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崛起實力增 在外港人同享充分保護和便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事件發生後,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根據香港基本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印證李波的中國公民身份,惟英方卻宣稱李波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是英國公民,借機攙一腳。事件引來網上熱烈討論,有人更別有用心「神化」BNO的威力,試圖挑動港人對國家不信任的情緒。

無可否認,昔日中國在領事保護權上或許力有不逮,但隨著國家逐漸強大發展,現時情況已有改善。當中東戰亂,國家即安排飛機撤僑,包括港人及海外華人同樣獲得適時幫助。2005年,公認屬反對派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在德國遺失護照,當地中國大使館亦於一周內協助他重新申領。這些例子均反映國家給予港人在外地的便利和保護是足夠的。

在香港回歸時,反對派曾揚言爭取全體港人擁有英籍,但英政府只容許卅萬港人申請加入,成功申請名單亦無從稽考,可見英政府根本不願意負上道義責任。事實上,按英國的國力及政策,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其他屬地的國民。

國籍是一個嚴肅的問題,環顧全球,大部份國家也不認同雙重國籍。筆者同意內地很多制度和處事方式尚待改進,但既然這是我們的國家民族,就應予以尊重及服從,同時循序漸進地提出優化建議,為祖國貢獻力量。當今部分港人為了便捷,持有多於一 本護照作為旅遊證件用途,這不是最大問題,關鍵是大家必須認清及忠於自己的身份,不能當隨風倒的牆頭草。

特首重視一帶一路理所當然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梁振英特首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中,為了提升競爭力,把握經濟機遇,花了相當大篇幅論述香港如何配合「一帶一路」的發展,卻引起了破壞派議員上綱上線,批評特首推介「一帶一路」是要討好中央、矮化香港等。這些批評有欠公允,也顯示出反對派議員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並不了解,看不到「一帶一路」能夠為香港帶來的巨大機遇,反對派今次可謂自暴其短。

誠然,「一帶一路」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來的發展戰略,時間尚短,普羅大眾未有深入認識是不足為奇的。所以政府更加有必要加強「一帶一路」的宣傳推介工作,讓市民及早深入認識,早點把握機遇。

簡略而言,「一帶一路」可分為兩部份,「一帶」全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則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祖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以及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拓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由於「一帶一路」沿線遍及數十個發展中國家,隨著「一帶一路」的推展,區域之間的合作必然愈來愈緊密,大大帶動相關國家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文化交流,最終達至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結果,推動這些發展中國家發展。

「一帶一路」的出發點是光明正大的,背後是一種共贏的思想。故此,「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經已獲得數十個國家積極響應,多個已發展國家競相加入亞投行,這都是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投下信心票的表現。香港作為祖國的一部分,更近水樓台,只要發揮好香港的既有條件,香港絕對可扮演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促進「一帶一路」的推展,同時為香港自身創造新經濟增長點。例如「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下,必然存在極大量的融資和金融服務需求,而香港擁有穩定成熟的金融體系及營商環境,兼且是全球最具規模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怎可能分不到一杯羹?

去年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馬尼拉的APEC會議期間接見梁特首,習主席要求香港把握祖國「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進一步謀劃和推動香港長遠發展,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注和鞭策,香港各界亦紛紛表示支持。梁特首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大篇幅提及「一帶一路」對香港的好處合情合理,對國家的大戰略發展視若無睹才算是不合理;正如三十多年前的國家改革開放,我們應該積極參與,還是無動於衷?反對派議員為了妖魔化「一帶一路」,不惜扣上特首向中央政府「擦鞋」、「矮化香港」等大帽子,卻提不出理性和建設性的反對理由,實在是罔顧香港長遠發展和港人利益的表現。試問一下,香港早已陷於競爭力下降,漸漸被邊緣化的困局,反對派有沒有就經濟議題提出過建設性建議?反對派有沒有考慮過下一代港人的前途?

「一帶一路」機遇處處,香港必須把握好這個機遇,重振香港的經濟影響力,令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再度照耀國際!

