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形勢複雜多變,習主席日前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香港各界必須審時度勢,堅持落實好「一國兩制」,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主權領土完整作出貢獻。
70年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效運作,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和扎實基礎。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人大代表制度是符合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夠有效凝聚全體人民力量一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
不過,西方國家為了維持所謂「民主大國」的地位,一直把西方那套「民主」作為向國外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工具,甚至大肆吹捧為「普世價值」,從而向其他國家指手劃腳。面對中國的穩步崛起,西方各國近年更不惜炮製一大堆對特區政府的失實指控,試圖動搖港人及世界各國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拖拉中國發展的後腿。
近日,美國又提出所謂「更新版香港商業警告」,宣稱香港國安法以及3月生效的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進一步「侵蝕香港基本自由和人權」云,根本是子虛烏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美國一浪接一浪地打壓香港,針對中國,顯然是源於霸權心態,惡人先告狀。
正如習主席在講話中重申,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發展人民民主上取得的偉大成就,豐富了世界民主理論和實踐,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香港各界必須保持清醒頭腦,與國家一起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實現改革的總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我們也要跟世界各國家共同探討實現民主的路徑,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新貢獻。
作為全國人民代表,我們更加責無旁貸,定必按習主席的指示,充分發揮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繫中的帶頭作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而奮鬥努力。
美國眾議院剛剛以詆毀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抹黑香港人權狀況為借口,通過所謂《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近年美國等西方政客無所不用其極,處處打壓中國產業發展,這個法案無非又是美國政客打壓我國的陰謀之一。面對複雜多變的環球局勢,國家正積極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以提高綜合國力來抵禦外來挑釁。香港特區作為國家發展進程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我們有責任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善用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力把新質生產力做大做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
2023年9月,習主席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此後在多個重要場合進一步作出論述。尤其在今年兩會,新質生產力成為熱度最高的政經關鍵詞,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被列為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簡單來說,新質生產力是以新產業為主導的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而通過推動生產力高質量發展,將有助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及國際競爭力,更有底氣去維護國家安全利益。
也許普羅市民會覺得,新質生產力聽起來遙不可及,但實際上,新質生產力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任何產業上的技術突破、創新配置所引發的效率提升,都離不開新質生產力,它不單只關乎個別高端行業的發展,而是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影響著各行各業。以兩地協作發展的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為例,該項目通過內地工廠生產組件,再發運到港進行後期建設,整個工程相比傳統方式節省約一半工期,現場工人成本也是傳統建築的三成,正正展現了新質生產力的效率優勢。公屋早日落成,基層市民就更添幸福。
近年特區政府投放不少資源推動創科發展,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以致在金融、生物、醫學等方面都強化了科研元素。正如中聯辦鄭雁雄主任所說,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力雄厚,可謂是風向標、動力源、加油站和競技場。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深化與內地的互利合作,致力激發大灣區的創科潛能,一起貢獻國家所需。
