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核實制度有檢討空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近年,某些破壞派不時炒作所謂「種票」抹黑建制派,甚至抱著「有殺錯,無放過」的心態來作出大量輕率的舉報,引起了社會上的一陣恐慌,導致很多選民人心惶惶。誠然,在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下,我們絕不能夠容忍種票,特區政府有必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甚至加重刑罰,提高阻嚇力,杜絕集體種票的蓄意違法行為發生。問題在於,倘政府或政黨不考慮社會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過於繁複的選民核實程序,或不考慮部份疑似個案的特殊性,則很容易會「殺錯良民」,長遠而言,反過來會扼殺了市民登記做選民的意欲,與本港的民主發展進程背道而馳。

舉例而言,香港有不少市民租住私樓,這些市民的流動性十分高,往往每過幾年便轉換一次居所,而基層市民的工作一般亦十分勞碌,未必能夠每次轉換居所都及時更改選民登記資料,以致被懷疑是選民住址不正確的種票個案。對於這類市民,是不適宜重罰的,政府反而應研究調整更改選民登記資料的制度,以配合市民大眾的實際需要。

事實上,選舉事務處現時依賴抽樣調查的方式向部份選民發出掛號信,並要求限時回郵的方式來核實選民身份,也是十分不方便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基層打工仔來說,他們的上班時間幾乎與郵局的辦公時間完全重疊甚或更長,要他們到郵局取信件,難免也會令部份市民卻步。倘若當局以致電的形式向選民查核,要求他們提供身份證明等資料,又很可能被市民誤以為是電話騙案,或被騙徒乘虛而入。故此,無論是掛號信的方式,還是電話抽查的方式,均有很大的檢討空間。

在大數據應用愈趨普及的今天,特區政府作為最龐大資料庫的管理者,應妥善應用大數據科技,透過整合不同政府部門數據的方式,例如整合稅務局與選舉事務處的數據,以更準確地找出疑似種票的個案,並加以調查。較之於隨機抽查,大數據的方式只會更加準確,成本也會較低,也避免了太多「不好運」被抽中的市民受到太大打擾。此外,在市民申請成人身份證時,除可建議他們登記成為選民外,還可要求他們核實住址,亦可杜絕了大量種票的機會。

香港「種票」情況絕不普遍,個案寥寥無幾,破壞派不必誇大問題。何況,種票不等於種金,市民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得益的,卻可能會墮入法網,在誘因不大的情況下,蓄意「種票」試法的人其實少之又少。大家都記得,在今年區議會選舉前夕,有破壞派大量舉報所謂「疑似」種票個案,要求選舉事務處及法院介入調查裁決。結果導致多位被懷疑「種票」的長者聲淚俱下喊冤,反批評破壞派濫用投訴機制,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筆者反對種票,也同樣反對濫用投訴機制。我們應切法鼓勵更多市民登記成為選民,而非施加重重枷鎖打擊市民行使公民權利!

謀發展是香港當務之急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新年新展望,先祝一眾讀者身體健康,事事進步!

2015年絕非風平浪靜的一年。上半年,建制派的精力幾乎都放在推動政改通過,雖然方案最終也是被否決了,但擾攘了兩年多的改政爭議總算劃上了句號,特區政府往後可更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下半年,建制派又要密鑼緊鼓準備區議會選舉,並成功在18區贏取了多數議席,繼續保持各區區議會的主導權,對於地區問題的改善和社區發展無疑是個好消息。

展望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在即,加上年底將會舉行全港立法會選舉,接著便是選舉委員會選舉和特首選舉,2016年是名副其實的選舉年,在破壞派的推波助瀾和煽動下,可以預期今年的政治衝突將會更加尖銳和激烈,社會更加不平靜。

日前,特首梁振英上京述職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要任務是「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十分值得我們重視和好好思考。

無疑,每逢選舉年,香港社會的爭議總會特別多,內耗特別大,但港人亦應明白到,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小型經濟體,我們不可能擺脫國際競爭的。而香港在內耗時,周遭其他地方只會繼續爭分奪秒地發展,所以鄰近的新加坡和南韓等地區才會快速地趕超香港,甚至乎連一河之隔的深圳,亦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競爭力已超越香港,這都是香港沒有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不斷內耗的現實結果。近年,國家與外國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愈來愈多,國家也新增了愈來愈多的自貿試驗區,單單是在廣東,便已經有前海、橫琴、南沙等三個自貿試驗區,對香港構成了不少的競爭壓力,如我們繼續浸淫在政治內耗的溫水之中,恐怕再過不久便會被煮熟了。

習近平主席強調香港必須謀發展,筆者認為,香港必須把握好「一帶一路」及「十三五規劃」的機遇,充份發揮本港在金融業及專業服務業的領先優勢,滿足國家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融資需求,以及為國家服務業的升級和邁向國際化提供助力,為國家的深化改革開放作出貢獻,才能夠突出香港的價值,保持香港的經濟地位和競爭力。反之,在機遇不等人的情況下,如港人再不投入更多精力謀發展,香港的國際地位及競爭力只會每況愈下,市民的生活又如何改善?不少社會問題又如何解決呢?為了市民真正的福祉著想,各黨派實在應把更多心思放在「謀發展」之上!

