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樑者做賊心虛 23條立法大勢必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特區政府正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行公眾諮詢,社會各界都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支持特區政府盡快完善相關法律,帶領港人履行好憲制責任,補上維護國家安全的「短板」。縱使西方媒體政客一如所料,馬上啟動抹黑引擎試圖添亂,但任憑跳樑者如何七情上面、傾力演出,都絕不能動搖社會各界支持立法的決心。

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和「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香港煥發出「國安家好」新景象。在此良好時機下,我們中國香港一定要盡快堵上國安制度漏洞,免得再被西方外力再隨便插手香港事務。這個顯淺的道理,所有愛國愛港的市民都明白,尤其我們曾飽受黑暴折磨,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社會穩定。但何解社會上尙有極少數人繼續興風作浪,把23條立法妖魔化成「洪水猛獸」,欺哄港人?

新華社日前發表署名「港澳平」、題為「為什麼反中亂港分子如此害怕和阻撓23條立法」的評論文章,當中一語道破反中亂港分子的歪心邪意,正因為他們「做賊心虛、心裏有鬼」,所以他們才會處處阻撓23條立法。說得真好,不少香港普羅市民深感認同,眼見反中亂港分子還假惺惺地滿口「維護民主自由」,大家都掩嘴一笑,心裏有數。

的確,23條立法針對的只是極少數禍國禍港分子,倘若「行得正企得正」,又有什麼好怕?話說回來,制定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是全球各國的基本治國方略,英、美、加拿大、澳洲等西方國家都制定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並建立了相關決策和執行機構。反中亂港分子不是總覺得外國月亮特別圓嗎?他們經常口口聲聲要求跟西方標準看齊,尤其美英最為嚴厲的國安法,如今又雙重標準地窒礙23條立法,真的太醜陋!堅信只要香港高效高質地通過23條立法,就像落實了香港國安法一樣,鞏固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國安港安家安人人安,之後就可以全力拼經濟,香港再騰飛。

優化股市樓市政策 增強發展動能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本港股市和樓市持續下跌,恆生指數一度失守一萬五千點水平以下,令人憂心樓市會否進一步受壓,故有呼聲促請政府撤銷樓市「辣招」、制定股市政策,務求優化股市樓市市場。其實政府制定股市樓市政策就像開餐廳和開車,看客人需不需要「加辣」,看路況決定是否需要「加油」,目標是滿足客人的需求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從而制定相關政策。

近年因疫情及外圍經濟影響,本港樓市持續下跌,成為全城關注熱點。很多種基層市民、尤其青年人自然希望能夠早日置業,而大中小業主亦不希望樓市價格繼續下跌,正如李家超特首經常說的,樓價不應大起大落。對此,我們一直盼望政府在制定樓市政策時,能夠分割市場對症下藥,將樓市分為兩部分:一方面增加公屋居屋供應、保障基層房屋價格穩定,造福廣大基層市民;一方面在私樓市場逐步乃至全面「減辣」,逐漸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吸引更多高才通、家族企業、東南亞企業等人才在港落地,長期發展。相信通過分割樓市市場,香港經濟能夠整體向好。

另一方面,本港股市近日表現慘淡、成交量低迷,令不少市民憂心,更令不少居心不良者趁機唱淡香港。事實上,很多國企和上市公司營業額表現良好,股價卻無法反映其真實價值,其背後原因便是有人惡意沽空股票、人為壓低股價。對此政府部門應當加強監管,並採取合情、合理、合法的措施,保證股票市場健康發展,真正體現市場價值。我們亦盼望政府能夠及時出招,如證券界建議通過「設置單日賣空比率上限」及「為所有可賣空股票提供權證等衍生品交易作為對沖機制」等措施遏止濫用賣空,值得政府好好考慮。通過重塑香港股票市場流動性及吸引力,才能長期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定位。

對於香港的未來發展,我們對國家經濟在政策支持下持續增長充滿信心,相信當樓市穩定、股市健康向上時,市民將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更有信心,香港亦會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合夥人」的角色,吸引環球投資者,說好中國故事和中國香港故事。

