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網上簽名撐區議會改革 大聯盟期望收集一百萬個支持簽名
2023-05-10
辦網上簽名撐區議會改革 大聯盟期望收集一百萬個支持簽名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今日(10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讓未能到街站簽名的市民由今日起至本月30日期間,透過網上簽名支持政府上周公布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大聯盟執行總指揮、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期望,能收集一百萬個市民簽名。

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網上簽名啟動禮,陳勇(中)期望可收集到一百萬個支持簽名(工聯會FB圖片)
梁宏正(右二)期望改革後的區議會,可吸引更多愛國愛港人士出任區議員(工聯會FB圖片)

出席活動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感謝各區義工頂着太陽和雨水,向市民介紹新方案的好處。他形容,完善地區治理關乎廣大市民的生活,鼓勵大家參與,共同消除亂的根源,鞏固治的基礎。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也指,大聯盟近期在全港各區擺設街站,爭取大眾支持完善地區治理方案。他強調,區議會是整個地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方案有落實國家安全、「愛國者治港」和行政主導三個指導原則,議席組成包含委任、地區「三會」選舉和直選,及鄉事會當然議員,相信能吸引更多有志服務社區的愛國愛港人士參與,同時區議會由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設有資格審查和履職監察等制度,有助確保議會高效運作。

原文網址: 辦網上簽名撐區議會改革 大聯盟期望收集一百萬個支持簽名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654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團體發起網上簽名撐區議會改革 盼百萬計市民參與
2023-05-10

政府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多個團體聯合成立「香港各區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大聯盟10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出席人士包括港區人大代表、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各區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執行總指揮兼發言人陳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常任秘書長傅小慧,立法會議員黃錦輝等。 

區議會改革|團體發起網上簽名 盼參與市民以百萬計

大聯盟形容完善地區治理方案,才可保障優質民主 。

批過往制度被「搞壞咗」 

陳勇表示大聯盟的網上簽名不但可簡單進行簽署,私隱亦可得到保障,更可確保簽名人數的準確性。他表示今次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目標是合法,指區議會本是為非政權性的,為政府提供意見,更以子女搶奪父母物業業權作比喻。他又指以往區議會受政治病毒感染,形容被「搞壞咗」,幸而落實《港區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才重回正軌。他強調香港需排除病毒,社會才可以做到「長治久安」,呼籲市民進行網上簽署,以展示團結及正能量,守護香港。他又表示如青年希望從政,香港有不同崗位從政,如參加「三會」,更可以跨界別從政,重申完善地區治理方案,才可保障優質民主。 

區議會改革|團體發起網上簽名 盼參與市民以百萬計

市民即日起可到大聯盟的網站進行簽名。

被問及大聯盟簽名的目標,陳勇希望以一百萬為單位,期望可以達到目標,他指每人的簽名都是必須的,否則如同投票時,稱支持參選者但不投票支持一般。 

區議會改革|團體發起網上簽名 盼參與市民以百萬計

梁宏正表示區議會是完善地區治理整合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梁宏正表示區議會是完善地區治理整合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根據《基本法》97條,區議會的定位為非政權性的行政組織。重申區議會不可成為「鼓吹『黑暴』的平台」,需要在制度上撥亂反正,回歸《基本法》初心,他又指出3個原則均在今次草案落實,包括國家安全放在首位、愛國者治港全面落實及行政主導。今次完善地區治理將優化區議會的職能,如引入資格審查制度及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以確保參加人士擁護《基本法》,加強問責性並持續監察區議員表現,「三會」將產生協同效應,吸引不同人士服務市民。 

區議會改革|團體發起網上簽名 盼參與市民以百萬計

陳勇期望簽名有數以百萬計市民參加。

胡健民指出完善地區治理後可以更及時適切回應市民訴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符合社會利益,加上完善後的區議會有豐富的晉身溝道,相信區議會的組成會更加多元化、專業化及五光十色。希望各界深入了解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積極參與網上簽名。 

區議會改革|團體發起網上簽名 盼參與市民以百萬計

陳勇又批評原來的區議會被「搞壞咗」。

市民由即日起可以在網上進行簽署,參加簽名人士只須在網站上填寫姓名、身分證號碼首4位數字及驗證碼即可進行簽署。 

區議會改革|團體發起網上簽名 盼參與市民以百萬計

「香港各區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發起支持區議會改革的網上簽名。

撐區改大聯盟發起網上簽名 籲市民支持展示守護香港正能量
2023-05-10

「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今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

【橙訊】政府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引起廣泛關注,由多個團體聯合成立的「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今日舉行網上簽名啟動禮。

即日起,市民可以在網上進行簽署,參加簽名人士只須在網站上填寫姓名、身分證號碼首四位數字及驗證碼即可進行簽署。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各區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執行總指揮兼發言人陳勇表示,大聯盟的網上簽名不但可簡單進行簽署,私隱亦可得到保障,更可確保簽名人數的準確性。