不容犧牲法治交換修補關係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面對近年日趨嚴重的社會撕裂,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選後立即表示首先的工作是「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並且釋出善意,提出與反對派政黨進行溝通,吸納反對派成員進入管治班子。林太的言行證明她是一位具備政治智慧和胸襟的領袖,然而,有兩點必須在此刻提出,第一,不能犧牲法治以換取修補關係的機會;第二,反對派政黨理應以善意行動作為回應。

香港是法治之都,不能為了修補撕裂而犧牲法治,無論是執法者還是抗議人士,違法都必須受到法律制裁。非法佔中已經結束兩年幾,去年的旺角暴動,源自有人利用小販問題作藉口,煽動群眾情緒,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發生襲擊及縱火等情況。因此,要修補社會撕裂,社會上必須先停止一切違法兼且暴力的行為,以法律制裁所有違法者。你無可能要求一個行政長官,對違法行為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

法治精神同樣適用於重啟政改的要求,希望大家想一想究竟責任在哪一方?「831框架」是情理法兼備的決定,只是有人覺得不合心意,就策劃行動衝擊政府。故此,只要依照《基本法》和「831框架」重啟政改,政府必定樂意儘快落實雙普選,令民主向前邁進。

當大家討論行政與立法及各政黨的關係,腦海中要記住一句話:一隻手掌拍不響。政府願意踏出一步,如果反對派要擺姿態,不肯同時地釋出善意,彼此間的距離就不能夠拉近。拉布問題必須解決,言語和暴力行為干擾立法會亦應消失。此外,要改善緊張的關係,必須要理解何謂底線。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絕不容許任何港獨主張。港獨份子當然不能接受,但是其他的政黨和議員,絕對不能同流合污,認同這些港獨份子。

一國兩制保障了回歸後的穩定繁榮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春風秋雨間,香港經已回歸祖國20年。說實話,20是一個不長也不短的時間,奢求20年來一帆風順是不切實際的,何況過去20年是環球經濟狀況特別波動的20年,經濟危機此起彼落,先後爆發了亞洲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非典型肺炎侵襲、環球金融海嘯等。然而,在起起伏伏、進進退退之間,香港經濟始終平穩向上發展,港人的生活方式不但基本不變,事實上更享有較回歸前更大的民主自由。誠然,「一國兩制」的實踐是總體成功的,很值得世界不同地方深入學習和研究。

數據是會說話的。香港特別政行區成立20年來,本地生產總值增長了逾8成;人均生產總值增長約6成,增速較日本和歐盟更快;特區政府財政儲備增加了150%,是全球財政狀況最穩健的地方政府之一。此外,香港近年一直維持3.3%左右的超低失業率,相當於全民就業,失業綜援個案正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準。

在國家的積極支持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三大中心的地位愈來愈穩固,訪港旅客也愈來愈多。在2016年,共有5,665萬名旅客訪港,令香港成為全球最多旅客到訪的地方之一。金融業方面,截至2016年底,香港股票市場總值約3萬億美元,排名亞洲第4、全球第7;首次公開募股額再次榮登全球首位,超過紐約、倫敦;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結餘超過6,25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

上述客觀數據充份證明了,縱然在過去20年間,香港多次遭受外圍經濟的衝擊,但在國家積極支持下,香港並沒有一沉不起,反而繁榮穩定依舊,優勢甚至愈來愈鞏固,經濟更具活力。這難道還不算「一國兩制」的成功嗎?

處身於安樂的人是很容易忘掉憂患的。但筆者想指出,我們絕不應低估香港回歸祖國後,持續繁榮穩定的難度;絕不應低估資本主義「兩制」與社會主義「一國」之間的差異,以致融合過程所面對的挑戰;絕不應低估部份別有用心的勢力對「一國兩制」的敵視!可見,香港回歸後的繁榮穩定,絕非理所當然的,而是克服了重重難關的結果。然而,這恰恰證明了「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及成功之處!

說實話,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後,國家對香港是擁有全面管治權的,絕對有權實行「一國一制」,不給予香港任何特殊待遇。可是,國家最終選擇了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最根本的目的除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外,還不是為了保障港人的生活方式和香港的穩定繁榮?「一國兩制」的原意是顧及國家利益,也是為了顧及香港利益;「一國兩制」是國家與香港利益的最大公約數,20年的實踐經驗亦充份證明了,「一國兩制」經得起風浪,是行得通的一種創新性制度,也是香港的最大優勢,我們必須好好珍惜和守護!

合作共贏才是出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 勇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與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雙方見證中美企業簽署價值253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習主席表明,太平洋之大,容得下中美兩國,深信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

今次中美之間通過合作,穩定發展,符合了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也體現了中國文化向來推崇的和而不同的精神。事實上,在香港回歸祖國的問題上,「一國兩制」方針同樣是兼顧國家和香港人共同利益而制定的安排。習主席在今年中視察香港期間,也重申「一國兩制」是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的新貢獻,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

不過,在全球倡議和平協商、合作發展的歷史洪流中,偏偏香港的破壞派要逆水行舟。早前,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中央治港新方略,並重申中央的「全面管治權」,破壞派旋即大造文章,宣稱「一國兩制」蕩然無存,甚至赴台出席「藏獨」研討會,誣衊中央正透過粵港澳大灣區計劃深化經濟整合,對香港「全面滲透、全面管控」云。

必須重申,香港是祖國一部分,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只是根據香港基本法授予香港高度自治的權力。所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是「滲透」之說,更加是天方夜譚。環顧全球各地都力爭打開與中國合作的大門,難道他們都是自願「被滲透」嗎?事實擺在眼前,中美合作開創新篇章,只有合作共贏才是出路,儘管香港破壞派繼續大放厥辭,抹黑中央,但還有多少香港人會受騙上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