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檢疫日數前 須提高「一老一幼」接種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全球疫情反覆,但在嚴格抗疫之際,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也必須因應新形勢發展經濟。據一份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市民支持「安心出行」加設「紅黃碼」制度,也支持縮短入境隔離期,期待社會經濟重現活力。特區政府必須未雨綢繆,滴水不漏做好把關工作,同時吸取第五波疫情慘痛教訓,提升「一老一幼」的疫苗接種率。

回歸25年來,香港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除了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外,亦是內地與西方溝通聯繫的橋樑。但自從全球爆發疫情,環球經濟活動一度停擺,過去兩年多來,香港為了保障港人健康,也採取了嚴格的隔離措施安排。

隨着疫情回穩,加上目前新冠疫情輸入個案只佔整體個案數的幾個百分點,社會各界普遍歡迎特區政府縮短檢疫日期,並為「安心出行」加設紅黃碼,以幫助香港重拾競爭力。但在放寬管制措施期間,特區政府必須嚴格把關,確保海外入境人士、密切接觸者等高風險人士不會成為社區大爆發的源頭,不會將變種病毒帶入社區。

總結第五波疫情的教訓,倘疫情來襲,長者首當其衝,醫療系統定必超負荷。因此,當特區政府有意調整入境政策,並為恢復通關創造條件時,當局必須進一步擴大疫苗覆蓋率。畢竟目前尚有12萬名80歲以上的長者一針未打,而近日也出現染疫嬰兒不治或入住深切治療部的個案,反映提高「一老一幼」接種率的工作刻不容緩。

事實上,本港經濟要復甦,通關必不可少,否則本港將流失生意機會或經濟增長機遇。筆者期盼特區政府在完善「精準抗疫」策略後,能持續與內地部門溝通協調,爭取穩妥的通關方案。但要做到抗疫和發展經濟兩不誤,除了特區政府牽頭推動外,還要靠社會各界同心努力,為社區織起疫苗防護網。

須警惕「廢法論」惑眾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近日發表報告,無理要求香港特區政府廢除《香港國安法》。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表長達6300多字的回應,鏗鏘有力駁斥委員會「毫無根據的批評」。事實上,自《香港國安法》落實後,香港由亂及治,港人重獲權利和自由,如今更步入「由治及興」的新格局,社會各界必須警惕外力的妖言惑眾,才能貫徹「一國兩制」,為香港開創新篇。

自《香港國安法》落實以來,西方各國扭盡六壬肆意詆毀《香港國安法》,甚至鼓吹對華實施制裁云云。說到底,這些自詡民主的西方外力,內部亂象叢生、千瘡百孔,因此他們一直顛倒黑白,干預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旨在轉移視線,窒礙中國發展。

特區政府重申《香港國安法》清楚列出所規定的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相關定義清晰,亦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國家安全法所訂罪行相似;這些罪行具有域外效力,亦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回想2019年黑暴肆虐全港,暴徒絕非「和平示威」,特區政府依法拘捕及起訴違法者,完全是捍衛香港法治的正當之舉。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強調,全體港澳居民都應警惕反中亂港、反中亂澳分子賊心不死,美西方外部勢力不會甘心,隨時可能反撲。夏主任的提醒言猶在耳,果然,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又高調要求「廢法」。面對外力再三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我們不應再受「西式民主」的欺哄,務必清楚明白國家安全一貫屬於中央事權。

歷史是一面鏡子,讓後人鑑古推今,避免重蹈覆轍。香港曾經因盲目推崇西方「民主」而走了不少彎路,甚至飽歷黑暴禍害,可幸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社會秩序才能重回正軌。社會各界必須保持清醒,堅持落實好《香港國安法》,堅決打擊一切反中亂港勢力,唯有如此,香港才能翻開良政善治新篇章,踏上符合「一國兩制」的香港特色民主正途。

深化國民教育 助港青接愛國棒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除了以「四個必須」總結「一國兩制」的成功和規律,以「四點希望」為港長治久安提供行動指南,他更特別強調要關心青年人,希望他們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着力培養青年國家認同感,國民教育工作不能是可做可不做的「自由式」,而應制定指標,做好部署,提高青年民族自豪感與主人翁意識,接好愛國愛港精神這一棒。

青年團體青研香港最近公布民調結果,發現絕大部分市民都認同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反映了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加強了香港社會對實踐「一國兩制」的信心。近八成受訪者認同本港應提高治理水平,而對於習主席提及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人」,有七成六受訪者表示認同。

習主席為香港派下定心丸,強調要保持香港的獨特優勢,並視察科學園會見科研人員,令香港的青年和專業人士感到鼓舞。習主席的講話亦對香港實現良政善治具有很強的指引作用,除了特區領導班子和普羅市民要細心學習領會外,我們更要放眼未來,深入引導未來主人翁好好認識國家,全面融入大局。

