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上摘得91枚獎牌,無論是參賽項目及金牌數量都是境外參賽以來最多的一次,驕人成績令全港市民深感自豪。更令人興奮是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將一如以往,親臨香江與市民互動交流,深信能進一步激發港人自強不息、拼搏上進的精神,同時能助港弘揚愛國愛港的主流價值觀。
回顧巴黎奧運舉行期間,香港市民都透過電視直播,積極為國家隊及港隊的精英運動員加油打氣,展現了體育盛事凝聚人心的力量。果然,今屆一眾運動員不負眾望,以辛勞的汗水和高超發揮,贏得一張亮麗的成績單,令舉國人民包括香港市民同感光榮。
奧運圓滿閉幕,特區政府公佈好消息,國家隊奧運健兒將按既定傳統,於本月底訪港三日,期間更會作出運動項目示範,勢必掀起熱潮。
國家隊運動員訪港的意義重大,不僅能讓港人現場感受中國體育實力的持續提升,一眾代表在奧運甫結束後短時間內來訪,更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體壇及港人的關愛重視。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隨着香港踏上由治及興之路,社會各界呈現了「愛國者治港」的新氣象,開啟了「一國兩制」事業的新篇章。今次國家健兒來港訪問更是錦上添花,既激勵港人的愛國之情,維護好國安港安家安;也鞭策大家多走一步,善用優勢,為國為港的未來肩負重任,奮發向上。
習主席在去年回信勉勵香港培僑中學學生,囑咐港青要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適逢今年是國慶75周年,國家體壇盛事第15屆全國運動會亦將於明年底舉行,並首次由香港、澳門及廣州三地合辦,我們深盼各界能透過一浪接一浪的國家盛事,燃點愛國熱情,深化愛國愛港的主流價值觀,一起團結實幹,創新求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齊心打拼。
全球矚目的巴黎奧運正式拉開帷幕,特區政府繼上屆東京奧運後,再度購入今年奧運和殘奧的香港電視播映權,讓全港市民免費直擊賽事。此舉得到各界熱烈支持,我們也鼓勵市民把握機會為國家及香港特區出戰的健兒打打氣,深信直播賽事既能營造社會的熱烈氛圍,也能團結港人支持社區體育持續發展,發揮「乘數效應」,刺激本港體育產業,匯聚社會正能量。
香港體壇要持續發展,不能單靠奧運熱潮便能成事。我們樂見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已強調,繼續以精英化、專業化、盛事化、產業化和普及化推動本港體育發展。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本港體育事業漸入佳境,最近多所資助大學公布改選結果,體育運動科目更成為港生選科最熱門選擇之一,有學者分析這正正與香港運動員近年在大型賽事取得佳績,以及啟德體育園等大型項目陸續落成有關。
港隊上屆奧運勇創歷史佳績,合共奪得一金兩銀三銅,今屆除了「劍神」張家朗及「女飛魚」何詩蓓再度領軍出戰外,還有戰勝傷患的選手及首踏奧運的新星登場,社區充滿期待和喜悅的聲音。事實上,投資推廣體育發展好處多,運動員表現卓越令市民引以為傲,有助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市民注重強身健體,身心康泰,也能紓緩公共醫療的壓力。我們全力支持特區政府繼續牽頭,為從事運動產業的人士提供發展階梯,引領香港體壇更大的進步。我們衷心祝願國家隊和港隊運動員,憑借堅毅鬥志和拚搏精神,在今屆奧運中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巴黎奧運剛開鑼即傳來喜訊,香港各界熱烈祝賀女子重劍“世一”江旻憓打出中國香港精神,在今屆奧運先拔頭籌為我們香港摘下“第一金”。江旻憓憑著沉着應戰的堅毅意志,再次令香港劍擊運動綻放耀眼光芒,更展現出香港運動員的敢拼敢搏,出色優秀,讓全港市民歡呼喝采,引以為傲。
江旻憓的奪金之路可謂歷盡艱辛,即使她以往曾傷及兩膝的前十字韌帶,但她屢次克服傷患,在里約熱內盧奧運及東京奧運分別晉級16強及8強。今屆她在開首“32強”賽事中一直沉着應戰,令廣大市民看得緊張激動。在決賽中,她更在落後1比7的劣勢中,抵著法國隊劍手瑪露比頓坐佔主場之利,愈戰愈勇,最後以一分鐘延長賽“決一劍”,勇奪香港史上第三面奧運金牌。
江旻憓為港爭光,令香港全城雀躍興奮,她在賽後喜極而泣,當憶述後來居上的戰況時更強調:“唔想無打出香港精神咁放棄……”江旻憓的真情流露令普羅市民深感鼓舞,她在困難中堅持不放棄的努力,成功讓全球見證香港運動員的實力頑強,能經得起考驗;同時,勉勵我們也要拼搏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為國家、為香港發揮香港精神。
今屆中國香港隊共派出35名運動員出戰近10個項目,除了江旻憓奮戰奪金令人振奮敬佩外,其實每一位出戰的香港運動員都默默揮灑汗水,歷盡挑戰,也是我們的驕傲。在特區政府支持下,全港市民可以免費直擊今屆奧運賽事,深信大家會繼續觀看比賽直播,齊心為國家隊及港隊加油打氣。再次衷心祝願各健兒奮力拼搏,勇奪佳績,為香港體育發展譜寫更光輝的一頁。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圓滿閉幕,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這對國家應對環球複雜的國際形勢,全力推動持續高質量穩定發展及增進民生福祉等,作出了全局性、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的部署。香港各界對於國家敢於改革求進的精神深感驕傲,同時也鞭策我們要認真學習和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既要維護香港社會和諧發展,也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迎接更輝煌的未來。
三中全會決議的核心就是深化改革,當中清楚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包括強調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落實好宏觀政策,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只要我們領略好每一個要點,都有助香港特區更準確地對接好國家發展策略。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是習主席對香港與國家關係的關懷,也是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殷切期盼。回望過去,在改革開放後,不少港人懷著建設祖國的赤子心,往內地投資興業,既助力國家高速發展,也迎來香港的黃金時代。惟自回歸後,禍港政客妖言惑眾,誤導港人盲目“照搬”西方一套,空談“民主自由”,甚至揚言“去中國化”,造成香港巨大內耗,鬧出許多問題甚至災難。
我們感謝中央對港的支持關懷從不間斷,才讓香港今天得以“由亂到治”,繼而踏上“由治及興”之路。發展是硬道理,在國家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一如以往,不失時機,善用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尤其在經濟、法治等領域,對接好國家發展戰略,為國家作出貢獻。
我們樂見李家超特首及政府團隊都積極回應了三中全會決議,強調會積極掌握好新發展格局,裝備自己,將國家和特區香港做大做強。事實上,隨著新一份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期開始,社會各界也有責任一起深入了解國家發展大勢,以愛國愛港的情懷,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建言獻策,為人民福祉一起繼續打拼加油。
非常值得注意是,三中全會同時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重申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確,香港各界必須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全面實施《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面對西方政客頻頻的粗暴干預及惡意抹黑,我們更加要繼續提高警惕,要堅定不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才能保持穩中求進,拼經濟,惠民生,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