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一直喜歡吃星洲炒米,直至知道星洲沒有「星洲炒米」,不禁疑惑地問:「真的嗎?」起初難以置信,但很快就會接受曾深信不疑的「真相」,原來是以訛傳訛!
以訛傳訛這個現象,亦同樣地發生在嚴肅的歷史上。
香港傳媒於6月報道,「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科書明確表示英國在香港只是實施「殖民管治」,香港不曾是英國殖民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教育局先後重申,《基本法》第1條和序言均清楚指出國家是恢復行使主權,主權從來都在。
早在1972年,「香港是殖民地」的概念已從課程中摘除。可是,2019年黑暴事件,有黑衣人高舉英國國旗,以香港曾是「殖民地」的錯誤依據來為自己劃定立場,有年青人更激動地以「我在殖民地長大」作情感歸邊。到底,誰在刻意引導,習非成是?誰在利用政治偶像、教育、傳媒、娛樂、商品、時尚潮流等等渠道繼續進行軟推銷呢?
星洲沒有星洲炒米,但顧客看餐單看多了,就真以為星洲有「星洲炒米」。有人說過去半個世紀內成長起來的香港人少有國家觀念,「中國人」身份缺失。錯誤的歷史觀誤導了何止兩代香港人!更令人傷心的是,人們因此以「殖民地」記憶作為成長印記,為此背離真正的故國故土,去追逐虛幻的情懷。
香港國安法實施近兩年,香港由亂及治,由治而興。未來,怎樣使港人,尤其是年青人,人心思定、思歸呢?袞袞諸公,刻不容緩啊!必須有勇有謀,以五年任期為限,糾正半世紀的錯誤,肅清遺毒,正本清源。
「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為新一任特首李家超成立的四個工作小組之一,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領導。不日內,該小組將開展「香港新市容」全港清潔運動,為期三個月,以求短時間內改善環境衞生,並結合實際經驗,訂立常規程序,鞏固成果。
各屆政府均把改善環境衞生列為施政重點,並多次推出大規模的清潔運動,獲得一定成效。惟相較鄰近地區,如上海、新加坡、東京、台北等,香港的衞生狀況顯然有未及,有待改進。針對此問題,筆者樂見政府以新架構應對,多管齊下,務求全方位解決。
一直以來,政府部門普遍畫地為牢,講究「職責分明」。若收到「職責以外」的投訴,便卸到其它部門,然後自覺大功告成,不理會問題是否解決——不少市民早已領教此做法而有所抱怨。更關鍵是,衞生問題總是環環相扣,過於強調職責分明,只會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故政府設立工作組,由副司長領導相關部門,可謂對症下藥。此舉將有助跨部門合作,全面解決問題,進而促使部門間的關係更緊密,打破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讓市民感受到團隊式互補。
要治癒沉疴,除了要整合部門力量,亦要讓力量用對方向。副司長指出,「香港新市容」清潔運動將有三大行動方向:第一,更頻密執法;第二,加強日常清潔工作,重點處理衞生黑點;第三,加強宣傳教育,鼓勵社區參與。第一、二點為短期治標工作,頻密執法能阻嚇缺德行為,加強清潔則是「補鑊」,處理漏網之魚。但要建立保持環境清潔的文化,長遠則要提升市民的公民素養,故宣傳教育亦不可少。小組亦會就跨部門環境衞生問題釐清責任,梳理流程,並督導政策局和部門制定持續行動計劃及績效指標。此種種舉措兼及官民,思慮全面,值得稱頌。
讓我們的家園變得乾淨,提升國際形象,不只是政府責任,更有賴官民政商戮力同心。民建聯率先響應小組的工作,日前發布全港衞生黑點名單,日後更會持續監察。盼各位愛惜家園,注重公德,並一同監察,使東方之珠更為潔淨璀璨。
萬眾矚目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終於開放,有賴於中央政府鼎力支持,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914件珍貴文物,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這批珍寶由故宮186萬餘件文物中精挑細選出來,部分逾千年歷史,當中更有35件屬國寶級,包括乾隆皇帝評為「洛神賦第一卷」的《洛神賦圖》北宋摹本、名列宋朝四大書法家之米芾所書的《研山銘》、中國繪畫史上極其罕見以水為主題的《水圖》。
這批國寶分3期展出,每期僅有一個月,其後便需送還休眠至少3年。現時已是第二期展出,反應熱烈而一票難求,向隅者眾。還未參觀的市民,定要把握機會觀賞第3期展覽。