不忘“黑暴”傷疤 支持23條立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隨著香港社會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特區政府正全力研究《基本法》第23條的有效立法方案,務求盡早完成立法。在公眾諮詢過程中,香港各界絕不能低估西方外力的造謠干預,必須居安思危,時刻保持維護國安的決心,築牢國家安全的屏障,才能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近年特區政府全面提高港人的國家安全意識,致力補上國民教育這一課,但有個別意見稱,香港在止暴制亂後能否“政治減辣”,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非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就此重申,強調《香港國安法》並非“嚇市民”,又提醒大眾要居安思危,只有維護國安,香港安穩,才會有人來投資旅遊。
事實上,香港近年並非只側重政治議題,自特首李家超上場後,一直以結果為目標,力推香港走出疫情陰霾。根據政府最新公布的數據,本港第三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4.1%,呈現持續改善態勢。新一份《施政報告》亦開宗明義,政府會繼續帶領香港“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
此外,重塑後的區議會選舉秉持“愛國者治港”原則,掃走了昔日禍港派的嘩眾取寵,如今正在公平公正、理性務實地穩步進行。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曾提醒香港各界,“‘安’,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香港歷史上永遠抹不去2019年“黑暴”傷疤,我們要深刻反思教訓,加倍珍惜當前好局面,既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也要貫徹落實好《香港國安法》及做好《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工作,一起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
新思維迎接挑戰 拉動旅遊新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新征程,惟縱觀全球經濟低迷,本港疫後經濟復蘇力度較預期偏弱,特區政府表明會謹慎理財,同時期望推動盛事經濟以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消費。特區政府目標清晰,值得支持,無論特區政府還是各行各業都要以新思維迎接新挑戰,才能令香港繼續綻放中西文化薈萃特色,成為國際旅遊熱點。

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但隨著疫後不少城市大力推動旅遊業發展或演唱會經濟搶客,加上疫後“港人北上”消費又成為新常態,特區政府必須主動出擊,牽頭營造本地消費氣氛,搞活本地市場,同時要提振本港旅遊業發展,留住海外和內地旅客的心。

事實上,在疫情期間,香港新增了M+博物館、灣仔新海濱長廊等旅遊點;另外,香港迪士尼樂園新主題園區亦已開幕,都有助於提升香港的吸引力。去年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亦發布《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當中提及在更多口岸設置24小時通關和“一地兩檢”模式,相信定能增強香港作為大灣區龍頭城市的競爭力。

不過,有了硬件設施及政策便利,還要靠特區政府及各行各業在思維及態度上有所改變,才能令香港旅遊業大放異彩。例如近日坊間討論到周邊地區積極推動演唱會經濟,如韓國女團BLACK PINK去年在越南舉行演唱會,美國巨星Taylor Swift則選擇新加坡作為亞洲演唱會地點,反觀本港在爭取國際歌手來港演出的態度被動,變相令肥水流向別人田,錯失良機。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又例如近日有內地旅客在小紅書發文,分享提升訪港體驗的招數,實際上矛頭直指本港各行業的服務態度欠佳。的確,“沒有笑意”甚至“黑口黑面”的待客態度非常“趕客”,業界要求政府救市,也需要“由我做起”,才能齊心為香港擦亮“旅遊天堂”的招牌。

國安港安才能人人安 23條立法必須盡快推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 陳勇

基本法第23條立法過往遲遲未能展開工作,本屆特區政府在特首李家超帶領下行動果斷,於今日(30日)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工作,李家超指政府歡迎不同意見並會作充分考慮,又會要求同事盡快草擬法律條文,交代內容。筆者認為,香港的國安風險是複雜、真實和嚴竣,經歷2019年黑暴慘痛教訓,香港社會各界已清楚意識到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的必要性,以盡早填補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短板」,只有國安才能港安、家安、人人安。

國家安全是重中之重,香港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完善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執行機制,屬合法合理合情。面對層出不窮的英美等國的間諜組織,境內外國代理人和反中亂港分子伺機而動,企圖借軟對抗等方式擾亂香港社會秩序,更加凸顯通過立法降低國安風險的重要性。不過,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在過往數年一拖再拖,雖然2020年在中央幫助下訂立並實施香港國安法,助香港迅速止暴制亂,惟香港國安法是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制定,當中仍有諸多細節須通過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行完善和補充。

立法過程必然有人負面地評價,但我們必須保持頭腦清晰和理性思考。英美等國一而再、再而三地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抹黑香港國安法、不斷干預香港事務和干涉中國內政,可事實上,他們國家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比國安法更為嚴格、條例更加多,一味批評抹黑是雙重標準,各種藉口的背後是為了打壓中國。當然,在特區政府諮詢期間,有必要加強宣傳解說,讓普羅大眾明白立法的必要性,明白條例是防止外國干預,明白基本法第23條立法懲治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分子,保護的是商家利益、市民利益和香港整體利益。

香港是法治社會,穩定的社會秩序、良好的營商環境、市民的福祉權利,皆受法律保障。若要杜絕2019年黑暴風波再度發生的可能性,避免市民再陷入水深火熱、民不聊生,就必須盡快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眼下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可我國發展從未停滯,香港亦要緊跟國家發展步伐,在保持固有優勢的同時積極尋找新優勢,一切發展的前提必然是社會穩定,只有國安才能港安,故而才能家安,因此越早、越快,則越有利於本港聚精會神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