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舉辦金庸相關展覽 陳勇倡香港發揚武俠文化吸引旅客
2024-06-17
  • 陳勇建議香港可以發揚武俠文化吸引旅客。(陳感恩攝)
     
    陳勇建議香港可以發揚武俠文化吸引旅客。(陳感恩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說,澳門正活化舊區,期望轉為旅遊資源,當中提及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服裝以及《神鵰俠侶》的角色在媽閣塘片區出現,對香港是很大的鼓舞和刺激。他建議香港可以發揚武俠文化吸引旅客。

對於兩地均發揚武俠文化,香港有何優勢,陳勇回應說,各地追溯武俠源頭便會想起香港,發揚這項文化是共同發展,水漲船高。

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說,《鹿鼎記》的英文版本在國際也受到關注,建議可以好好善用這些無形資產,如舉辦各種活動及相關展覽,向外界介紹這些文化。

另外,機場因事故而一度影響飛機升降,他建議相關部門盡快查清原因,及時向公眾公布,強調跑道的安全性與香港國際航空中心地位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父親節|夥太太大耍「八段錦」 鄧炳強︰以另類方式慶祝有意義
2024-06-16
父親節|夥太太大耍「八段錦」 鄧炳強︰以另類方式慶祝有意義
撰文:李宇婷
出版:更新:

今日(16日)是父親節,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夥太太練八段錦,笑說以另類方式慶祝父親節有意義,同時宣揚家庭運動養生的訊息,並祝大家節日盡享家庭樂。

鄧炳強(前排右二)練八段錦。(李宇婷攝)
鄧炳強(前排右二)練八段錦。(李宇婷攝)

民建聯副主席陳勇、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聯同身兼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永光,邀約鄧炳強出席「父親節—爸爸養生之道」活動,期間聯同鄧炳強大耍健身氣功「八段錦」,現場亦有一眾市民參與,場面熱鬧。

陳勇練習前說,家中要有強大的爸爸於是請到鄧炳強,因他名字有個「強」字;陳又表示,爸爸的EQ要高,於是請到英文名為Elizabeth Quat(EQ)的葛珮帆;陳又指,爸爸要以光芒照住家,要有陽光的支持,於是請來名字有「光」的陳永光;而父親亦要夠勇,陳解就說他亦要出席活動。

 

葛珮帆則提到,民建聯關心男士在家庭的和諧生活,支持彈性和友善工作環境,另外肺癌是男士頭號殺手,正爭取有全城普查,又希望男士勤加練習八段錦。

練習後,一行人向市民派養生湯包。

原文網址: 父親節|夥太太大耍「八段錦」 鄧炳強︰以另類方式慶祝有意義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2928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社區點論壇|深化大灣區合作 議員強調基建先行很重要
2024-06-14

【點新聞報道】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在灣區的發展大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區點論壇6月13日由立法會議員陳勇主持,邀請多位議員共同討論了香港如何深化大灣區合作,在創科賦能方面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並從中發展自身。

陳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大量高新技術產業、有實力雄厚的傳統製造業,為先進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奠定了基礎,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工業互聯網、新一代資訊技術等行業,都有望在大灣區率先實現突破和產業化應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公布5年,港區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早前到廣東省調研,了解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的最新動態。他早前亦作為港區人大代表與交流團前往灣區考察調研,參觀了大疆無人機、機器人、航天載人器等創科項目;前海、河套、南沙等粵港合作發展區域;參觀可供港人就醫的內地專科醫院;參觀了解MIC裝配式建築等一系列灣區的發展項目,感受到了灣區發展速度與廣度。

關於創新科技,西貢區議員李家良表示,許多內地遊客會到西貢遊玩,西貢跟大灣區的關係都很密切。現時內地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特區政府在這一方面的支持性的發展政策卻比較少,相反早前還推出了針對無人機飛行的限制性政策。但科技始終要實驗才能創新發展,形成產業化。他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在香港某些地區設定試點,在該地區內放寬相關政策,嘗試發展「低空經濟」,推動香港新質生產力發展。

離島區議員周元谷提到離島區就在港珠澳大橋下,有很大潛力發展「橋底經濟」,加上屯赤隧道通車,離島區與深圳關係亦十分密切。在他看來,香港深化與內地合作的關鍵是流動暢通的問題,只要確保港深園區人流暢通、物資的流動、以及創新鏈融合,人才就會自然而然的前往創新創業,兩地青年也能更好的融入灣區發展大局,創一番事業。

