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責自私行為 自律方能戰勝疫情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本港的新型肺炎確診個案,於外地返港人士回來後再度急升,令本港社會及醫療系統再次陷入緊張狀態。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更需要一同做好自己,自律抗疫。可惜,人性的醜惡往往在這時現形,有人不理政府外遊警示,堅持出外旅遊;更有人外遊後不管家居檢疫規則,擅自外出,對社區形成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對於這些自私自利的行為,我們應共同強烈譴責。

 

最近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是有港人早前出遊到秘魯,但當地因應疫情肆虐,關閉所有客運邊境,導致大量旅客滯留。其實新冠肺炎早在一月已發生,香港一早已採取嚴厲措施防疫,而病毒於三月更開始蔓延全球,絕不存在有人不知疫情的情況。但有些人心存僥幸,在大部份港人自律留家的時候,仍然選擇外遊,其決定已令人費解。更甚者是要求港府包機,並理直氣壯地批評政府救援不力,到底是什麼道理?港府安排包機接載他們回港,要求他們自費,亦是應有之義。

 

另一批極度不負責任的人,就是不嚴守家居隔離令的人。近日不少戴著檢疫手帶的人,被發現於社區遊走,此舉簡直是妄顧公共衛生,自私之極。政府亦表明,不會容忍此等行為,這些人士一旦被發現,就會送到檢疫中心,亦有機會被檢控。近日就有3人因違反隔離令,被判監10日至3個月不等。

 

當前線醫護日以繼夜為我們打仗,我們最基本可以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本份。不論是否從外地回來,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會聚餐。這樣做不但保護別人、更是保護自己。若大家想盡快回到正常生活,不如一起自律,忍痛一段短日子,相信勝利將很快降臨。

危機當前 同心抗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本港近日正進入抗疫最重要的階段,由於大量港人從世界各地回港,令原本已漸趨穩定的社區情況再次進入嚴峻階段。更令人不安的是,不少本應接受居家檢疫的人,不理自身是高危人士,於社區四處走動,令人人自危。在這個危急關頭,我們希望全港市民可以放下私利私欲,自覺自律,齊心對抗疫情。

 

執筆之時,本港確診新型肺炎個案已超過四百宗,過去七日更是由二百多宗增至四百多宗,增幅驚人。個案大幅增加,其中一大部份原因是因為外遊港人在外地被傳染,回港後才確診。但不可忽視的是,當中不少為本地傳染個案,如愉景灣飲宴群組、蘭桂坊群組等,都是市民離家消遣,受到感染。

 

我們明白,自二月開始大家在家工作,出門次數大為減低,經過近兩個月,是會感覺鬱悶,想外出見見朋友。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應在此時放下戒心,為了一時之快,令自己、甚至全香港兩個月來的抗疫工作功虧一簣。應受檢疫的人士,更不應只是因為想外出吃飯,就不管自己有機會在社區傳播病菌,白白浪費前線醫護人員努力守護香港的心力。

 

相比外國的封城、禁出門的禁令,香港政府採取相信市民、靠大家自律,不希望用禁令影響市民日常生活,限制大家的自由。因此我們不應為私利濫用這種自由,更不應在全球疫症當前,撈政治油水,搞無良黑暴、政治遊行

及非法集會,令本已沉重的都市,雪上加霜。否則,衹能用更嚴厲的禁令和法律,眼下是抗疫的關鍵時刻,真誠希望大家可以齊心抗疫,與香港,效法國家,走出困境。

嚴懲暴徒襲社區 絕不手軟不留情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警務處長鄧炳強表明正與律政司研究改以《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向年初多宗爆炸品案疑犯提控,惟縱暴派抹黑此舉是以反恐之名「打壓」異見者云。必須重申,特區政府依法執法乃天經地義,社會各界必須堅決支持香港警隊及司法機構果斷執法,加強懲處,否則一味隔靴搔癢,社會難以安寧。

 

