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早前(5月2日)公佈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當中包括重塑區議會及強化地區治理架構。由多個愛國愛港團體成立的「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連日來在全港18區擺街站收集簽名,為方便市民表達支持,大聯盟昨日(5月10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正式推出線上簽名網站,市民只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前4位數字及驗證碼即可提交簽名。
港區人大代表、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各區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執行總指揮兼發言人陳勇表示,區議會原本屬於非政權性組織,過往受到「政治病毒」感染,已經被「搞壞咗」。他呼籲市民進行網上簽名,以展示團結一致及守護香港的正能量,希望能夠收集到100萬個簽名。
大聯盟推出線上簽名網站,如今線上線下也可以同步收集市民簽名,如果你或者身邊嘅朋友仲未簽名,請Share以下條link或者掃一掃二維碼,立即簽名表示支持喇!
簽名網址如下:
https://www.signforhk2023.com
原圖︰素材網;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108/25/6125f48fe4b0958c04d9d7611.jpg;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14751453345379&set=a.544897156997478
香港中通社5月11日電 (記者 徐嘉儀)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公佈完善地區治理的建議方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11日下午向各社團進行解說,社團均表示支持區議會改革方案。
當天下午,曾國衛和麥美娟向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九龍社團聯會和新界社團聯會的代表解釋方案,表示方案是按照三個指導原則進行: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以及充分體現行政主導。各社團代表在解說會後見記者。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指,樂見政府主動向地區代表解說方案,傾聽意見。方案務實周全,做到優化區議會職能及完善架構,符合市民利益及香港法治需要,有助提升地區管治效率。
新界社團聯會會長陳勇指出,以往區議會受政治“病毒”感染,現時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讓區議會運作重回正軌,做好政府諮詢和服務市民功能,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他呼籲廣大市民更積極參與“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踴躍於線上線下簽名出力支持方案。
區議會改革方案涉及到地區治理的方方面面,香港各界積極宣傳,早前多個團體、政黨聯合成立“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在全港各區開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組織座談會,向廣大市民詳細解說方案的詳情及爭取大家的支持,並呼籲全港市民一起支持政府的方案,完善地區治理。(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書蘭)立法會議員對舉行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的新安排表示歡迎,認為反映了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重視與議員的雙向溝通。他們相信在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及行政主導下,行政立法機關可作為大團隊積極互動合作,團結「一條心」為香港發展路向謀劃具體方案,為市民謀福祉,並期望互動交流答問會能延長時間,甚至按需要而加密舉行次數,讓議員更好向特首出謀獻策。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同意特首舉行互動交流答問會,讓大家可宏觀地就香港的重大議題,從國家、香港以至國際視野,以更高、更闊的角度作深入討論。這是繼李家超去年提出舉行前廳交流會後的另一互動交流建議,反映其重視與議員的雙向溝通,並相信全體立法會議員均會做好民意代言人的角色,設法掌握民情,向特區政府出謀獻策,讓行政立法機關繼續展現良性互動,團結「一條心」,共同為香港市民謀福祉。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歡迎李家超將特首答問會「升級」。這個「升級版」的討論範疇廣泛,若僅90分鐘可能不足,期望在條件及時間許可的情況下,將互動交流答問會的時間延長,特別是現時的議員人數比過去更多,議員要爭取機會向李家超提問也不容易,故應考慮額外加時30分鐘,而舉行次數應視乎實際需要而定。
有助強化立法行政關係
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互動交流答問會有助議員與特首交流涉及香港的各項重大及宏觀性議題,增加雙方探討議題的靈活性,提高了議會討論政策的層次和質素,更有助強化立法行政關係,創造良政善治的條件。
對首次互動交流答問會將以「二十大及兩會精神」為主題,他表示,這主題不僅關乎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影響到香港社會的整體發展,以及港人的個人利益,故身為議員必定會廣泛收集各界意見,向政府出謀獻策。自己亦會多向市民講解立法會已討論的事項,讓大家切實感受到國家發展與香港的關係,明白香港整體的根本利益所在。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表示,香港近年的投訴文化盛行,議員過去可能提出了一堆問題,卻未有時間點出解決問題的關鍵為何,相信互動交流答問會的新安排可讓大家加深討論各項議題。
新民黨議員李梓敬表示,歡迎新機制加入讓行政長官諮詢議員意見的功能,亦讓議員可以更容易向特首表達意見和作出提問,讓立法會成為行政立法自由提問和交流意見的平台,提高議政效率。
商界(第二)議員廖長江表示,互動交流答問會與時並進,特別在「愛國者治港」原則、行政主導下,行政、立法機關理應是一個大團隊,定要多加互動,充分合作,相信有關安排可讓議員清楚政府所想,亦讓李家超聆聽議員就不同議題的具體看法。
