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重振經濟 助拓電子消費市場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

特區政府的消費券計劃即將展開,合資格的香港市民在登記後,最快可於八月一日領取第一期金額。是次計劃一舉多得,除了在香港疫情稍緩時,適時推出新措施刺激本地消費外,也是幫助香港發展電子消費市場的大好時機。

 

自從電子消費券計劃消息出爐,不少港人「未收錢,先興奮」。特區政府估計消費券可望貢獻0.7%經濟增長,有商界代表更指,計劃能為消費市場注入360億元,預計720萬人受惠,期望能引發「報復式」消費效應,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心針,幫助各行各業從谷底走出來。

 

更難得的是,今次計劃能為香港電子消費模式揭開新一頁。其實,電子支付早已是環球趨勢,多年前,內地電子錢包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無論乘車、用餐或逛街購物,只要用電話掃一掃就能暢通無阻。相反,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電子貨幣的發展一直相對落後,長期滯留於用現金或八達通付費的模式。

 

今次當局的電子消費券計劃,正好鼓勵商家發展電子商貿,促使更多市民加入電子消費市場,與內地電子消費市場看齊。在金融發展方面,本港早日建立電子支付平台,將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有助與內地消費模式接軌。從衛生角度來說,在疫情中用電子消費,亦可大大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推廣電子支付乃大勢所趨,目的是賦予市民更多選擇,便利生活。當然,落實任何新模式也有適應期,政府有責任提供良好的配套,包括詳細研究電子支付潛藏的私隱問題,防患於未然,並針對不熟識科技產品的長者,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大家能安心消費。

科興疫苗星國供不應求 本港「福地」市民應珍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

新加坡日前開放中國科興疫苗的接種,首批針劑可在24間合資格的私營醫療機構預約接種。民眾熱烈反響,科興疫苗供不應求。有診所一日內接到超過800通電話,亦有診所表示首批200劑疫苗還未送達,診所電話從早上8時開始就被「打爆」,並已經接到1000多人的預約登記申請。

 

早前新加坡批准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皆採用mRNA技術,雖然該項技術已經有30多年歷史,但直到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才在緊急情況下研發疫苗。而科興疫苗則沿用已經有數十年使用歷史的滅活疫苗技術,相比之下更為安全可靠。不少選擇科興疫苗的人士希望「穩中求勝」,直言相信中國的產品和技術。

 

近日,內地新冠疫苗注射累計超過10億劑次,預計今年底可為至少70%目標人群接種疫苗,屆時可以形成「群體免疫」的保護屏障。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受控,除了實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亦離不開全國人民齊心抗疫的共同努力。也正是這樣,內地的經濟、民生早已恢復正常。

 

反觀本港這塊「福地」,在各界推出「谷針」誘因前,接種計劃遲遲未有進展。截至6月20日,政府已經為市民接種3,182,520劑,其中接種第一針的有超過191萬人,佔全港總人口28%。儘管近日單日接種人數屢創新高,距離本港形成「群體免疫」仍遙遙無期。

中共百年華誕和中國香港的未來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華誕,回望百年歷史,香港的歷史變遷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也開始思考:中國共產黨與香港有什麼關係?香港的未來又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引航下駛向何方?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從歷史中可以尋找到問題的答案。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根據不平等條約割佔香港,沒有人知道香港何時可以回歸祖國懷抱;1941年12月8日日軍攻打香港,駐守英軍在僅僅18天後的聖誕節就宣佈投降,沒有人知道香港何時可以擺脫日寇魔爪。今天,我們從歷史中獲得了答案。是中國共產黨以開創性的「一國兩制」政策讓香港在被佔領150多年之後重回祖國懷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帶領香港的熱血青年,在日據期間保家衛國,直到取得抗戰勝利。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一國兩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香港今天的繁榮穩定。一百年來,我們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今天的中國,信息暢通、公路密布、高鐵飛馳、高壩矗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航母巡航、「北斗」成網、「嫦娥」攬月……更重要的是人民有了極大的獲得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我相信,中國還將創造更大的奇跡。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我們的祖國和西方強國,都交出了各自成績表,誰的更亮麗?如果現在給你一張未來號客機的機票,你更願意登上哪一家?看一看全球的疫情控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祖國是香港不變的依靠。祖國百年的奮鬥與成就,同時也促成了香港的騰飛與繁榮。香港今天的成就,是與祖國內地堅定支持密不可分的,是由香港市民發揚「獅子山精神」拼搏奮斗出來的。特別是回歸祖國20多年來,香港兩次與金融風暴正面遭遇,曾經歷來勢洶洶的非典、禽流感,也曾有過失業率上升、收入增幅下降的困境。然而,背靠內地、擁抱祖國,香港都能化險為夷。今天,從粵港澳大灣區打開的廣闊天地,到「一帶一路」搭建的廣闊舞台,到「十四五」規劃擘畫的廣闊前景,強大的祖國不僅是香港的底氣所在,也是香港的機遇所在。更讓我們堅信前途光明的是,「一國兩制」在20多年的實踐中更加成熟、定型,尤其是近年來,因應香港發展變化,頒布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在香港發展的又一個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了香港發展的正確航向,香港的長治久安,行穩致遠,未來可期。展望香港未來,在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之後,有望解決深層次社會矛盾,聚精會神解決土地和房屋問題,改善貧富懸殊,達至優質民主。香港再出發,實現新的騰飛!記得我還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社工的時候,前輩學生領袖,傳承給我們的十二字真言:「扎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指出:「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隨著歷史的演進,相信我們大家尤其是青年人,會對香港與祖國的命運與共感受得更加深刻,這也應該是我們當代青年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應有的大格局。