港區人大代表黃冰芬表示,此次去大灣區參觀,她切身感受到灣區尤其是深圳發展速度的迅捷,以及大灣區發展的良好態勢和活力,為她在香港發展落馬洲河套區域的方向得到啟發。大灣區有四大戰略平台,包括橫琴、南沙、前海、河套,其中香港與河套的合作最為密切,這也讓河套區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着力點。黃冰芬指出,現時科技的創新日新月異,基建先行,建設要提速提效。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河套區匯聚兩地人才,落實一些便利人才流通的措施,是吸引人才落地的關鍵。此外,在園區的管理上也需要優勢互補,河套區內有很多獨角獸企業和初創企業,建設孵化支援平台,開放實驗室共用研發資源,提供牽線搭橋的服務,輔助優質初創企業發展,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河套區的協同效應。

大埔區議員麥成灝分享了自己創科的經歷,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發展科技園區,交通便利和人才流通十分重要。他指出,發展河套區,匯集培養人才是關鍵。而只有先做好港深兩地的交通配套,才能吸引人才落地發展。同時他提出可以聯通河套區的創科園區與科技園,讓河套區的創科發展不僅有助香港本地科技產業發展,亦加速香港與大灣區創科的合作,惠及兩地。

西貢區議員陳志豪較多參與兩地交流,他在交流中發現大灣區許多應用並不是很高新的科技產品或服務,但應用的創意卻很值得香港學習。他指出,香港有很好的國際平台,在融資集資的工作,展示創科成果,人才培養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可惜市場卻不夠大,而大灣區擁有更便利的法制和市場環境,兩者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沙田區議員鄧肇峰表示,城市往往在引入人才資本後,才按其要求鋪設交通網路設施,不僅浪費時間,配套也難以完善,所以基建先行是很必要的。此外,整個創新生態系統的建立也是不可或缺的。他提到,2020年有企業想在香港推廣氫能交通工具,但由於香港欠缺氫能交通工具牌照的法例,最後並未實現。如果政府推出政策支持鼓勵,並與業界通力合作,香港科創便能發展得更好更快。

北部都會區計劃至今已經超過兩年,將為本港帶來無限發展機遇。北區區議員潘孝汶認為,法規、基建、人才要先行。他指出,氫能站在創科風口非常有前景,但由於香港的法規對於批出相關安全牌照或是加氫站的欠缺,令香港的氫能發展落後三年,法規與創科的進度息息相關。其次,鐵路等對於創科發展的硬件設施規劃發展非常重要,只有基建到位才能吸引人才。此外,香港在市場主導的原則下,長周期回報的科創很難發展,加上多數的本地科創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整個環境難以培育或吸引創科人才。所以只有做好法規、基建、人才這三個要素,才能「多快好」的發展創科產業。

(點新聞記者鄭洢林報道)

新聞鏈接:
《社區點論壇|深化大灣區合作 議員強調基建先行很重要》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6/14/AP666b2170e4b096780aa7c283.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

建言獻策 推動旅業高質量發展
2024-06-14

  圖:旅發局正開展將傳統文化和非遺元素與旅遊聯繫起來的工作。圖為長洲太平清醮「飄色會景巡遊」。

  Q: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建議將洪水橋前海鐵路和機鐵駁通,打造「機場快線2.0」,吸引大灣區旅客經鐵路來港前往國際機場搭乘航班。

  A:李家超:本港機場優勢明顯,政府將繼續認真研究以機場吸引旅客的可行性,希望所有任督二脈可以駁通,亦非常感謝每一位共建香港的決心,和每一位政府官員是一樣的。

  Q: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鄧飛: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如文體旅局、教育局等,能與內地有關部門對接,安排內地學生來港參觀交流,合作舉辦各類考察遊學活動,相信無論在東西方文化匯聚或紅色旅遊景點的發展空間都十分大。

  A:李家超: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項目,支持內地學生赴港研學旅行,相關研學一定是互利共贏,除了交流外,更令內地學生深入認識了解香港,日後可能成為本港人才。投資又有,工作都有可能,所以一定是好。

  Q: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建議推動發展「藍綠紅金古」五光十色的多元文旅融合旅遊,包括以抗戰歷史為主線的紅色旅遊、以海洋或離島環境為主題的藍色旅遊、金融發展、黃金購買等金石之旅等特色旅遊路線,推動經濟發展。

  A:李家超:本港發展旅遊最重要是業界、行業操作者及旅遊從業員等。政府是搭台和做劇本,演員往往陣容龐大,個個去參與!政府會推動旅遊創造人氣,會抱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不斷提升香港的旅遊資源和配套。

  Q: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不少城市推出沉浸式主題旅遊,提升旅客的趣味,作為旅遊市場的「新寵」,政府會否考慮在西九龍文化區推行特色沉浸式演出?

