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隊首現終止營運 周永勤「退隊」 稱未獲議席無資源幫補
2024-01-09

18區關愛隊去年正式「埋班」後,首次有承辦團體終止營運關愛隊。服務範圍涵蓋天水圍天瑞邨和天華邨的元朗區瑞華關愛隊,承辦團體元朗民生服務處上月下旬通知民政事務總署不繼續承辦關愛隊,署方現已安排鄰近小區的關愛隊,為瑞華關愛隊內的居民提供所需服務。據民政署關愛隊網站,瑞華小區的服務目前由毗鄰的瑞愛關愛隊兼任。

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本報指,將盡快遴選新的承辦團體,承辦瑞華關愛隊的工作,又指未收到其他承辦團體退出的個案。瑞華小區關愛隊隊長兼元朗前區議員周永勤昨向傳媒表示,因沒有取得足夠提名參選和未獲政府委任,未能重返區議會,繼而沒有足夠資源幫補關愛隊開支,又形容決定是「被退休」和他的無聲抗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每隊關愛隊現時都要自行籌募經費和動員義工服務社區,理解有團體會對此感到困難,亦反映政府應增撥資源,坦言現有資源「想達到照顧好社區嘅KPI都唔夠」。他建議政府可參考現時對服務單一屋邨的非政府組織工作隊,或社區老人、青年中心資助水平增撥資源,不同需要關愛隊協助的政府部門,也可考慮從開支預算撥出一部分供隊伍營運,另指日後如有關愛隊遇到困難,「同區其他關愛隊咪互相關愛。」

有承辦團體退出營運關愛隊 各界:服務社區「講心不講金」
2024-01-09

【點新聞報道】最近,有關愛隊承辦團體宣布退出,外界關注關愛隊服務以至互補問題。點新聞訪問社會各界,普遍人認為服務社區是義務工作,不應同利益掛勾。

陳勇指出,成立關愛隊旨在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點新聞資料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陳勇指出,成立關愛隊旨在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關愛隊盼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憂,面對颱風、暴雨、寒冬等天災,關愛隊成員及時出動、務實行動,為街坊送去溫暖。他續指,年近歲晚,樂見各區關愛隊已密鑼緊鼓籌備各項社區活動,包括上門探訪居民,尤其為獨居及雙老長者送上節日祝福和關愛。陳勇重申,隨着特區政府全面落實完善地理治理體系,推動地區治理更有效運作,全面配合好民政事務處及區議會的工作。

楊永杰表示,關愛隊的成立目的是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點新聞資料圖)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表示,關愛隊的成立目的是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因此,參與關愛隊最重要是服務社區,「講心不講金」。他表示,自己即使無法擔任區議員,也會繼續堅守崗位,相信大部分關愛隊成員都一樣,是以服務市民為初心。他認為,相關社區已有機構暫時負責,相信不會影響關愛隊的服務,當局很快會按程序招募承辦機構。

沈豪傑認為,有了關愛隊之後,區議員能專注擔任諮詢角色,關愛隊與區議員各施其職,相互配合。(點新聞資料圖)
港區人大代表、元朗區議員沈豪傑憶述香港過去的地區治理存在短板,問題於疫情期間更趨嚴重,因此,關愛隊的成立,正是針對性地填補地區服務的不足,透過政府資源,建立義工團隊,為每個小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雖然資源有限,但社會上仍有不少有心人士願意參與關愛隊的工作,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經驗,服務市民大眾,實屬難能可貴。他認為,有了關愛隊之後,區議員能專注擔任諮詢角色,關愛隊與區議員各施其職,相互配合,為地區打造強大的網絡,應對社區上不同的問題和挑戰。