選委界議員江玉歡表示,支持以新形式舉行的答問會,加強行政立法溝通,認為是件好事,並期望每次互動交流答問會可聚焦三四個議題,並加密舉行至每月1次。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透過發言人表示,同意行政長官提出舉行「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並會按照立法會《議事規則》規定,制定相關安排。多名立法會議員指出,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行政立法機關進入良性互動的新時代,他們相信互動交流答問會有助行政立法雙方通過互動交流,凝聚共識,為市民謀福祉。
梁君彥同意李家超指出,落實「愛國者治港」在共建香港方面可創造更大的力量和價值。繼去年7月提出前廳交流會,李家超進一步提出舉行互動交流答問會,反映他重視與議員雙向的溝通。他強調,所有立法會議員會做好民意代言人的角色,掌握民情,向政府出謀獻策,相信行政立法機關繼續良性互動,大家團結「一條心」,共同為香港市民謀福祉。
議員冀「加時」 問答更詳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形容,「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是行政長官答問大會的「升級」,預計涵蓋範圍及討論內容都會有所增加。她表示,立法會議員人數增加,議員不容易爭取到機會向特首提問和表達意見,期望當局將答問會時間再延長半小時。
立法會議員陳勇指出,過往行政長官答問會由於時間關係,每位議員最多只能提問一次,「想補充、想追問都唔得」,但「升級」後不但議員可以提問,特首亦能反問議員,形容「有來有往、有商有量」,集中大家的聰明才智。至於「二十大」主題,他指以往議員提問多關注地區,相信李家超上任以來多次出訪不同地區,亦是希望從國家層面、國際視野的「大框架」與議員一同討論香港未來走向。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自新一屆政府組成後,行政機關對立法機關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特首今次在前廳交流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完善,提出以互動交流答問會的形式出席立法會,符合現屆政府重視議會的作風,絕對是一脈相承。梁熙相信新的模式可以讓行政立法之間,可以就某一個議題有更深入的討論,更重要的是不再局限於一問一答,而可以讓討論進一步拓展及深入,絕對有助於讓行政立法之間加強溝通及互相了解,亦讓公眾更明白當局考慮時涉及的因素。
雙向交流為特首出謀獻策
立法會議員梁毓偉表示,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後,行政立法機關進入良性互動的新時代。現時的答問會只能「議員問、特首答」,升級版的互動交流答問會將打破單向模式,改為雙向交流,議員可以問問題,又可以直接向特首表達意見、出謀獻策,而特首除回答議員的提問,亦都可以提出問題諮詢議員意見。他認為新方式明顯更加靈活,有助行政立法雙方通過互動交流,凝聚共識,為市民謀福祉。 大公報記者龔學鳴

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今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王俊傑)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今日(10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讓未能親身到街站簽名的市民於5月10日至30日期間,透過網上簽名支持政府公布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感謝大聯盟連日來舉辦活動支持政府施政,尤其是各區義工不辭勞苦,頂着太陽和雨水,向市民介紹新方案的好處。他形容,完善地區治理關乎廣大市民的生活,鼓勵大家參與,共同消除亂的根源,鞏固治的基礎。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也感謝大聯盟近期在全港各區擺設街站,爭取大眾支持完善地區治理方案。他提到,區議會是整個地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方案有落實國家安全、「愛國者治港」和行政主導三個指導原則,議席組成包含委任、間選和直選方式,以及鄉事會的當然議員,相信能吸引更多有志服務社區的愛國愛港人士參與,同時區議會由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設有資格審查和履職監察等制度,有助確保議會高效運作。
香港青年聯會主席楊政龍表示,重塑區議會是繼實施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之後的重大改革,新方案將區議會去政治化,回歸成立原意,而他作為青年代表,會繼續號召更多青年朋友支持,增強香港「興」的動能。
香港菁英會主席凌俊傑指,大聯盟展現一呼百應的熱誠、團結一致的擔當,又形容香港正踏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推動區議會改革勢在必行,以更好地回應市民聲音,落實行政主導體制,展現香港社會的凝聚力。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黃錦輝表示,香港近年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經濟,當中重中之重是治安環境,因此,他呼籲會員和網上朋友參與簽名,支持方案,同時積極地參與日後的區議會選舉。
青年民建聯主席施永泰形容,新方案緣於現屆區議會各種亂象,例如,議辦門外張貼「藍絲與狗不得內進」的標語、區議員選舉後不見人等,相信完善制度後能使到區議會多元化、專業化,讓更多專業人士能參與地區工作。
工聯會青委會主任林偉江認為,新制度有助均衡參與,改善地區治理,希望未來有更大空間給予基層和在職青年朋友參與議會工作。
新民黨青委會主席周卓然稱,自己作為青年及投身社區多年的人士,很高興能出席是次網上簽名啟動禮。他形容,新方案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將區議會回歸基本,以民生優先,呼籲市民踴躍支持。
香港各界撐完善熱區治理大聯盟執行總指揮兼發言人陳勇提到,連日來天氣惡劣,影響市民簽名意願,而大聯盟早在成立開始,已計劃推動網上簽名行動,方便市民。陳勇笑言:「只要手機在手,就算未來紅雨、9號風球,市民都能在安全情況下隨時隨地簽名」。
對於簽名支持的重要性,陳勇解釋指,情況如同接種疫苗,抗擊新冠病毒;區議會曾經感染政治「病毒」,需要完善地區治理的處方,才能保障優質民主。
陳勇表示,正如特首李家超的110項KPI,大聯盟同樣以目標為本,希望收集到至少一百萬個簽名,呼籲市民踴躍參與,成為一百萬人的其中一員。他又透露,由於簽名活動仍在進行,目前難以匯報簽名數目,會待活動完成後適時向市民報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