中國科技事業發展近年取得長足進步,除了航天科技外,海洋科學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中國遠洋科考船「深海一號」攜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日前順利完成了深海羽流絮凝實驗,取得良好效果,再次展現中國海洋科學實力持續增強,對提升國家的硬實力及綜合國力均有正面影響,令人鼓舞。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家綜合國力大大提升,科技成就更令人眼前一亮。其中中國海洋探測能力不斷提高,為全球海洋環境的探測、防災及開發能源等方面帶來裨益。上月中,「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航次首潛,這也是「蛟龍號」作為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第300次下潛。
當前世界正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同時也深刻重塑全球發展格局。習近平主席在今年6月舉行的全國科技大會發表講話時,強調中國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今年7月圓滿閉幕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亦提出要「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擺在重要位置。
在這發展大勢中,國家向來對香港寄予厚望,包括把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納入「十四五」規劃;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35年將河套區打造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令人欣喜的是,戰績彪炳的「蛟龍號」於本次任務結束回航時,將在本月底停靠香港,並舉辦研討會,足見國家對香港創科的重視和支持。
事實上,香港向來匯聚世界頂尖專才,《香港創科人才指數2023》報告顯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人才庫已初具規模;同時,香港多所高校正與內地展開深入合作,承擔着許多國家重要的創科任務,未來可為國家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多貢獻。
話說回來,特區政府近年雖然大力投入逾2千億元發展創科,但仍遠低於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投資水平,未來還有賴社會各界共同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目標,增大投資參與。正如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所說,香港得天獨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風向標」。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不但能邁進創科新時代,也能促進經濟多元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
1999年,香港迎來首對大熊貓安安、佳佳;於2007年,再迎來樂樂盈盈。四隻大熊貓一直深受港人喜愛,是一代又一代港人的集體回憶。他們見證著一國兩制事業如何克服一個個挑戰,砥礪前行,亦印證著國家與特區間不可分割的聯繫、血濃於水的情懷。
今年適逢75周年國慶,意義重大,加上耽誤26年的23條立法終於順利完成,讓香港能無後顧之憂,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故我們民建聯在全國兩會及其後人大常委會均多次提出建議,希望中央再次贈送大熊貓予香港,以增強喜慶氛圍,振奮人心。
面對熱切期望,中央亦積極回應,決定再贈送香港一對大熊貓,更有望於國慶前抵港,與港人同賀國慶。雙喜臨門之餘,香港更糊出「大四喜」——盈盈順利產下龍鳳胎。港人與內地同胞均喜出望外,紛紛送上祝福,冀盼他們健康成長。
拼經濟、謀發展是今屆政府施政重心,而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是當中重要一環。大熊貓天性溫馴,外觀可愛,廣受全世界民眾喜愛,吸金能力更是不容小覷。內地及海外不少地方已成功發展熊貓經濟,帶動旅遊行業蓬勃發展。以成都為例,當地推出了多元化的周邊產品,熊貓主題餐廳、熊貓劇院等場所林立,其「文旅局長」大熊貓花花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拜訪」——據悉,伴隨每名遊客而來的,是超過一千元人民幣的收益。至於借出海外的大熊貓,往往每年能為動物園帶來數以億計的收入(以港元計算),愛丁堡動物園更藉此轉虧為盈。若香港能善用六隻大熊貓,發展具香港特色的大熊貓IP產業鏈,並創造獨特的熊貓文創、餐飲食品及主題酒店等周邊產品和服務,必能提升香港的旅遊吸引力。
近年政府致力發展盛事經濟,不少盛事於添馬公園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一帶舉辦,早前的黃色小鴨、Teamlab展覽等更成為一時佳話。若我們能打好「大四喜」這副好牌,例如於海邊放置充氣大熊貓,並由政府配合民間力量於添馬公園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一帶舉辦大熊貓嘉年華,相信能彰顯香港特色,更能引起市民和遊客的興趣。負責接收大熊貓的海洋公園亦要積極改善大熊貓的居住環境,給他們五星級的家,讓他們盡快適應,健康生活,早日與廣大市民和遊客見面。
雖然,香港GDP已接近3萬億港元,熊貓經濟潛在收益對整體經濟有一定幫助,但最主要的是,一石肯定能激起千層浪。
誠如李家超特首所言,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面對世界變局,我們必須識變、應變、求變,通過自我超越來開創新局面。過往旅遊業受惠於國家優惠政策,能較輕鬆賺錢,但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原地踏步便是退步落後,唯有創新變革才能把握新機遇。但要創新變革,由零到一往往困難,而發展熊貓經濟卻有眾多成功經驗參考,正是良好契機,促進文旅融合,以至起到示範作用,激勵社會各界走上創新變革之路。
近日,海洋公園做出新嘗試,為大熊貓開設了社交平台帳號,當中記錄了兩隻新生大熊貓的成長歷程,大受市民讚譽。期望港人繼續弘揚敢拚善戰能贏精神,讓香港在創新變革之路上,與兩隻新生大熊貓一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