湯德駿認為,地區民政事務處會盡快遴選新的承辦團體。(受訪者供圖)
元朗區議員湯德駿認為,地區民政事務處會盡快遴選新的承辦團體,而天水圍婦聯扎根社區多年,有龐大義工團隊,具備快速的動員能力,有信心確保關愛隊服務於過渡期間不受影響,未來瑞愛關愛隊將聯同各方友好人士及團體通力合作,為瑞華區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優質的服務。他強調,關愛隊屬於義工服務,不求利益回報,任何申辦團體及關愛隊成員於申請前應該清楚了解關愛隊性質,如果認為自身條件不足,就不應申請,相信有關退出行徑只是個別事件,大部分關愛隊的承辦團體及成員都是抱着服務社會的理念去申辦關愛隊,幫助社會上有需要人士,令社區變得更好。

劉桂容認為,社會上有許多熱心人士有志服務市民。(受訪者供圖)
元朗區議員劉桂容認為,社會上有許多熱心人士有志服務市民,例如,梁志豪區議會選舉敗選後繼續履行職責,開設街站;陶皓訊依然接收各區轉介,回應查詢;莊展銘亦以不同方式,用心服務社區;許多落選者甚至於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緊守崗位,為市民送上防疫物資,這些事例都證明社區服務講求初心。關愛隊是完善地區治理的重要一環,需要更好地結合區議會、「三會」的資源服務市民,例如,有關愛隊在剛結束的冬至向市民派發棉被等禦寒物資,亦有成員上門關愛獨居及雙老長者等等。她形容,任何申辦團體通過遴選後接受簽約,有責任回應政府的信任、市民的期望。

劉展鵬認為,成立關愛隊的目的在於政、商、民三方合作,以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強化對社區及居民的關愛服務。(受訪者供圖)
離島區議員劉展鵬認為,成立關愛隊的目的在於政、商、民三方合作,以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強化對社區及居民的關愛服務,他對個別承辦團體結束關愛隊服務感到失望,並會藉此提醒自己申請承辦關愛隊的初心。劉展鵬留意到有其他小區的關愛隊成員在區選中未能成功當選,但仍然熱心投入關愛隊的服務工作,證明「沒有議席就養不起關愛隊」是站不住腳,這種說法是對有心經營關愛隊服務人士的不公,也影響公眾對關愛隊的觀感。他建議,政府將無理結束關愛隊服務的申辦團體列入黑名單,令其他願意真誠服務的團體能夠接手服務,以維持關愛隊的正常運作。

屯門區議員馮沛賢同樣身兼安定關愛隊隊長。他對於有關愛隊宣布退出感到無奈及不解,強調政府成立「關愛隊」的目的是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由於「關愛隊」要推展不同關愛活動,例如探訪有需要人士、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事故等等,所以團體申請前理應衡量自身的承受能力,檢視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期內的工作及任務。至於資源問題,他認為,政府已為「關愛隊」提供部分資源,如果認為自身條件不足,一開始就不應參與投標。

對於坊間將關愛隊與區議員兩者掛勾討論,馮沛賢認為有關說法並不合理。(點新聞資料圖)
對於坊間將關愛隊與區議員兩者掛勾討論,馮沛賢認為有關說法並不合理,雖然兩者是完善地區治理重要一環,但政府已在不同場合多次就兩者區分解說,關愛隊屬於義務服務,不應尋求回報,承辦方理應明白,貿然申請後退出是立下壞榜樣,損害關愛隊形象,令人擔心有人受有關言論所煽動,有樣學樣,為完善地區治理工作帶來阻礙。儘管如此,馮沛賢相信大部份關愛隊承辦方與他一樣,初心是服務社區,未來同樣會堅守崗位,繼續為市民服務,做好社區工作,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新聞鏈接:
《有承辦團體退出營運關愛隊 各界:服務社區「講心不講金」》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1/09/AP659c255ce4b07371379d444d.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

新聞熱話/放寬一簽多行來港 購物免稅增至3萬
2023-12-31

 

 

  圖:兩地全面通關復常,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進一步放寬內地旅客來港措施,恢復深圳戶籍居民赴港「一簽多行」。

 