在9個多月來的黑暴運動中,暴徒拋出一堆漂亮口號,「抗爭」手法令人髮指。自去年七一,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後,暴徒愈來愈無法無天,違法堵路、襲警「私了」、擲汽油彈、縱火打砸,總之就要「攬炒」香港。今年初疫情來襲,暴徒為了聲援所謂「全面封關」罷工行動,更在社區策動多宗爆炸案,並在網絡群組承認責任,所作所為完全視人命如草芥。

 

根據香港法例第575章,只要作出或恐嚇作出的行動,有「導致針對人的嚴重暴力;導致對財產的嚴重損害;危害作出該行動的人以外的人的生命」等意圖,而且為「威嚇公眾人士或部分公眾人士」,基本上都可視之為「恐怖主義」。事實上,國務院港澳辦在去年8月,已嚴正批評香港激進示威者屢屢用極其危險工具攻擊警察,已經構成暴力犯罪,並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的苗頭。

 

全球告急 病毒才是共同敵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經過兩個多月來全國人民,包括港澳同胞的堅忍及努力,由1月爆發至今的新型肺炎,在中國境內正逐漸受控。全國新增的確診數目,由最高峰一日過萬宗,到執筆之時已大幅回落至單位數字,抗疫成效實在可喜。但料想不到,第二波疫情在歐美等地區爆發,有見及此,我們中國亦毫不吝嗇,把自身的抗疫經驗,與世界分享。

 

意大利是在中國之外,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我們中國在自己努力抗疫的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組建一支抗疫醫療專家隊伍,攜帶部分中方捐助的醫療物資,早前抵達羅馬,與意大利全面分享中方的經驗和做法,共渡難關,獲得許多意大利人民的讚賞及謝意。

 

除了物資,中國在防疫方面的經驗及工作,亦值得其他地方參考。國家在疫情初期,果斷地採取嚴厲措施,把擁有1100萬人的武漢封城,隔斷人流進出。事實證明,封城決定取得有效成果,近日有包括中美英等多國科學家聯合研究亦稱,封城對疫情的遏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歐洲多國近日亦採取了類似措施。

 

在眼下這個抗疫最關鍵時刻,各地政府應同心合力,對抗致命病毒。但外國和本地有部份別有用心的政客,不但在這時刻分心搞政治鬥爭,更藉機攻擊中國。對於不實指控,大家都應嚴厲批評及強烈譴責。在這個時候挑起政治口水戰,對防控病毒工作亦沒有任何裨益。疫情和病毒不分國界及種族,全人類都應加緊合作,互相幫助,才是世界人民之福。

泛民攬炒禍港 苦海回頭是岸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攬炒」一詞,在一年前大家一年都用不到幾次。時至今日,「攬炒」成了討論焦點,社會亦開始處處浮現相關後果。原本只是少數激進份子提倡的「同歸於盡」或「玉石俱焚」,在反對派的縱容下,竟成真了。更可恨的是,買單的不是他們,而是整整七百萬人及整個香港社會。

 

近日走在街上,人流疏落,不少商戶都不營業,甚至結業了。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新型肺炎,但我們都不應忘了,主因是由去年六月開始,激進份子在不少人的默許下,變本加厲的暴力示威。他們先是堵路,然後四處打砸,縱火、燒地鐵站,再進一步燒鋪、圍毆持不同意見的人。

 

攬炒嚇怕了香港市民,更嚇怕了全世界的旅客。旅發局數據顯示,去年整體訪港旅客按年跌14.2%。但值得留意的是,去年上半年數據其實按年增長13.9%,但受下半年暴力示威影響,旅客數字由7月起才大幅下跌。伴隨旅客下跌,是相關的酒店、零售、飲食等行業一齊大跌,加上本港市民亦不敢外出,香港經濟迎來十年來首次負增長,失業率亦呈上升之勢,令基層市民苦不堪言。

 

有了這些前因,加上不可預期的疫情,就成了今日這個惡果。九個月以來,我們不但聽不到泛民一聲道歉,他們連與激進份子分割的勇氣都沒有。在這個需要齊心抗疫的時刻,有人仍然不顧一切借題發揮,多區再次出現堵路縱火等激進示威,令市面情況雪上加霜。市民希望激進派可以放下屠刀,反對派及其支持者亦應臨危勒馬,向暴力說不,以免香港經濟跌入無盡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