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粵港澳大灣區訪問團圓滿結束,是次行程獲得跨黨派議員一致好評。有破壞派議員也表明,作為立法會議員有需要了解內地情況,此行清楚見到內地經濟發展的能量,相信大灣區發展是繼改革開放之後,香港第二波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
大灣區是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載體。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為重點,全面推進互利合作,制訂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今年兩會期間,習主席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更明確要求廣東攜手港澳加快推進建設大灣區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香港立法會肩負促進和監察政府施政的責任,議員作為民意代表,認清大灣區的發展勢頭,以及香港的機遇和挑戰,絕對有利推動香港長遠發展。今次個別破壞派議員放下政治歧見,實事求是考察大灣區,總算回應了普羅市民的期望。但更重要是,他們在窺探內地省市發展潛力後,除了敦促特區政府扮演好牽頭角色外,更應深思破壞派陣營如何理性融入發展洪流。
行動最實際,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預期今年第三季通車,惟立法會《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委員會至今卻未完成審議。請破壞派不要再上演衝擊主席台的戲碼,或搬出所謂擔心「憲政危機」、「引致釋法」等藉口,對「一地兩檢」方案百般阻撓。高鐵作為連接大灣區的重要建設,只有落實好「一地兩檢」,香港才能避免落入被邊緣化的困局,迎來歷史性的新機遇。
任何大型基建工程,安全是首要考慮。近日,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速鐵路相繼傳出工程安全問題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先說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在大橋通車前夕,有個別傳媒圖文並茂宣稱逾千石躉「崩散」,更指控有關部門隱瞞事實云。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及時澄清,重申大橋經過六年前期工作、八年艱苦建設,防波堤完全能滿足要求。管理局總工辦主任更強調,大橋背後有大量科研人員提供技術和專項研究成果作支持,大橋已具備通車條件。
另一邊廂,預計今年九月通車的高鐵香港段,早前在列車試行後,發現路軌上一段彎位的承托工字鐵輕微變形,從而令部分車輪偏離路軌。特區政府及港鐵高度重視事件,並安排內地生產商派人來港檢查。機電工程署亦已即時要求港鐵進行詳細調查和提交報告,承諾會核實港鐵是否妥善完成所有安全測試後,才會批准列車投入服務。
無論是港珠澳大橋或高鐵,都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標誌性基建項目,而交通安全更加攸關人命,要贏得市民的信賴,力保香港國際城市的地位,所有工程質量必須嚴加監管,分毫不差。倘若有任何不周或瑕疵,當局有責任查找因由,開誠布公,徹底糾正,確保在正式運作時做到零失誤,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至於一些無中生有、憑空虛造的指控,當局也不能等閒視之。相反,必須把握時機釐清事實,免得社會上謠言滿天飛,人云亦云,削弱了基建工程的形象及可信性,甚至隨時成為破壞派政客離間兩地融合、拉著香港發展後腿的籌碼。
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底通過將國歌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作為在香港實施的全國性法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日前向立法會遞交文件,展開國歌法本地立法程序。惟議會尚未討論,破壞派已在社會中煽動不安情緒,宣稱擔心罰則寫得不夠清楚,市民容易誤墮法網云。
早在國歌條例草案的內容概要出爐前,「港獨」分子率先稱立法是「強迫」港人尊重國家,揚言奏國歌時的行為規範欠缺具體解釋,會令執法機關「隨意執法」。如今破壞派議員未有引領社會理性討論,反而與「港獨派」同出一轍,肆意製造恐慌,甚至搬出人權自由之說,脅迫特區政府進行公眾諮詢。說穿了,只是故伎重施,打著「諮詢」的幌子炒作民意,挑動民粹主義,阻礙立法工作。
必須重申,在香港實施國歌法合法合情合理,國歌與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相關法例,要求國民尊重國歌。更何況,香港激進派過去接二連三做出「噓國歌」,或在奏國歌時刻意背向國旗等冒犯行為,為保國歌尊嚴得到維護,為保香港法治得到彰顯,國歌法本地立法工作刻不容緩。
不過,鑑於法例條文難以列出所有違法例子,破壞派勢必「雞蛋裡挑骨頭」,說出千百種情景,然後上綱上線指責條例定義模糊,挑撥社會抗拒情緒。特區政府必須主動出擊,把理據講清講楚,讓港人明白到國歌法立法主要是針對刻意侮辱和冒犯國歌的行為。只要大家尊重國歌,不故意以身試法,根本毋須人云亦云,庸人自擾,淪為被政客擺佈的棋子。
國務院機構改革,使機構更符合國家發展,更符合人民需要,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合併和解決一些機構重叠,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問題,使設置,職責劃分更科學,提升效能,提升執政能力。
這次自我改革力度非常大,正如不少評論所說,是我們國家按照現代化大國和強國的標準配置新的政府系統,等於說想要上太空,就一定要配備航天的架構和火箭發動機。
例如設置國家移民管理局,以前是出入境管理,強調邊防管控,看好國門,移民則是強調服務管理,海納百川,吸引各方人才。為我們自貿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打好人才基礎。同時也再次建議港澳台同胞盡快實施正式中國公民身份證件制度,如內地居民二代身份證,可能仍歸公安部的內政部門按國民管理,與內地居民共享同等國民待遇。
又如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外國也很少有,且規格非常高。主要職責包括褒揚彰顯退役軍人為國家民族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和相關優待撫恤,榮譽獎勵。將大大提升國家民族英雄和保家衛國的軍人們的地位待遇,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解決了軍人和軍屬的後顧之憂,體現了我們國家由軍事大國向軍事強國的發展。在此,也感謝國家民政部、財政部代表中央每年都在正月到香港聯同中聯辦和新界社團聯會慰問優撫抗戰烈屬和老戰士。(現在正在香港慰問)
對香港而言,機構改革就是精兵強政提升服務,減少市民尤其經濟活動和發展的各種成本,更便利香港市民到內地發展事業,也會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的啟動和發展。更會令國際上加強對我們國家不斷改革開放和不斷政府施政效益的信心,看好國家前景,有助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來發展。
可能有人會擔心如此大的改革力度會否容易成功,但之前習主席主導的軍隊改革的迅速取得巨大成功,肯定大大加強是次機構改革成功的信心。
今年是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主席在兩會期間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創新是第一動力,「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回望香港由小漁村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金融中心,有賴於港人的靈活應變和創新科技的推動。話說回來,「一國兩制」的優勢、完善的法制及金融體系等有利條件,也為香港繼續推進創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奈何,近年香港社會陷入政治爭議中,議會拉布流會窒礙了利民政策出台,加上特區政府在科研發展方面的推動力度不足,香港創科創新表現的確落後於深圳、韓國等鄰近地區。近期有民調亦指出,逾七成企業行政人員及四成半市民均認為,香港在培育創科文化方面落後於其他發達城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在出席港區人大代表團分組會時重申,在新形勢下,香港要實現更大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然選擇。顯然,創科就是大勢所趨,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香港必須不失時機,在創新科技上有所突破。
特首林鄭月娥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八大方向推動香港在創科路上急起直追。剛出爐的財政預算案,當局也大手撥出5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更由特首親自主持督導香港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的委員會。我們期盼在政府牽頭、在業界和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能在政策、資金、人才及配套等範疇,營造好創科發展的氛圍,掌握好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