,即使部門應允落實,往往沒有定時匯報,只概略交代竣工時間。工程延誤時,更不會另函通知。即使最終能解決問題,卻難讓市民信服。如真正為民,何必吝嗇於交代?短期內要令市民感到政府效能明顯提升,這更是重要舉措。
至於使公務員內部文化煥然一新,士氣高昂,部門首長更負有重大責任,必當身先士卒。一直以來,有評論政府以至建制派均側重實幹而較弱於宣傳。李家超提出「不分你我,積極互補」的公務員團隊精神,部門首長不但要身體力行,更要善於向大眾「展現」。新時代便該善用新科技,聘請專業人士,針對不同受眾宣傳,務求向社會上下傳達訊息:「我們公務員團隊現正變得更優秀了!」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這是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道出的至理明言。
回歸以來,各屆政府均強調文化產業發展。經長久規劃,多項大型設施陸續建成。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更計劃要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於李家超候任行政長官的政綱中也列為重點。既有國家鼎力支持,又適逢政府換屆,將之逐步實現,正是最佳時機。
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就要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故復興香港既有的華夏文化猶為重要,否則交流產生的可能不是火花,而是不中不西的四不像。
政府應從何着手?普及中華傳統戲曲正是其一。
位處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於2019年運作,外觀美輪美奐。油麻地戲院亦預計3年內完成第2期建築工程,主要用於培育粵劇接班人。發展中華傳統戲曲行業需要的「硬件」,政府不惜工本提供了,惜「軟件」仍未完備。
例如,現時經城市售票網售票處購票,暫時多付現金或使用信用卡,十分不便兼落後。由於政府於去年推出消費券計劃,市民現在到店舖購物時,多數已可以使用八達通或支付寶。連普通店舖也能做到,新落成的戲曲中心又怎能有藉口?
第二,有意見認為: 相關的管理者不懂中華傳統的戲曲,且較忽視業界意見,為業界人士抱怨久矣。歸根究底,興建戲曲中心是為了助業界發展,而最明了業界需要的,是業界人士和戲迷市民,故戲曲中心的的運作安排應以他們的意見為先,這些都是軟件的主要內容。
第三,戲曲中心要自負盈虧,故租金高昂,據悉日租高達七萬元。與此相比,高山劇場則不足一萬元。高昂租金,一般中小劇團根本無力負擔,不利百花齊放,窒礙行業發展。要「以結果為目標」,短期內,自負盈虧的「原則」應有彈性。政府可加大撥款資助劇團,隨着行業發展才逐步減免;又或鼓勵、甚至提供誘因(如稅務寬減)來吸引商業贊助。
第四,戲曲傳承不足,觀眾主要為中老年人,年青人多未能欣賞到中華傳統戲曲的精粹。戲曲既要與時並進,又不能削足適履,以免面目全非,但宣傳戲曲的方式卻可天馬行空。苦於資金,業界宣傳乏力,推廣戲曲的工作只能由政府承擔。政府可以新潮的方式宣傳,吸引年青人接觸。
如缺少「軟件」,再華麗的「硬件」可能也只是擺設。戲曲中心已矗立在西九海傍,何時我們細心把「軟件」做好,何時這裏就是閃耀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在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的嚴峻時刻,中央果斷派出400多名抗疫經驗豐富的內地醫療隊人員來港支援,隨著疫情逐漸緩和,這批無私援港的逆行者也功成身退。港人除了要獻上感恩外,也應汲取沉重教訓,正視本港長期欠缺醫生的問題,積極引入海外和內地醫生,以免再有患者因醫護人手不足而無辜受苦甚或喪命。
第五波疫情來得既急且猛,特區政府眼見公營醫療系統爆煲,主動向中央請求內地醫護支援,而經歷了約兩個月的「抗疫戰」,本港疫情回穩,醫管局人手已回復正常,普通科門診服務也陸續恢復。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內地醫護團隊不僅咬緊牙關協助港人度過「疫境」,更展現了內地醫生醫術的高水平和高效率。
但話說回來,近年香港社會尚未走出政治撕裂,在內地醫護來港初期,有少部份港人仍自以為高人一等,戴上「有色眼鏡」點評內地醫護,甚至製造恐慌,揚言一旦出現醫療事故將無從追究云。惟真金不怕烘爐火,今次援港內地醫護充分發揮了在救治新冠病患方面的豐富經驗,改變了港人對內地醫術水平的偏見,為往後兩地醫護合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醫管局表明一旦本港出現第6波疫情,不排除重啟與內地醫護協作。但為了更好地抗擊疫情及優化本港醫療體系,我們期盼特區政府能正視本港醫護界長期缺人的老問題,不能再任由業界只維護本地受訓醫生的利益,諸多設限抗拒引入海外及內地醫生來港工作。尤其今次抗疫經驗突顯了中西合璧療法成效理想,本港更應不失時機,盡早為香港醫療體系注入新思維、新力量,給予港人更大的保障。
立法會正繼續審議撥款條例草案,整體上,我們和全香港市民都熱切期待撥款條例可早日造福市民,造福香港。我們關注不少在內地工作、營商、讀書及生活的港人,不時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需要求助。現時,特區政府雖已設立五個駐內地辦事處,解決在內地港人的求助及查詢,又會協助將內地港人的意見及訴求,向內地相關部門反映及跟進。我們民建聯、新社聯認為,特區政府支援在內地的港人,可以做得更多更好,特別是隨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特區政府在鼓勵及協助港人北上方面,必須扮演更積極的推動角色,因此,站在最前線的各內地辦事處,無論是職務、規模、編制,以至設立的數目,都必須與時俱進、擴大充實。
然而,我們關注到,當局現時仍以駐粵辦及駐深圳聯絡處為主力,支援在大灣區九個市的港資企業及港人,是未有看到大灣區高速發展的專責支援需要。首先,駐粵辦除支援大灣區,其實仍有其他重要工作,包括負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及雲南的經貿和其他範疇,亦又要為五個省區遇上困難的香港居民提供實務性的協助,可見駐粵辦本身職務繁忙,要緊貼處理大灣區內各市的事務,或會分身不暇。