過往有部分人貶抑香港為「文化沙漠」,但這股故宮熱潮正說明香港人喜愛文化,欠的只是喚起熱情的「導火線」——經過多年耕耘,文化的「軟硬件」逐漸完善,終於燃起文化熱。
早於1998年政府已初步構思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即西九文化區的前身),但奈何政治內耗不斷,該構思更被抹黑為「文化大白象」。慶幸延宕多年,西九文化區的設施終於相繼竣工,東九龍文化中心、油麻地戲院擴建工程即將完成,新界東文化中心及文物修復資源中心亦將動工。香港的文化「硬件」趨齊全,不但能妥善展出、收藏文物,亦令本地文藝界有更多優質場地演出。
這次「故宮熱」,有兩項「軟件」發揮作用,應再接再厲地使用。
第一,琳瑯滿目的展覽。西九文化區擁有世界級博物館,未來應善用此優勢,承接是次國寶展覽的好開端,吸引世界各地的文化瑰寶到港展出。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政府首要做的是力爭更多華夏瑰寶到港展出,進一步培養我們固有的文化底蘊。只要我們底蘊深厚,世界各地的文藝界自然趨之若鶩,正如現在羅浮宮借出珍品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第二,相宜的宣傳策略。世界級的展覽固然激起市民對文化的熱情,但要維持濃厚的文化氛圍、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仍需扶持本地文藝界。香港從來不乏用心創作的文藝作品,只要宣傳得宜,便能吸引市民觀賞。政府宜參考這次「故宮熱」的宣傳經驗,研究如何協助業界推廣本地作品。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支持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讓香港有雄厚後盾,一往無前達成該目標。這次「故宮熱」帶起市民對文化的熱情,我們必需善用並「升級」已有的軟硬件,乘勢把熱情化為文化素養。這樣,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自然指日可期。
自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後,便立即宣布成立4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工作小組,力爭解決本港的跨代貧窮、土地供應、公營房屋及地區事務等重大民生議題。民建聯作為本港最重要的建設力量,隨即成立了4個相應的「影子小組」,以實際行動配合行政長官的工作,為解決本港迫切的民生議題作出貢獻。
本周二,筆者聯同一眾民建聯黨友約見了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就司長領導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反映意見。「行動小組」會為來自弱勢社群的初中學生,特別是居住在劏房的學生,制定為期一年的計劃。該計劃加入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及財政支援等元素,旨在協助學員擴闊視野,加強自信、培養正確理財觀念、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實踐他們的個人發展規劃。
會面期間,民建聯就「工作小組」提出的初步框架表示支持,並向司長提出9項建議,包括擴闊推薦渠道、延長計劃年期、加入儲蓄元素、設置獎勵機制、多元義務師友、支援家庭為本、建立正向主流價值觀、拓展大灣區脈絡及持續進行評估。司長承諾會積極研究及持續與民建聯交換意見,又認為上述建議有助提升計劃成效,能令計劃精益求精。
事實上,司長在會議上逐點仔細回應了民建聯的建議,筆者挑選部分回應與各位讀者分享。首先,筆者和黨友擔心計劃年期只有一年,時間過於倉卒,難為學員建立足夠的社會資本、正確的理財觀,因此建議延長計劃年期。司長當下明確表示,是次計劃是細水長流,參加的學員將會組成「舊生會」,並會回到計劃中協助「新生」,形成一個互惠互助的人際網絡,藉此薪火相傳,以生命影響生命。
另一方面,民建聯觀察到社會上的師友計劃,導師一般難以招募,且多為在職人士擔任,往往由於工作繁忙,以致未能分配足夠時間指導學員。因此,民建聯建議,政府可以考慮邀請一些退休人士擔任導師,以及藉地區團體、社區組織協助招募導師,以充實導師團隊。對此,司長表示會仔細考慮,更指他非常重視導師質量,會要求導師分配足夠時間給學員,更會為義務導師安排就職簡介,給予導師明確指引,讓計劃能夠順利落實。此外,司長認為計劃需要「官商民」三方合作,他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企業,反應熱烈,更紛紛提出「捐錢出人」。
