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3日,港區人大來粵專題調研組進入最後一日,調研組與廣東省領導進行了專題調研情況交流會,參與會議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郭振華、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廣東省政府副省長劉紅兵、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部長朱文等領導。專題調研組由組長馬逢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及副組長吳秋北、陳勇等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組成。
馬逢國組長講到,港區人大代表團去年到粵西考察,時隔一年再來廣東,發現廣東省有了更大的進步,本次調研中,看到廣東省在兩地聯通、新能源開發、智能家電、醫療衞生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在參觀億航公司時,看到的低空飛行器可以為香港發展低空經濟帶來啟示。他提及自己從事文化工作,在參觀藝術中心時深受啟發,認為藝術館外觀設計現代,館藏豐富,講解詳細,是非常好的文化傳播平台。「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求香港打造中外文化中心,他希望未來粵港兩地多交流,共同說好中國以及中國香港故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提到,在本次調研中,廣東省又向各位代表展示了全省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未來希望兩地能在建設綠色環保循環再造產業鏈、加快河套地區的共同開發以及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深化合作。調研組副組長陳勇提到,在香港邁入新時代之際,未來要以結果為目標,深化粵港協同合作,特別是在推動無廢灣區、規則銜接、一車多關、加強13個專班方面加強合作。副組長吳秋北說到,本次調研一個要點就是加強粵港兩地的融合,因此希望兩地政府要積極主動加強對接,同時,兩地要精心規劃對於政策的施工謀劃,才能真正做到政策落地,民心相通。
其他港區人大代表也紛紛表達意見。粵港澳大灣區最主要的是機制對接,有代表表示是否可以考慮用自貿區的形式來解決不同機制的融合問題。同時,有代表也表示下一步要深入推進兩地行業資歷互認,推動行業的互聯互通。針對營商環境方面,代表們提出廣東省可以打造更多高端服務業,助力廣東製造業發展。同時,加強粵港在上市公司的合作,讓更多的廣東企業通過香港走向世界。在文化發展方面,有代表建議,要建立文化發展合作機制,如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博物館一卡通,以香港博物館為起點,製作大灣區博物館地圖,促進兩地市民文化的交流。同時,期望廣東省和香港能夠多進行聯合展覽、藝術研討等,將同根同源的嶺南文化推向世界。有的代表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言獻策,如推動數據過河以及利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打造新的國際標準。也有代表提出要用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如推出私募通等。
在推動醫療共融方面,有代表提出醫療自由行的提議,可以將兩地的醫療福利互聯互通,方便香港居民在內地養老;有代表針對中醫藥發展提出建立中醫藥的灣區標準,粵港協手共同邁向國際。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代表建議香港開設更多AI等算法高等教育課程培養人才,並藉助國際聯繫地位增加算料。同時,大灣區內的企業可以藉助香港職業院校和高等院校的優質資源,培養專業人才,資歷互認,如實驗室可以和香港5所100強大學合作加強研發能力。尤其在智造和氫能的發展上,利用香港的教育科研優勢,為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注入動力。

左圖:廣州第四資源熱力電廠主要負責廣州番禺、南沙兩區的垃圾處理工作。右圖:調研組昨到廣州第四資源熱力電廠,了解處理城市固體廢物情況。\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港區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昨日參觀了廣州第四資源熱力電廠,了解垃圾焚化技術,以及廣州處理城市固體廢物方面的工作,與資源優化利用情況。多名代表表示,廣州的垃圾處理經驗給予香港很好的借鑒,特區政府要實現變廢為寶,必須首先在全社會普及環保意識。\大公報記者 義昊廣州報道
廣州第四資源熱力電廠位於南沙區大崗鎮,佔地面積9.44萬平方米,於2018年5月正式投產運營,主要負責廣州番禺、南沙兩區的垃圾處理工作。調研組參觀了卸料大廳、中央控制室等區域,並通過流程圖、宣教片等了解垃圾焚化技術。垃圾回收車進入卸料大廳後便將垃圾倒入收集區,再由巨大的機械手臂進行整理及完成後續工作,現場並無其他工作人員,且空間開闊明亮,沒有任何異味。
籲特區盡快研建焚化設施
工作人員介紹,第四資源熱力電廠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配備三台750噸/日往復式爐排垃圾焚燒爐和兩台25MW凝氣式汽輪發電機組,採用全球領先的工藝,實現零排放和資源回收利用。在這裏垃圾既可以用來發電,分解產生的廢料也會被製作成路磚用於人行道地磚鋪設,實現了區內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南沙有關處理固體廢物的經驗非常值得香港學習,香港現在也面臨着處理固體廢物的緊迫性,而香港的垃圾處理方式仍然以堆填為主,她呼籲特區政府盡快研究建設焚化設施,並研究將垃圾變廢為寶,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她希望整個大灣區從構建「無廢灣區」的角度出發統籌發展,令不同城市都可以形成循環再造產業鏈,轉廢為能,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首要在社會普及環保意識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曼琪關注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區內人口眾多,每日產生垃圾數量龐大,園區自行完成分類幾乎不可能,因此大部分分類工作都是由市民自發提前做好,而政府也沒有規定需要使用指定垃圾袋。「這次參觀反映了在做好環保方面,市民的主動參與十分重要,需要每一位市民自覺樹立環保意識。」陳曼琪指出,廣州處理垃圾的經驗給了香港很好的啟發,她相信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已經讓本港市民明白了資源回收的重要性,希望特區政府總結經驗,未來通過不同方法積極向市民普及環保理念。
調研組當日還前往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服務中心,工聯會在服務中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創業就業支援服務。調研組還參觀了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建築灣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了解載人無人機發展和裝配式建築的應用。
