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助力香港“創科中心”建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去年,習近平主席發表“七一”重要講話以及視察香港科學園提出科技創新指示;今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再次強調,“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這都是對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指路引航、提出要求和期盼。今年開關後,特區政府團隊步履不停,積極深入大灣區,和廣東省各領導及科技部會面交流,從機制、平台、項目、人才等方面加快推動粵港科技交流合作,旨在深化粵港科研合作、提升香港創科能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早前亦到訪大灣區,與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交流粵港科技合作情況。我們十分高興了解到廣東省科技技術廳認真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粵港科技交流,充分發揮香港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優勢,具體包含六大合作:一、加快完善粵港科創合作頂層設計;二、開放本地項目深化科研合作;三、加速聚集創科資源共建平台;四、建設大灣區人才高地;五、產學融合激發粵港創新創業活力;六、規則銜接強化創科跨境能力。

深化六大合作需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科學家等持份者共同努力,現時,粵港在很多跨境創科合作上存有不少障礙,需要進一步推進。以國家目前唯一的跨境創科合作區,即港深河套區為例,位處“一區兩園”,擁有深圳乃至廣東省的政策優惠及香港的國際資源和人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應當全面發揮兩地協作優勢。然而,現時河套區仍採取港深兩地各自管理,造成兩個園區的創科產業政策缺乏充分對接和整合,很多項目合作無法做出一體化規劃,導致整體效率偏低。我們盼望特區政府在與深圳市政府、科技部深入交流後,能夠聯合成立一個部門,專門規劃、建設、管理河套區,再將成功經驗套用至橫琴、南沙等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群策群力突破現時大灣區創科跨境困境。

隨著國家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粵港合作不斷加深,相信未來香港科學技術產業和人才將有更多更大發揮空間。港深合作區應做出表率,優化協作,突破障礙,香港早日成為“創科中心”,才能協助國家突破外國“卡脖子”封鎖,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全力推進灣區就業通、人才通、社保通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習近平主席早前視察廣東時給出重要指示,要求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就此,我們必須爭取國家人社部的支持指導,與大灣區各級政府戮力同心促進人力資源互聯互通,民生服務加快融合發展。

現時已有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廣東省工作,並已逐步納入公共服務和政策扶持範圍,支援措施推陳出新,有力幫助了港人於大灣區內地城市尋求發展機遇。特區政府於2021年試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本港青年提供多一項發展選擇,亦得到內地相關部門傾力支持,每月給予參加者1000元生活補貼。

調查發現,近九成計劃參與者對上述計劃持正面評價。特區政府於今年恒常化該計劃,無疑讓香港青年感到鼓舞。內地創科、工程、智能製造等行業發展一日千里,為有意投身這些行業的青年提供了寬闊舞台,惟現時該計劃只容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青年參與,其它青年未免向隅。建議政府擴大計劃的參與資格,讓持有副學士學位及高級文憑的青年也能受惠,而有更豐富的就業選擇。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貿發局將於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增設「GoGBA港商服務站」,為港商提供一站式支援。我們期望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轄下的駐粵辦亦能盡快於內地九個城市均設立辦事處,更全面地支援港人,更好地協同大灣區各級政府促成灣區就業通。

建設離不開人才。為了讓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港澳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更大作用,內地與香港已就專業資格認可簽訂多項協議,惟暫時只有律師專業進展較好,反應較熱烈。建議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爭取加快加大認可香港專業資格到內地執業,並適度授權粵港澳大灣區各政府,讓認可工作的大門小門均能盡早打開。只要能為香港專業人士到大灣區執業搭建更大舞台,香港便能更好發揮門戶作用,讓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趨之若鶩,以香港為基地到大灣區發展事業,壯大大灣區人才庫。

完善的社會保障是人力資源互聯互通的關鍵之一。現時香港居民已能購買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社保,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已達30萬人次,其中享受社保待遇逾3萬人。未來,特區政府可研究資助港人購買內地醫保,讓他們有更豐富實惠的在地選擇,達致粵港社保資源互補共用。

大灣區建設正馬不停蹄推進,我們必須把握現時來之不易的安穩局面,積極追落後,與大灣區各級政府攜手奮進,達致民心相通、民生相融。

打通大灣區頂層設計“任督二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國家在2019年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明香港、澳門和內地九個城市加快融合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引領作用。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區域建設,隨著香港與內地、澳門重新聯通,香港特區政府與民間機構舉行更多大灣區考察團,盼望加快融入大灣區並為國家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粵港交流愈加密切,不過,要想大灣區“四流”暢通無阻,各項重大任務落地落實,仍需打通制度上的“任督二脈”。現時,大灣區11個城市雖處同一個國家,但卻存有兩種制度、三個司法和關稅制度、三種貨幣的挑戰。大灣區每個城市都積極提出互相之間開拓合作的構想,可過去幾年有關港人在內地生活的重要民生問題,如買樓、醫保等,制度上的拆墻鬆綁仍然跟進得較慢。