他指出,今次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目標是合法,區議會原本屬非政權性組織,以往區議會受政治病毒感染,形容被「搞壞咗」,幸而落實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才重回正軌,調香港需排除病毒,社會才可以做到「長治久安」,呼籲市民進行網上簽署,以展示團結及正能量,守護香港。

陳勇呼籲市民踴躍參與網上簽名活動。

問及大聯盟簽名的目標,陳勇希望以一百萬為單位,期望可以達到目標,他指每人的簽名都是必須的,否則如同投票時,稱支持參選者但不投票支持一樣。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表示,區議會是完善地區治理整合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根據基本法第97條,區議會的定位為非政權性的行政組織。重申區議會不可成為「鼓吹『黑暴』的平台」,需要在制度上撥亂反正,回歸基本法初心。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稱,出完善地區治理後可以更及時適切回應市民訴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符合社會利益,加上完善後的區議會有豐富的晉身溝道,相信區議會的組成會更加多元化、專業化及五光十色。希望各界深入了解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積極參與網上簽名。 

圖:星島

新聞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news/1180483/%E6%92%90%E5%8D%80%E6%94%B9%E5%A4%A7%E8%81%AF%E7%9B%9F%E7%99%BC%E8%B5%B7%E7%B6%B2%E4%B8%8A%E7%B0%BD%E5%90%8D%E3%80%80%E7%B1%B2%E5%B8%82%E6%B0%91%E6%94%AF%E6%8C%81%E5%B1%95%E7%A4%BA%E5%AE%88%E8%AD%B7%E9%A6%99%E6%B8%AF%E6%AD%A3%E8%83%BD%E9%87%8F.jhtml
新聞来源: 橙新聞
著作權歸橙新聞平台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橙新聞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民建聯去函人大常委及中聯辦倡高鐵「港鐵化」 落實「一小時生活圈」
2023-05-10
民建聯去內地當局建議落實高鐵「港鐵化」。何嘉敏攝
民建聯去內地當局建議落實高鐵「港鐵化」。何嘉敏攝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聯同副主席陳勇、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見記者,交代高鐵「港鐵化」的最新進展。李慧琼表示,民建聯分別致函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及中聯辦,提出高鐵「港鐵化」建議,並希望約見兩間相關鐵路公司。 

李慧琼續指,民建聯亦有向民輸及物流局和港鐵表達相關要求,希望他們積極跟進;她認為,真正的「一小時生活圈」需要多方面讓市民更方便地到達內地。 

陳恒鑌指,民建聯透過人大及政協向內地提出建議,希望有關建議盡快落實,暑假期間有不少學生回內地,他期望在今個暑假落實。他又說,高鐵地鐵化對港島及九龍的市民特別有利,因為在市區已經有關口直接到內地。 

陳恒鑌指暑假期間有不少學生回內地,期望高鐵「港鐵化」建在今個暑假落實。
陳恒鑌指暑假期間有不少學生回內地,期望高鐵「港鐵化」建在今個暑假落實。
民建聯指高鐵「港鐵化」能達「一小時生活圈」需要。資料圖片
民建聯指高鐵「港鐵化」能達「一小時生活圈」需要。資料圖片

陳勇說,期望民建聯發出的函件能盡快得到相關部門回覆,建議可以讓香港與大灣區不只達致「一小時生活圈」,更可以是半小時、二十分鐘,可促進香港經濟復甦。 

記者:何嘉敏 

【高鐵】民建聯就爭取高鐵「地鐵化」去信人大常委會 期望7月前有好消息
2023-05-10

左至右:陳恆鑌、陳勇、李慧琼。(民建聯直播截圖)

▲ 左至右:陳恆鑌、陳勇、李慧琼。(民建聯直播截圖)

民建聯主席、人大常委李慧琼今日表示,民建聯就爭取落實高鐵短途「地鐵化」,去信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和中聯辦。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恆期望,7月前可以有消息公布,以便利學生暑假回內地。

陳恆鑌今日表示,民建聯正爭取落實高鐵短途「地鐵化」,即市民只要買到往廣州或深圳的高鐵票,看到任何一班以廣州或深圳為終點的高鐵,都可以上車,讓市民有更大彈性,可以發揮高鐵最大效益。他期望,在7月前會有消息公布,因很多學生暑假都要回內地。

民建聯副主席、人大代表陳勇表示,現時高鐵要預先買飛,期望在落實「地鐵化」後,市民可即場八達通買票。

李慧琼稱,初步希望先落實以廣州或深圳為終點高鐵的「地鐵化」,未來若順利可進一步擴展。

李慧琼表示,就落實高鐵短途「地鐵化」建議,民建聯5月4日致函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去中央部委爭取落實有關建議;亦去信中聯辦,希望約見2間有關的鐵路公司。除了去信中央部委,她表示,也曾向港鐵和運輸局表達有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