 

我們在抗擊疫情期間舉辦了青少年口罩設計大賽,優秀作品中畫出了中國加油,香港加油的圖案,這不單是香港青少年的心聲,也是我們絕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加油,中國香港加油!

灣區醫療潛力無限 港可帶路領航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

香港地少人多,不少人為居住環境而頭痛不己。隨著國家大力發展大灣區,近年已有不少人北上置業,尤其吸引退休一族。大灣區生活配套一應俱全,跟香港已沒有兩樣。即使是銀髮族最為關注的醫療水平,亦隨著更多政策開放落實,逐步跟上香港,甚至國際水平。

 

為便利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的港人在當地就醫,以及促進港資醫療機構落戶大灣區,國務院已批准「港澳藥械通」以試點形式,率先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展開。計劃容許在大灣區的指定醫療機構,經廣東省審批後使用臨床急需、並已在香港上市的藥物和醫療儀器。計劃如順利進行,會逐步擴展至其他符合要求的指定機構。

 

有關安排不單可令北上發展的醫療人員在服務病人時能更得應手,更可令灣區醫療服務更貼近香港水平,從而跟國際接軌。下一步,特區政府可與內地再加強合作溝通,例如近期醫療界建議可將本港的醫療數據,與大灣區各城市互通。此舉不止能更方便在大灣區定居港人查閱病歷,控制過度醫療,更能進一步打通醫療融合領域中的信息流,對整個大灣區的醫療水平提升有莫大裨益。

 

香港的醫療水平處於國際前列,以我們目前的醫療設備和醫生水平,絕對有能力幫忙促進大灣區的醫療水準。而大灣區擁有龐大的人口,不論醫療數據及市場潛力,均是香港所不及。因此,我們鼓勵更多有志發展醫療事業的機構及人才,到大灣區實踐抱負,第一步,就由深圳試點開始。

大灣區機遇多 讓青年一展抱負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

疫情前,不少香港人都喜歡到深圳消閒娛樂。一班朋友在深圳逛逛街,四處打卡,尋訪美食店,成為港人特別是年青人的假日出游好去處。而大家有否想過,深圳除了是吃喝玩樂熱點,更是年青人一展抱負的大平台?國家著力推動大灣區發展,鼓勵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城市發展所長。其中,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更佔盡地理之便。

 

深圳近年在創科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一躍而成國家高新產業中心。在大灣區中,國家同樣著重深圳與香港發展科創產業,因此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就能把深、港兩地的優點結合,為有志發展創科的年青人帶來一個巨大的創科平台。而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正聚集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創業項目,已累計孵化創業超過350家,總融資金額超15億元,為香港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假如你志不在創科行業,深圳亦提供很多不同行業機會予港青發展。深圳近年已聘請了超過100名港澳人才,於實行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建高校和醫院等機構中服務,亦有港青如願以償,在深圳當公立學校老師。此外,陸續亦有更多青年人通過廣東省公務員招錄,成為港籍公務員在深圳服務市民大眾。

 

香港青年人靈活多變,亦具備專業能力和國際視野,在深圳以至大灣區均大有可為。隨著越來越多港資機構,甚至國際機構落戶大灣區,青年人不妨放眼該處,為自己的前途好好籌劃打拼之餘,亦可在這個平台,進一步融入大灣區和國家十四五規劃,與國家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