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切忌鬆懈 人財兩得全賴守規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病毒總是乘隙而入,只要少數人不自律,它便能突破缺口,肆意危害大眾健康。

去年12月,兩名國泰空少從美國返港後,違規外出聚餐,第五波疫情從此爆發;近日,部分酒吧違犯防疫規定,有的任由酒客脫罩四走,有的放縱酒客勁歌熱舞,酒吧群組隨之接連出現,確診數更於前日破千,為兩個月來首次。

2020年3月,第二波疫情爆發,特區政府聽從專家意見,推出多項防疫規定及建議,包括限聚令,而市民亦甚為自律,樂於配合,故確診宗數持續下降,至五月更幾乎沒有本地確診個案。同期,歐美多國疫情失控,直至如今人民依然提心吊膽。

疫情平穩與否,關鍵之一在於所有市民能否都遵從防疫規定。

現時疫情反彈,即使入院人數、重症率和死亡率等指標未有顯著上升,但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預計,按現時上升趨勢,七一前可能日增三千宗——這無疑向我們再次響起警號。

第五波高峰時,本地日增數萬宗個案,感染人數逾百萬,總計奪去九千多名市民性命,很多店鋪無奈停業,市面一片蕭條。較去年疫情平穩的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足足減少七百六十億元,相等於每名市民損失一萬元。

幸得中央果斷支援,物資、醫護源源不絕,隔離設施「多、快、好、省」地落成,令本港有充足武器迎戰病毒,疫情終放緩,市面漸漸復常。

殷鑑不遠,疫情如再爆發,只會人財兩空。有些人或是無知,或是別有用心,一直散播錯誤思想,指「防疫規定剝奪自由」。殊不知,這是「見樹不見林」,貌似「剝奪自由」的限制,實則最是保障生命自由,令市民健康,百業穩定經營。

為遏制現有疫情苗頭,政府要按實際形勢,重啟行之有效的防疫手段;各市民亦要一如既往,循規蹈矩,切忌鬆懈。

我們呼籲各市民註重衛生,妥善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遵照時間表註射新冠疫苗,以鞏固免疫力,保護他人。配合政府推出的防疫措施,如使用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及謹守強檢安排,更合於情、理、法,讓政府有效掌握個案,斬斷傳播鏈,並確保個案「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減低傳播及重症風險。

我們應對疫情兩年有餘,累積了不少寶貴經驗和教訓。只要大家都能繼續秉持優秀的公民質素,奉公守法,必能防第六波疫情於未然。

保基層生活 解深層矛盾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隨著社會秩序重回正軌,疫情稍稍回穩,無論是中央政府或普羅香港市民均對第六屆行政長官李家超超哥寄予厚望,期望新班子能化解香港積存已久的深層次矛盾,包括棘手的貧富懸殊問題等。“最低工資委員會”早前結束新一輪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檢討的公眾諮詢,將於十月底前提交報告,不少基層家庭都期盼有好消息,紓解生活壓力。

疫情肆虐全球,環球經濟不景氣,香港也不能獨善其身,因防疫社交距離措施等限制,難免經營成本上昇會轉嫁消費者,物價上升,基層市民更是百上加斤。不少街坊慨嘆本港通脹無停過,疫情高峰期時,菜價肉價樣樣加,如今社交和消費活動逐漸回復正常,但對於基層打工仔來說,在外食一碟飯配上飲品,已高於37.5元最低工資時薪,一家人外出用餐都變得奢侈。

本港目前有約14,300工人的時薪只是最低工資水平,由於最低工資逾三年未有調整,他們都飽受通脹壓力。以每月工作26天、每天8小時計算,按最低工資水平支薪,打工仔月薪不足8千元。雖然不少基層市民想自力更生,但以夫婦二人都拿取最低工資為例,他們努力工作,但月入隨時比一個領取綜援的四人家庭更低,難免令人洩氣。

有調查亦指,近六成受訪者曾因社交距離措施收緊而被迫停工,本來收入“月月清”的基層市民,生活就更捉襟見肘。當然,我們理解企業或資方在疫情中同樣面對很多挑戰,李家超候任特首表明施政要以結果為目標,我們期盼新一屆政府展現決心魄力,拿出前瞻性的方案,既能體恤基層之苦,也能平衡勞資雙方權益,讓香港各界締造共贏,和諧發展。

從「無過便是功」邁向「無功便是過」 公務員文化是時候改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要提升政府效能,除了要完善獎懲制度,更要培養公務員的信念。香港公務員團隊,以往一直以高效專業、廉潔奉公著稱,在國際排名上名列前茅。世界舞台上,香港地位舉足輕重,公務員團隊功不可沒。

但近年來,市民不滿各部門表現之聲音漸強,這兩年疫情期間,部分公務員的表現為市民詬病。國際聲譽與市民觀感落差頗大,何故如此?答案或許是公務員奉既有程序為圭臬,過於按本子辦事,無法解決香港的沉痾痼疾。房屋、醫療、物價等民生問題,長期縈繞市民心間,令人愁眉不展。