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帆表示,國家在無人機發展上領先全球,發展低空經濟航運有很大優勢。香港曾經也出現過市民行山迷路,通過無人機尋找他們位置,最後救援成功的事情。推動無人機發展與低空經濟已經是內地和香港都認可的共識,相信隨着科技發展,無人機成本也會降低,屆時市民也能無負擔輕鬆使用。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表示,今次調研參觀了不少內地創科企業,可以反映國家如今十分重視創科發展。希望未來有更多香港年輕人參與到國家的科技發展中,令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圖: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來穗專題調研座談會昨日上午在廣州南沙舉行。\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義昊廣州報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來穗專題調研座談會昨日上午在廣州南沙舉行,多名代表圍繞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建立灣區標準提出建議,希望通過三地政府合作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座談會由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衍詩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一直是國家的發展重點,其中高質量人才的發展是整個大灣區共同關注的議題。她建議參考內地「專升本」的模式,允許在香港就讀副學士學位的學生畢業後能在內地升讀本科,拓展他們的發展道路。另外,她希望參考法律界在大灣區的執業經驗,推出針對其他專業人士的資格認證機制,令他們也有機會在大灣區發展交流。
粵港澳合作共享紅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梁美芬表示,如果香港與內地可以打通破產的規則銜接,外國公司或在產業重組過程中尋求內地發展的機會,內地企業在「走出去」或進行企業重組時也都可以在一個更安心的法律環境下進行,有助於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都可以能夠有更大的專業服務的空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表示,當前粵港兩地律師在溝通時需要線下傳輸文件,由於涉及跨境影響了效率。她建議結合電子送達與公告送達等特點,研究建立官方認可的內地香港線上傳輸司法文書的電子公告平台,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程序公平正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沈豪傑表示,為增強執業人員對普通法理解的準確性,可以從增加法律專家人數以及加強普通法審判能力兩方面入手。他建議大灣區法院司法人員可以考慮聘用香港的退休的法官,或是以暫委法官的形式聘任香港的律師,從而提升在普通法方面的審判能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英豪表示,當前知識產權在香港法律體系中已有一系列法例,如果粵港澳三地形成統一支持產權註冊及執行機制,對於創科行業發展以及國家科技實力的提升將大有幫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永嘉認為,國際調解院總部即將落戶香港,希望大灣區內地城市與香港開展適度合作,探討灣區其他城市設立國際調解院分院,共享紅利。

香港文匯報訊 2024年6月2日,港區人大廣東專題調研組繼續調研行程。專題調研組由組長馬逢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及副組長吳秋北、陳勇等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組成,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以及佛山市有關領導陪同。
今日調研組一行人來到佛山,首先在嶺南天地了解嶺南文化。嶺南天地的祖廟東華里片區改造工程專案是廣東省最大、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舊城改造工程專案。該片區內共有22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祖廟和東華里兩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簡氏別墅和文會里嫁娶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18個為市級文保單位。香港瑞安集團公司於2008年2月28日啟動「佛山嶺南天地」工程,率先打造嶺南天地核心步行街,街區在2013年建成並對外開放。佛山嶺南天地將傳承嶺南歷史文化風貌與城市脈絡,運用現代化的手法保育和改造片區內22幢文物建築及眾多優秀歷史建築。
陳振英代表在參觀完後表示,嶺南天地是一個讓文物保護和傳承可持續發展的典範項目,既能以現代化方式保育和改造歷史建築,其豐富多樣的商業文化元素亦可吸引各類人士到訪,歷史風貌可更廣泛地接觸民眾。黃冰芬代表表示,今日有瑞安集團羅康瑞主席親自陪同人大團參觀。她認為這里的嶺南婚嫁習俗甚有特色,成為了許多年輕人舉行婚禮的場所,董事長也會專程來為新人證婚,非常特別。
接著,代表們來到季華實驗室。季華實驗室原為先進製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是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省實驗室之一,由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擔任首任理事長、主任。季華實驗室部署了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半導體技術與裝備、高端醫療裝備、新型顯示裝備、先進遙感裝備、增材製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微納製造等八個研究方向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大功率微波電源與射頻電源已產業化並替代美國進口產品,已發射全球首個100公斤0.5米解析度的光學成像衛星「佛山一號」。實驗室成果轉化卓有成效,已孵化了佛儀科技、季華恒燁等18家科技型企業。楊德斌代表表示,今天參觀了季華實驗室,瞭解了他們的研究重點方向,不僅在精密製造和材料工程上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同時在一些創新領域也有很多新嘗試。他對不用充氣的車輪特別感興趣,這個新材料應用可以顛覆現在所有車輛的輪胎,很有商業前景。實驗室也對外開放科研設備,可為香港和大灣區在材料工程及精密製造方面提供資源共用。他建議未來在大灣區各重點實驗室都可以共用精密儀器,為科研單位提供服務,也更有經濟效益。