再者,大灣區範圍十分廣泛,港人居住在不同城市,所面對的情況,亦不盡相同。現時,逗留、居住或生活在廣東省的港人,超過50萬,而參考駐粵辦接獲港人的求助個案,2020年只有500宗,2021年有555宗。從數字所見,駐粵辦一年只接獲5百幾宗求助,相對於50幾萬的人口,求助比例實在非常低。我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跟進的比較複雜的港人個案都有幾十宗。究竟,是在廣東的港人真的毋須尋求駐粵辦的支援,抑或覺得,太難,遠水不能救近火?試想想,住在大灣區西岸的江門,或北部的肇慶的港人,即使遇到求助的需要,很難前往廣州駐粵辦尋求幫助,尤其是在防疫的情況下,結果,只有遇到非常的大的急事,才會求助駐粵辦,遇到一般事務,情願自行解決。事實上,不少內地港人便因而自費成立團體及商會,向當地港人提供幫助,處理他們的需要及求助。
我們都明白,像我們民建聯和新社聯地區服務處一樣,「總有一間喺左近」的概念和做法,在幅員廣闊的內地,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非常歡迎財爺和政府在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中表示,會增撥資源資助在內地的港人團體,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功能,與駐內地辦事處共同合作,為港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當然,內地港人團體只能作支援性質,向內地港人提供服務的主責,還是應由駐內地辦事處擔當,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整個發展範圍十分廣泛,九市的定位及角色並不一樣;有集中現代服務業及先進製造業,亦有從勞動密集型,轉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因此,每個城市提供的發展空間及對人材的要求,都根據該城市的發展定位而不同,同樣,擁有不同技能及發展取向的港人或青年,亦會根據個人要求,選擇到大灣區不同的地方落腳,所以,必須要有具備政府職能的駐內地辦事處,才有資源及能力,提供全面權威的資訊及及時協助。
所以,要真正鼓勵及協助港人到大灣區發展,不能只靠一個駐粵辦,必須在內地九個城市設立專責辦事處,才能更好地掌握該市情況及發展,專職支援該市的港人及港商,提供更及時的服務。
香港的未來,就是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全國人大政協及全國團體代表界別的立法會議員,此界別還包括海聯會、工商聯、僑聯、婦聯和青聯的領袖。我們非常感謝特首、財政司司長、政制內地事務局和民政事務局的局長們和我們這個界別網上面對面進行了真誠的交流。
我們非常希望政府在籌劃及推動政策方面,更積極聯絡該界別,發揮好他們的優勢,協助特區政府的相關工作;我們期望政府更重視這些全國港人代表委員的意見,多與其定期溝通,既能更深入了解中央和內地想法,亦可聆聽好本地聲音,共同保生命、保健康、保經濟、保民生,為香港再出發、再騰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而努力。
2022年伊始,香港就被「不請自來」的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早前全港上下辛苦維繫幾十日的「清零」突然「斷纜」,隨之而來的是與日俱增、數以萬計的確診個案。早前部分人鼓吹「變種病毒Omicron宛若流感」、宣揚「與病毒共存」,這種想法在逾8000宗死亡個案這一駭人聽聞的數字下顯得格外無知。事實證明不可輕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經歷了「幾何式」激增的個案,在數以百萬計的港人確診後,疫情終於呈現回落跡象。政府早前宣布今日(21日)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食肆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戲院、室內外體育處所、健身中心、美容院和按摩院、主題公園、博物館等場所亦重開。消息一出,相信全港市民都鬆了一口氣,「宅家」許久終於可以約上好友小敘;作為受影響業界人士,終於可以正常營業,告別「手停口停」的日子。於是,從前幾天的復活節假期開始,就可以感受到很多人的心已經按捺不住地要飛出防疫措施的「牢籠」,放寬首日,更是從媒體的報道中見到街上、戲院、樂園等處所人山人海、摩肩擦踵。
疫情已經持續困擾香港三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運作、市民身心健康均造成巨大損失,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利於經濟復甦,亦有助緩解市民長期積壓的抗疫疲勞,但必須強調的是,放寬措施絕不等於可以放鬆警惕,相反,我們要更加小心,嚴防疫情反彈,更要預防第六波疫情到來。從個人層面看,要以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為重,外出時正確佩戴口罩及做好清潔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侵入人體。經常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確保安全的同時有助「早發現」。當然,積極接種疫苗亦是十分必要,能夠有效預防重症和死亡悲劇的發生;從政府層面看,「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要做好,包括加強執法工作以嚴防及嚴懲「鑽空子」行為。吃一塹長一智,要與病毒「鬥快」,就必須做到防患於未然,加強病毒追蹤功能,及早截斷本地傳播鏈,讓病毒無路可走,讓第五波疫情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