  A:李家超:政府有探索相關概念,亦跟業界討論過,但實際的可行性,仍有問題要克服。理念非常好,但要製作得好很考驗智慧,政策層面會支持,希望最後生產更多活活潑潑的成果。

海外旅業代表指香港可發展現有旅遊資源 議員倡設電影主題園區
2024-06-13

疫情之後吸引旅客重返香港成一大議題,本港近日不斷舉行盛事吸客,當局早前亦透露,計劃保留和展出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的部分道具供遊客打卡。有議員建議,設立以電影為主題的旅遊園區,並關注香港電影產業發展。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劉震表示,願考慮任何推動電影發展的方案,同時帶動旅遊業。有海外旅遊業界認為,香港現存不少旅遊資源,如大嶼山等行山勝地、各大具文化歷史的祠廟,只要加以宣傳,其實無處不是客。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大受歡迎,香港票房逾1億元,內地更是上演17日衝破5億元,粉絲若能「置身」九龍城寨有一定吸引力,政府擬作相關展覽供粉絲參觀打卡。民建聯鄭泳舜昨以該片為例,就推動電影產業發展於立法會提出質詢;更倡議當局善用電影發展基金,設立以電影為主題的旅遊園區。劉震回應指,如業界有不同構想可與政府討論,政府願意考慮不同推動電影發展的方案,「藉電影帶動旅遊,藉旅遊帶動電影」。

劉震又指,當局現有「電影發展基金」支助本地電影人,基金至今資助百多部電影,創造超過3,500個工作機會,政府會因應電影業界的發展需要,不時檢視基金運作及資助範疇,並繼續主動接觸業界,以便考慮優化機制;另會考慮如何吸引更多國際電影製作團隊,在香港拍攝電影,包括提供一站式服務及優惠政策。

民建聯陳勇則建議由文體旅局統籌發展「紅色旅遊」,包括整合民間抗戰地點行程等。劉震指,局方的工作繁重,如需要統籌旅遊路線會有優次的考慮,但願意與其他政策局合力發展不同主題的旅遊。

香港祠廟吸引泰國人

社會各界正集思廣益,思考全新景點,亦有海外旅遊業界認為香港已有不少旅遊資源。將於今起在香港國際旅展(ITE),推廣泰國旅遊的泰國政府旅遊局市場推廣主任鍾韻娜指,香港祠廟十分吸引泰國人,今年上半年泰國旅客訪港人次按年升300%,當中七成是來港拜神;「泰國人會來港5日,一次過拜9個廟」,參拜9座祠廟有好運意思。

她解釋,泰國人看風水,香港位處泰國東北方,更信來港可帶來好運,而為祠廟掃地亦有「掃走自己衰運」的意思。鍾韻娜建議香港應大力推廣傳統文化及習俗,以及如風水、八字等玄學,相信可吸引不少泰國人來港。

同樣於展覽設有展位,推廣日本長崎縣的AAJ Hong Kong常務董事周碧嘉就認為,推廣行山路線和自然景色是吸客的方向之一,因世界各地有不少行山愛好者,願坐飛機到訪不同山脈。她提到長崎市中心三邊被山景環繞,呈現獨特的景致;且縣內有如五島列島、對馬島的離島;而香港則擁有獅子山、大嶼山等行山勝地,只須加以推廣,便可吸引世界各地行山客。

香港國際旅展今舉行

香港國際旅展今日起一連4日在灣仔會展舉行,首2日只限預先登記的業界人士參加,之後2日開放予公眾,票價25至70元。場內雲集約500家參展商,提供超過60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資訊和優惠,如「永安旅遊」推出泰國自由行套票優惠、「 熊貓行」非洲旅遊資訊服務等。大會料活動可吸引逾70,000人次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