對於教育局蔡若蓮局長表明,對學生建立國民身分認同與感情「不急於一時」,也「不用分數指揮同學」,我們都深明感情、認同和價值觀的建立,不是按一下開關掣就能成事,但正因為香港回歸以來,國民教育工作多是自由式,可做可不做,經常遇到阻力就不做,結果就被亂港者及外力有機可乘,肆意曲解真相,胡亂添油加醋,孩子們難免先入為主,心存芥蒂。

今天香港已經踏上愛國者治港的應有軌道,我們要人心回歸,不能再空談「建議」、「鼓勵」和「支持」,必須與教育界有共識、有方向、有指標,把國民和國安教育工作按照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落實到底,才能幫助全港青年學懂國情,融入國策,成為香港未來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履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任。

新政府新作風——多掌握民情,更重視宣傳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這是我們華夏文化流傳下來的卓見,亦是最近習主席於七一講話中強調的。治理香港,我們亦應把此銘記在心,與市民同甘共苦。

由李家超帶領的新一屆政府已於7月1日履新,作風迅即廣受市民肯定。民研在7月4日至7日進行電話抽樣調查,信任特區政府的比例,較6月20至24日大升7個百分點,便是佐證。成立四個工作小組,由正副司長督導,針對性處理民生憂難;「我和我們」,重分工之餘重互補;重視行政立法關係,定期舉辦前廳交流會;此種種新猷,各界賢達已透徹論及,筆者早前亦撰文呼應。在此,筆者打算談論新政府另外兩種新作風——深入掌握民情及重視多元宣傳。

據悉現時每天高層「早禱會」,官員重點交流輿論走勢,超哥亦表示將設立 「特首政策組」,協助了解民情。從政者固然要擇善固執,不應因部分人反對而退縮,但卻要如庖丁解牛,順著民意調整,有序推行。更進一步,從政者要懂因勢利導,讓市民明白利之所在,使民意與政府有良好的雙向互動,這樣政策才能貼合民意,事半功倍,達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近日,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提出「安心出行」實名制、「紅黃碼」,惹來一些爭議,超哥親自出動及多名高官爭相補位,向市民釐清誤解,大大釋除了疑慮,可見新政府掌握民情到位,團隊互補式的回應及時。

此外,新政府重視多元宣傳,亦是筆者推崇備至的新作風。超哥臉書專頁,由宣傳經驗豐富的人士主理,開辦短短兩星期,已多次引起公眾熱議,成績斐然。帖子公私兼有,「公」有滿載信息的工作照,「私」有貼近生活而趣味十足的,如超級月亮、讚好數高達八千的愛心午餐。於司長集思會拍攝的那張照片,超哥及一眾司長正投入地商談公事,筆者猶為深刻,一圖道盡超哥及一眾官員「我和我們」的精神——原來,現時超哥出席活動及開會,總有攝錄緊隨,準確捕捉真實動人畫面。公私兩頭並進,市民感受到的是一個貼地、有温度而又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的特首。

新政府掌握民情,重視宣傳,令我們期待「同為香港開新篇」。這兩項作風,我們一眾愛國愛港從政者亦應當學習。

中央給香港尤其青年的禮物——電視頻道「CGTN紀錄頻道」和電台頻道「粵港澳大灣區之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香港回歸祖國廿五載,習近平主席於香港發表重要演講,為香港發展點出關鍵。

有賴中央全力支持香港,關愛、支援源源不絕,亦有賴本地愛國愛港人士不屈不撓,無懼暴力,不畏抹黑,故香港幾經風雨,一國兩制依然不走樣、不變形,繼續推動香港邁向美好新篇章。

青年是社會的棟樑,是未來的主人翁。要確保一國兩制承傳,便要培育青年,關愛青年,避免他們誤入歧途。正如習主席強調:「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這樣他們便能頂天立地,「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來,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維護一國兩制而讓香港行穩致遠,這面大旗亦將可放心交接矣。

七月一日起,我們打開電視,便能收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旗下電視頻道「CGTN紀錄頻道」和電台頻道「粵港澳大灣區之聲」。

這兩條頻道,港人或許還未熟悉,容筆者簡介:CGTN紀錄頻道節目涵蓋中華文化、自然地理、人文風情等,不但於內地贏盡口碑,更屢獲國際殊榮,包括美國國際電影及電視節「攝影金獎」、法國康城短片節「紀錄片銀獎」、美國泰利獎「紀錄片銀獎」;「粵港澳大灣區之聲」則以粵語廣播為主,內容涉獵新聞、財經、生活、文化及音樂五方面,兼得資訊娛樂。

節目如斯精良,全面而生動有趣,我們能夠免費觀賞,令人由衷高興,相信有助我們更瞭解國策、國情,促進人心全面回歸,特別是助力青年人融入大灣區,找到更大發展機遇。

習主席和中央關愛香港青年,心心聯通。兩條頻道,也是香港回歸廿五週年,中央送給香港尤其青年的禮物之一。願我們香港青年,不負厚望,為自己,香港,為國家,盡己所長,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