一行人隨後來到美的集團調研先進製造業發展情況。美的集團在2023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278位,連續8年斷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經過54年發展,美的集團已成為一家集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數位化創新五大板塊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集團。過去5年投入研發資金近600億,在全球擁有33個研發中心和40個主要生產基地,產品及服務惠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5億用戶,形成美的、小天鵝、東芝、華淩、布穀、COLMO、Clivet、Eureka庫卡、GMCC、威靈、菱王電梯、萬東醫療在內的多品牌組合。李應生代表感嘆祖國的科技一日千里,美的由一間家庭電器生產商,發展到今時今日的跨國集團,有自己專業的研發團隊和研發中心,它已經在默默地堅毅耕耘中超越了很多歐美國家企業。美的現在不單只將高科技轉化為民間實用的家電產品,更朝向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械人與自動化的大型重工、醫療器械製造等領域發展多元化企業,不斷為人民福祉而努力打拼,我們必須環繞以習主席為核心領導,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下午,調研組來到仙湖實驗室調研佛山氫能產業發展情況。佛山仙湖實驗室是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省實驗室,聚焦氫能和氫氨融合新能源領域關鍵材料與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實驗室一期建設建成一流水平的支撐原創性研究和核心技術研發的七大支撐平台、八個研發中心,建有廣東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院士為核心、國家級高端人才為骨幹的科研人才隊伍。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實現產業化,通過打造氫能和氫氨融合新能源領域關鍵材料和運輸裝備及高溫工業碳中和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面向零碳交通運輸裝備和零碳高溫製造業等領域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促進佛山和廣東高溫陶瓷工業「雙碳」達標,有力支撐國家「雙碳」戰略。陳仲尼代表表示,通過季華實驗室和仙湖實驗室,看到佛山市政府非常重視科研發展,投放大量資金與資源在不同領域的科技研發,這很明顯就是國家現時推廣的新質生產力,從而將我們各種產業升級轉型,支撐未來科技世界的高質量發展。他希望實驗室未來可以和香港一些大學合作,現時已有理工大學,未來都希望能夠和科技大學的人工智能、機械人、生物醫藥、大數據等領域合作,這樣實驗室可以利用香港比較優秀的科研技術研發,進行成果轉化,最後覆蓋整個大灣區。

左图:调研组到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人工智能、人形机械人企业的发展情况。\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右图:调研组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参观,了解最新建设情况。\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港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昨日继续在广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当日前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了解合作区建设情况。
前海合作区是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发展日新月异,多名代表惊叹“深圳效率”,建议两地要更积极合作,发挥协同效用,扩大发展空间,实现双赢。\大公报记者 义昊深圳报道
调研组昨日首先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了解合作区建设情况。工作人员介绍,合作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45万平方米,目前已筹集科研空间逾100万平方米,未来还将增加逾33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
调研组下午来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合作区是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两大定位。
今年4月18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消息,明确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将予以免征;将前海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域,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香港同胞到前海就业、创业。
冀河套区采“港资港法港仲裁”
身兼元朗区区议员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沈豪杰表示,见到深圳在福田保税区的基础上已经将河套地区发展得初具规模,并快速转化为科研空间,香港一侧目前开发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剩下的土地仍然处于规划状态,而前海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令大家都感到十分心急。“慢进也是退”,他认为,深圳经验值得学习,两地应积极开展合作,发挥协同效用,香港应以己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以早日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梁美芬指出,香港实行的普通法是国家对外的法律桥梁,自己一直希望整个大湾区共享香港的普通法品牌,允许外商或公司签署协议时选择适用香港法例解决争议。目前,前海已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希望未来河套区也可以落实香港安排。她相信这样会令香港与内地实现双赢,届时,内地律师可以与香港律师合作,在海外推广生意,而外国商户也可以借助这一安排更好开发内地市场。
调研组当日还分别到访优必选科技公司考察人型机器人最新发展,以及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无人机、航空影像企业发展。在优必选科技公司,他们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熊猫机器人进行互动,并观看其表演打太极、移动至雪柜拿可乐等动作。现场掌声连连,欢声笑语不断。在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了解了大疆近年来推出的不同类型无人机。当得知无人机产品已被广泛运用在农业、消防、野生动物保护等行业领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徐莉惊叹不已。她向记者表示,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大规模使用是国家发展的红利,这些更新换代的无人机背后,反映的正是国家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