針對此問題,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理念,要求各部門盡快交出成果,可謂的論。

着重程序,是為了取得好成果;沒有程序,則沒有穩定可靠的公共服務。「以結果為目標」非摒棄程序,而是重新認清程序的意義,不要為程序而程序。以「無過便是功」的心態漠視急待處理的問題——這不但本末倒置,更是積極不作為。程序理應為結果而生,隨實際情況而變,而非官僚、僵化,成為官員不作為的託辭。

筆者呼籲政府部門把「以結果為目標」幾個大字貼在當眼處,甚至要求每人多翻閱超哥政綱,建立「無功便是過」、真正為市民服務的信念。未來公務員學院開始運作,亦要着力培養公務員的信念。

「以結果為目標」落實至行動,便是簡化和優化各部門的行政程序,切合實際需要,成為解決問題的助力——這正是超哥政綱強調的。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建立了「無功便是過」的文化,再配合與時俱進的獎懲制度及行政程序,政府效能必定倍數提升,回應市民需求「多、快、好」。眾人深盼已久的良政善治,亦將不遠矣。

超前部署防範猴痘病毒 以免香港受雙重病毒夾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新冠疫情仍未看到盡頭,最近外國忽然又受到猴痘病毒侵襲,更迅速已在超過二十國出現。雖然香港有關部門已評估病毒在香港出現的機會不高,但香港作為外向型國際城市,人員流動極高,絕對不能低估病毒流入香港的風險。政府應儘早作出對應準備,嚴防病毒在香港出現及爆發。

猴痘病毒原是在中非和西非流行的傳染性病毒,傳染度頗高。開始是由動物傳給人類,最近發展至人傳人。據專家指,只要接觸受到感染的動物、人類、受污染的物件,或直接的體液接觸,都有機會感染。病毒最新已擴展至20多個國家傳播,包括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現時已有超過200宗個案。世衞預期會出現更多個案,呼籲各國加強監察。

雖然猴痘暫時對本港威脅較小,但我們亦需及早防範,以免本港受到新冠及猴痘兩種病毒夾擊。世衞指,天花疫苗預防猴痘有效率可達八成半,然而世衞在1980年宣布天花絕跡,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即停止為兒童接種天花疫苗,因此所有80年後出生的人,並沒有免疫力。已出現個案的英美,已立即斥資訂購大批天花疫苗。本港衞生署則表示正聯絡藥廠,了解疫苗供應情況,我們希望政府可以盡快引入疫苗,為有需要的高危人士接種。

同時,政府應加強邊境監察,尤其是來自高風險地區人士。華大基因日前宣布已研發出猴痘核酸檢測試劑盒,可在四十分鐘內有檢測出結果。港府可要求所有入境人士檢測新冠病毒外,再做猴痘檢測,加強本港口岸防線,慎防病毒流入社區。本港經歷兩年新冠疫情後,實在經不起另一種病毒入侵折磨。希望政府可以汲取新冠防疫的經驗,超前部署,保護香港社會及經濟。

招賢能入「熱廚房」 領港人開創新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候任特首李家超正密鑼緊鼓籌組新班子,自從中央出手推出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後,昔日聞虎色變的政壇「最熱廚房」,如今再次熱鬧起來,坊間流傳不少有能力的堅定愛國者都躍躍欲試,期望為港為國出一分力。社會各界期望李家超選賢任能,尤其針對香港的深層次問題,組成一個熟悉行情、能做實事、儘快見到效能的管治團隊,幫助香港排難解困,抓緊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造福香港。

過去的政壇,幾乎無日安寧,行政立法關係繃緊,立法會成為禍港政客的舞台,經濟民生議題討論和落實都嚴重不足,拉布流會的戲碼卻日日上演。例如,在上一屆立法會任期中,議員共提出逾五百次「點人數」要求,虛耗87小時,因法定人數不足導致14次流會,浪費70多個小時會議時間。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有心做實事的議員,長期在議事堂虛度光陰,確實消磨意志。

可幸,香港國安法的落實一洗香港政圏的歪風邪氣,完善選舉制度後,也把「不愛國者」拒諸議事堂門外。如今立法會重回正軌,為社會發展和利民政策出台提供了客觀基礎,加上行政會議早前通過重組特區政府架構建議,正待立法會審議通過,在新架構下,問責團隊會擴大至三司十五局,並增設三個副司長職位,有助提升施政效能。

當然,「熱廚房」雖然稍稍降溫,但為官者前路依然充滿挑戰。畢竟香港經過長年累月的政治爭拗,黑暴造成社會嚴重撕裂,加上住房、向上流動等深層次矛盾愈累愈大,還有疫情反覆,與內地通關一拖再拖等,一籃子的工作很難一蹴而就,至於長遠提升管治質素等重任,就更是「路遙知馬力」。候任特首李家超如何招攬賢德之士走入官場,引領港人開創新篇,大家肯定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