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於11月24日舉行投票,惟大批自稱爭取「民主自由」的黑衣暴徒,近期為了一己政治訴求,不斷把暴力衝擊行動升級。不少建制派參選人慘被暴徒針對抹黑,議員辦事處亦遭大肆破壞,令人關注接連的暴力事件將會影響選舉公平進行,而參選人、支持者及選民的安全也隨時受到威脅。
社區暴力破壞沒完沒了,暴徒除了針對港鐵設施及「非我族類」的食肆商戶肆意破壞外,不少一直默默為社區耕耘的區議員,也成為被狙擊的對象。有建制派的區議員辦事處,連月來不斷被滋擾搗亂,起初是在外牆塗鴉、掟雞蛋,其後已有人破壞閉路電視,甚至投擲燃燒彈縱火,令議辦變成一片廢墟,社區街坊人心惶惶。
暴徒無法無天,不單影響了區議員的地區服務及窒礙了選舉工程,還令他們的家人飽受壓力,加重了他們繼續服務社區的心理包袱。此外,連串針對議辦的破壞行動,也猶如公開恐嚇街坊小心被暴徒「點相」,迫使他們不敢在區選中公開表態支持建制派的候選人,更遑論幫忙擺街站,暴徒此舉絕對是干擾了區議會選舉的公正性。
暴徒變本加厲的暴行,早已逾越法治及道德的底線,如今更試圖摧毀香港選舉的優良文化。特區政府和選管會必須採取措施,確保區議會的換屆選舉,能在合法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除了警隊謹守崗位外,政府各部門及政府機構人員也應全力配合,懲治及嚴防暴力犯罪,讓香港人能不再受暴徒魔手的影響,可以在免於恐懼下運用手中一票,支持香港復歸和平,理性發展。
超強颱風「山竹」去年9月中吹襲香港,對本港造成嚴重破壞,相信大家記憶猶新。現在,另一股超強經濟颱風逐漸形成,預期其破壞力同樣驚人,將對本港經濟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特區政府早前已就此提出多項支援民生及中小企的措施,市民亦應做好準備,應對有機會來臨的特大經濟風暴。
本港經濟在外內素因雙重夾擊下,前景並不樂觀。外有中美貿易戰,影響投資情緒;內有一連串暴力示威,引發本港旅遊業、餐飲業及零售業表現大幅倒退,令本港經濟表現雪上加霜。暴力示威令本地消費意欲疲弱,店舖食肆生意減少。早前零售業界就指,因示威影響,已有商店減少分店數目或縮減人手,飲食業更指最少有約100間食肆結業,約2,000名員工受影響。
政府在過去數月,已不斷提醒社會須注意本港經濟放緩,失業率有機會上升。為了撐企業、保就業,政府8月中推出總額逾191億元的措施,包括為公屋居民代繳一個月租金、綜緩和各項津貼「出雙糧」,援助中小企的基金等等,與市民共同應對經濟危機,亦提醒市民要未雨籌謀。
說到底,應對經濟危機,需社會各方面的同心協力。而社會當前最需要的,就是止暴制亂,共同遏止一切暴力示威及活動。只有回歸和平、理性,社會才能回復正常運作,專心應對經濟下行帶來的挑戰。面對難關,我們沒有撕裂的本錢,希望市民放下爭鬥,重現獅子山精神,令香港重上軌道。
香港社會目前面對雙重挑戰,外圍有中美貿易磨擦,影響環球經濟,內部的大型示威衝擊活動持續不斷,影響零售、飲食,甚至旅遊業,外憂內患對本港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在這個重要時刻,我們應著力探討香港的出路和未來路向,為重建香港理想營商環境及美好家園,積極研討具體對策。
要思考出路,需明白問題核心。目前情形,外、內部因素影響香港經濟,加上法治與社會秩序受到衝擊,令人心不安。不過問題根源,是本港深層次矛盾極需處理,土地嚴重不足、高樓價、青年上流,加起來積累了大量民怨,必須積極解決。
我們早前就香港前路問題舉行圓桌會議,得到政府官員及商界代表出席。與會者均認為,土地供應嚴重不足,需盡快追落後;覓地、規劃和收地速度遠落後於發展,故程序要簡化,特別是加快土地開發及審批的程序,加強部門的協調。我們一直要求政府多管齊下,開拓土地及增加房屋供應,包括開展明日大嶼計劃, 和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會上亦得出官員正面回應。
面對香港困局,我們首要堅決反對違法暴力,繼續支持警隊執法,及早回復社會秩序,安定人心,才可集中精力應對經濟困難。同時,我們希望政府在推出短期紓緩措施外,可靈活運用現有機制,突破框框,以新思維改善深層次矛盾,帶領香港找尋新方向。
政府多年前已推行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所有70歲合資格長者提供免審查的津貼,供他們用作日常開支。不過年物價高漲,生活成本上升,對於一班65歲退休後沒有穩定收入的退休人士來說,壓力不小。我們期望特區政府考慮,將無審查津貼的申領資格由現行70歲,下調至65歲,使更多長者受惠。
長者辛勞工作大半生,都想在退休時安享晚年。有見及此,政府多年前已推行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所有70歲長者提供免審查的津貼,供他們用作日常開支。
事隔多年,社會環境改變,政府亦應再評估情況,調整政策。近年來,我們收到不少未夠70歲的長者反映,指他們雖然並非處於貧窮,但假如每月有一千多元津貼,便可視作為穩定收入,幫補基本生活費用。
政府現時的長者政策或優惠,主要是以65歲作為申領人的年齡門檻,例如深受長者歡迎的醫療劵、長者生活津貼,以及長者咭等,均是長者到了65歲就符合資格,不需額外審查。可是不需審查的生果金,就維持70歲才符合申請資格,我們認為有關政策的確有進步的空間。
事實上,長者花了大半生貢獻香港,政府和社會應當答謝和回饋他們,提供無審查生果金予65歲或以上長者,照顧這群已退休、但又未合符申領資格人士。我們期望特區政府認真考慮建議,讓他們可安享晚年。
人口老化問題逼在眉睫,政府近年來亦不敢怠慢,不斷完善安老服務及長者生活保障。不過,香港普遍的退休年齡為60歲,而政府就長者政策的劃線劃在65歲,令60至64歲「銀齡一族」的需要被忽略,政策真空。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新增「銀齡咭」,讓60至64歲合資格香港居民申請,與長者咭持有人同享相同福利服務。
「銀齡咭」持有人可享有優惠或福利包括:同享兩元或半價乘車乘船優惠;申領長者醫療券;以及可申請成為衞生署轄下長者健康中心會員,每年享有免費身體檢查服務等。我們亦呼籲政府部門、公共運輸機構及商號為長者提供的優惠票價、折扣和優先服務。
其實不少銀齡人士的身心狀態仍然良好,可以憑其珍貴的職場經驗,貢獻社會。因此我們亦建議政府,推行支援他們再就業的措施,包括將在職長者薪俸稅減半,鼓勵他們留在職場工作;鼓勵市場增加適合長者的工作崗位及行業;及制訂長者退休後重新受僱的相關法則及理順強制性公積金安排。政府亦應制訂措施及投放資源,以推動60歲至64歲長者在社區積極參與鄰里互助活動及社會事務,鼓勵他們以不同方式,繼續投入社區、貢獻社會。
部份缺乏家庭支援及經濟條件較差的銀齡一族,退休後缺乏穩定收入,難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會過得比較艱苦。銀齡一族大半生為社會打拼,我們應在他們退休後,向他們表達適當的謝意及關懷。以上的建議,就是希望可以幫助沒有被現行政策照顧到的一群人,維持應有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