保育發展可並存 善用大嶼山振興經濟火車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將大嶼山打造成集商業、旅遊、交通、居住於一體的大型發展區,但基於大嶼山有七成面積為郊野公園,加上發展規劃問題牽涉複雜資訊及數據,當公眾還未來得及消化委員會的建議,有政客已借「發展規劃」大造文章,以「一無是處、荒謬絕倫」來扼殺委員會經年累月的研究成果,甚至拋出「毀滅香港論」,試圖觸動港人神經。

聲音大不代表理據足。守護大嶼山的青山綠水,是港人的共同願望,但保育與發展從來都不應是二元對立的關係,而單純的保存不一定是最好的保育,相反應秉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實況加以優化善用。事實上,諮詢委員會無論在提出規劃原則以至主體建議時,均強調前提要在平衡保育需要的,並透過短中期改善措施,讓巿民親近到大嶼山美麗的一面。

香港缺乏可發展土地是不爭的事實,一旦大嶼山發展願景成真,不單有助解決港人關注的住屋問題,更能成為振興香港經濟的火車頭,為年青一代另闢發展新天地。特區政府將於今年上半年就大嶼山發展諮詢公眾,然後推出具體藍圖,期望當局能汲取以往推動大型基建的教訓,盡力平衡各持份者的利益,做好游說工作,凝聚支持聲音。

至於那些別有用心的破壞派政客,我們不奢望他們能以負責任的態度,為香港締造全民新空間出一分力,但奉勸他們至少應本著良心,不再為選票而犧牲香港的福祉,拖著土地開發的後腿。

說清理據凝聚共識 不容政客污名化大嶼山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成立兩年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發表工作報告,在平衡保育與發展的基礎上,建議將大嶼山變身成為集旅遊、娛樂及商業兼備的重點地區。特首梁振英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亦重申,政府會擴大改劃土地工作,推動新界及大嶼山新發展,並將成立「大嶼山拓展處」,統籌大嶼山的規劃拓展工作。

香港近年發展牛步蝸行,大嶼山的規劃藍圖令人期待。大嶼山是本港最大島嶼,面積約為港島的兩倍,如果發展得宜,有利解決香港土地供應緊張及產業狹窄等老大難問題。此外,隨著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跑道,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道路的落成,大嶼山更有望成為粵港澳三地的交匯點,有助提升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融合發展。

但好事多磨難,近年香港社會矛盾尖銳,反對派政客事事政治化,更把保育與發展扭曲為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過去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被扣上「被規劃」、「割地賣港」的帽子,而應對雙跑道系統快將飽和的第三條跑道計劃,也捲入司法覆核漩渦。可以預見,大嶼山發展計劃同樣難逃被污名化的命運。

畢竟站在道德高地上,喊上兩三句「不遷不拆」、「守護香港」等口號,很容易贏得港人的掌聲與共鳴。為免「捱打」,特區政府必須掌握好未來公眾諮詢的機會,說清理據,共同規劃,凝聚共識,以免建設性的發展淹沒於政客的謾罵聲中。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沒有土地,沒有全民新空間,再好的政策規劃也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

把握立法會撥亂反正的機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上星期,立法會繼續二讀審議特區政府提交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在不足半天的會議中竟出現了16次點人數的不合理情況;在反對派最後一次提出點人數後,26名反對派議員更竟全數缺席,沒有任何一人在場,最終令議事堂法定人數不足,導致流會收場,反對派必須為流會負上最大責任!

近年立法會拉布、流會、擲物、叫囂成為常態,以往這種事情只屬特殊事件,但在今時今日的激進政治風氣下,立法會能夠正常暢順運作才教人意外!拉布、促使流會及點人數是一種政治手段,原意是抗衡不合理政策;但大家可以看到,反對派議員的拉布手段是濫用的,旨在阻撓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係又拉,唔係又拉」,遠的有拖拉三年的創新科技局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近的有港珠澳大橋追加撥款及高鐵一地兩檢等,反對派議員一律以拉布甚至製造流會的手段來癱瘓立法會運作,完全不顧香港發展所受到的影響。在反對派濫用拉布的情況下,立法機關已失去應有的功能,長此下去,立法會何去何從?香港又何去何從?

立法會本應是嚴肅的議事場,立法會議員的工作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然而,市民看到的是反對派不但不議事,反而日日夜夜鑽議事規則的空子,千方百計擾亂立法會的正常運作。反對派這種行為,已實質地損害到香港競爭力,妨礙本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近來,反對派議員更經常集體缺席會議,即使出席會議了,亦總不斷拉布和點人數,樂此不疲,完全不是為了議事。反對派議員不做事之餘,還要阻撓特區政府做事,導致了社會的巨大內耗。如斯局面,究竟會持續至何年何月呢?

下月28日的新界東補選及今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正是將立法會撥亂反正的大好良機。立法會內的反對派議員經已夠多,立法會老早難以有效運作,難道還要多一位反對派議員加入拉布嗎?今次補選,當選人雖然只有短短半年任期,卻大大地反映了市民的取態,以及提供了一次機會讓市民表達對反對派的不滿,所有反拉布、支持建設力量的市民絕不能錯過表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