有見及此,粵港澳各行政部門開始著力推進大灣區“頂層設計”。早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赴粵西考察,最後與廣東省多個政府部門進行匯報交流會,當中便有提及廣東省將與港澳相關部門建立三地推進大灣區建設工作協調機制,推動設立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等13個粵港合作工作專班。相信由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工作要點,將對粵港制度對接發展舉足輕重。而當香港進一步融入大灣區,北部都會區也將不只是香港的都會區,而會成為深港中心地段、整個大灣區重要的“港深都會區”。

現時,深港河套區建設、西九龍高鐵站“一地兩檢”、香港“港車北上”和澳門“澳車北上”等創新制度合作良好,港深陸路口岸也將陸續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模式,愈可見推進大灣區三地規則銜接對接,除了能幫助粵港創科、交通、綠色金融等產業更上一層樓,也能令大灣區居民生活更便利,更可為各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提供龐大合作商機。未來,國家也將在大灣區推進建設國際科創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著力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大灣區11個城市各有所長、得天獨厚,這裡註定是未來新興產業的試驗台與新合作格局的萌發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商界民間攜手共進 激發興的動能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自從落實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黑暴陰霾總算逐漸遠去,香港重回正軌,讓「愛國者治港」的根本原則貫徹落實,從政者能專心致志於解決民生問題。經歷了風風雨雨,如何激發興的動能,讓一國兩制事業再出發、再騰飛,讓港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是我們急切回答的考卷。

 今天(2日),貿發局與「七大商會」以高規格主辦「激發香港『興』的動能座談會」,由李家超特首及中聯辦鄭雁雄主任出席致辭,並就十多個專案舉行簽約儀式,涵蓋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北部都會區、創科等重大領域。這令我們十分鼓舞,相信能引領社會各界發揮自身力量,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背靠祖國、融入大灣區、聯通世界」是香港於「一國兩制」下擁有的獨特優勢。要激發興的動能,我們必須進一步鞏固這獨特優勢,更積極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

 由李家超特首帶領的新一屆管治團隊,上任後馬不停蹄到訪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努力有目共睹。我們期盼特區政府能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各級政府緊密溝通及合作,加快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互聯互通,推動建立更多灣區標準。對外方面,我們支持特區政府爭取加入RCEP,讓本港進出口商在報關等各方面能享有更大彈性,而且吸引相關國家更多利用香港高增值貨運物流設施,進行國際配送及轉運,令本港轉口貿易及空運海運業受惠。

 有與會商界代表提到將積極開拓國際推廣合作,特別是團結全世界華商共同參與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這與我們民建聯和新社聯的建議不謀而合。只要加強聯繫海外華僑華人,以僑為橋,自然更能發揮香港聯通世界的優勢,增強發展動能。

 鄭雁雄主任強調團結合力的重要,大家都應「不扯皮、不內耗」、求同存異。新一屆立法會產生後,不但行政立法關係前所未有緊密,大家戮力同心為香港謀發展,即使極具爭議的勞資議題,商界與勞工界代表仍能求同存異,以最大的誠意和努力謀求共識,這為社會各界作出了良好示範。

 願我們繼續和衷共濟,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讓香港「興」的動能源源不絕。

中國香港特首能否出席APEC 美國不代表國際組織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政府因制裁原因,將不邀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11月在美國三藩巿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首腦非正式會議,惟特區政府仍可派出其他官員率領代表團參與會議。

今年二月,美國副國務卿在向國會做出解釋的時候,指允許香港特首參加APEC會議對於穩定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和全球宏觀經濟局勢非常重要,但這項議案遭到了幾名美國國會議員的反對。但我們必須要知道,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不屬於某個國家或經濟體,亞太經合組織舉辦會議有其一貫規則及習慣,任何東道主都要按這些規則和習慣邀請成員參與。指引包括,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的領導人均會被邀請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而東道主有責任向各成員經濟體的領導人發出邀請函,為成員經濟體領導人出席會議提供便利。

因此,美國作為東道主,有責任要讓所有成員代表順利參會,惟拒絕邀請行政長官李家超赴美參加出席APEC會議這一舉動,就是「公器私用」,是不惜違反APEC一貫規則和辦會承諾,也要藉機對香港實施非法無理制裁,是嚴重違反國際規則、破壞國際公平的霸凌行徑。

美國一直在暗中插手和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事務,卻想不到如今也堂而皇之地利用國際組織做其霸凌的「武器」。APEC是跨地區經濟合作論壇,不是美國的下屬機構,其基本精神是開放對話與平等尊重,絕不應該被政治霸凌騎劫。美國應立即糾正連串錯誤做法,切實履行東道主的基本責任,依照亞太經合組織的常規及一貫做法邀請行政長官李家超以中國香港行政長官身分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