最後,民建聯亦向司長建議要擴闊計劃的推薦渠道。特別是社區組織、地區慈善團體等,一直深耕社區工作,長期關注區內弱勢社群的需要,熟悉地區情況,能為社區精準把脈,為政府篩選出合適的學員參加計劃。對此,司長深表認同,表示會積極研究。而民建聯在與司長會面後,亦初步遞交了一份基層學員名單,讓司長可以詳細考慮。
筆者認為是次與司長會面的成果甚豐,尤其是確立了特區政府和民建聯在解決跨代貧窮的議題上,雙方的立場、方向和目標都是一致的。筆者會與一眾黨友持續就解決跨代貧窮的問題與政府交換意見,全力配合「工作小組」,務求早日解決本港各種深層次社會矛盾,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反華分子」、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於昨晚(2日)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引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和批評。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指佩洛西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嚴厲譴責,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慣於長臂管轄的美國早前不斷「騷擾」香港,企圖插手香港事務和干涉中國內政,自香港回歸以來發生的諸次社會動亂,美國更是少不了從中作梗,2019年黑暴期間,香港街頭打砸搶燒、民不聊生,美國更是难逃其咎。眼見2020年香港國安法順利實施,迅速止暴制亂,今年又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和新政府班子上任,香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政治亂象早已成過眼雲煙,原本不遺餘力打壓中國、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美國黔驢技窮,將目光從香港轉移至台灣地區,反華遏華之心昭然若揭。
佩洛西一意孤行,無視中美關係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竄訪中國台灣地區,目的簡單明了,只為「政治自利」。美國民主黨現如今地位岌岌可危,控制疫情無能、挽救經濟無力,總統拜登在民主黨內的地位已然動搖,為了替國會中期選舉累積人氣以及保住眾議院議長這一飯碗,加上佩洛西早前就誇下海口,只因年初確診新冠肺炎取消行程,面對美國國內的煽風點火,擔憂遭到共和黨恥笑的佩洛西縱然騎虎難下,也只能硬着頭皮,頂着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的惡名竄訪台灣。歸根結底,還是美國政府自身無能。
一直以來風平浪靜的台灣海峽,因為一根攪屎棍,瞬間波濤洶湧。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渾然不知佩洛西竄台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或者說,她明知佩洛西此行的目的不純,寧願犧牲中國台灣地區2300萬人民的生命安全,也要與之狼狽為奸,擦美國鞋。「佩蔡」組合,實屬一丘之貉。
自蔡英文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以來,不斷玩弄政治,厚着臉皮吃「台獨」飯,可這次「佩蔡」的昂貴賬單,終須台灣市民埋單。繼早前台灣菠蘿滯銷,有台灣媒體報道,海關總署已經暫停台灣多家食品企業產品進口,想必定會給台灣地區相關產業造成致命衝擊。另外昨晚開始,解放軍東部戰區計劃在台島周邊開展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以實際行動回應美國不斷挑戰中國主權的惡劣行徑。對此,蔡英文仍恬不知恥、不知悔改,枉顧地區領導人應以市民福祉為先的從政初衷,無視台灣同胞根本不歡迎佩洛西竄訪台灣的普遍民意,和佩洛西一樣,只為自己「臉上貼金」,玩弄政治,說到底玩弄的最終還是無辜的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