  香港今年全面通關復常,惟內地來港旅客至今仍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等多位人大代表,日前向中央建議恢復深圳戶籍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探討把「一簽多行」及「一周多行」有序擴展至大灣區內地九個城市,並從49個開放「個人遊」城市進一步擴展到更多內地城市,另外,建議參考海南自貿區做法,放寬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由現時5000元增至3萬元。

  本港旅遊零售界十分歡迎相關建議。有議員認為,相關措施既有助推動大灣區內的深度融合,亦能鼓勵內地遊客來港消費,一舉多得。有遊客表示,香港這個購物天堂只有5000元的免稅額確實太少,應該放寬一些。\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倡各口岸分段實施24小時通關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日前在北京閉幕,參加會議後返港的李慧琼表示,與列席的港區人大代表陳勇、鄺美雲和凌友詩聯合提出促進香港旅遊業的建議,包括放寬一簽多行和自由行城市,以及免稅額度,正等待常委會工作辦公室回覆。李慧琼表示,會議期間,她曾拜訪海關總署,建議落馬洲管制站開放時間延至午夜12點,與羅湖口岸看齊。同時研究周末和假日時,羅湖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的開放時間可否進一步延長。此外,建議各粵港陸路口岸可分階段實施24小時通關。

  5000元免稅額實施超過10年,被問到調整會後對本港旅遊有何影響時,李慧琼表示,建議並非今天提出,很多行業一早已反映這個額度過於保守,在疫情前因社會環境問題未能處理,現在相信大家都希望市道更旺,肯定調整免稅額後對增加訪港遊客的消費意欲起到正面作用。她提到,建議借鑒海南自貿區的經驗。海南自貿區的離島免稅政策歷經多次調整,免稅額度從最初的5000元提高至全球最高的10萬元限額。有業界聲音認為今次建議放寬的額度仍是過於保守,「因為一個名牌袋都過3萬蚊,但由5000元加到三萬元,絕對有信心增加訪港遊客嘅消費意欲」。

  至於開放更多「個人遊」城市有否目標,她強調沒有特定指定城市,相信要由特區政府與內地部門商討,但重申有更多大灣區城市人員訪港,對促進兩地交流會有幫助。被問到會否擔心吸引更多人流來港或對民生有影響,李慧琼認為不同時候有不同的發展重點,目前社會共識發展經濟是重中之重,而經濟持續向好整體社會都會受惠,其中零售、餐飲及服務性行業,相信透過更多遊客來港會有刺激作用。

  二三線城市居民訪港意欲強

  陳勇指出,內地很多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條件改善,很多人都沒有來過香港,他們是很願意來港,又反問全世界都歡迎中國旅客,為何我們不便利他們?他們來港很方便,可買到全世界的貨品,既可有助香港的經濟,更可促進大灣區的融合。針對遊客過多會否影響民生,陳勇引述不同界別反映,指出今時今日不是怕人多,而是要拚經濟的時候怕賺不到錢,因此大家都希望增加訪港旅客人數。而增加人流同時要避免擾民,政府應思考如何做好分流。

  陳勇強調,香港一直都是開放、好客的國際城市,只要政府部門管理好,不要影響市民基本生活,相信定能振興香港經濟。

  內地遊客普遍認同,來香港的免稅額度太低,一定程度上影響購買意欲,來自深圳的李小姐表示,買點化妝品,買個小手袋就沒了。來自福建的陳小姐認為,海南的額度確實挺高,一年多去一兩次,十萬、八萬的額度確實差不多。

李慧琼倡訪港內地客免稅額增至3萬 旅客商戶:具吸引力
2023-12-31
李慧琼(右)聯同陳勇(左)及兩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向中央建議,提高訪港內地旅客免稅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劉明)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七次常委會會議日前在北京閉幕,出席會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昨日在港總結會議主要內容期間透露,已聯同3位列席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向中央建議,提高訪港內地旅客免稅額,由目前的5,000元增至3萬元人民幣,並建議恢復「一簽多行」政策,及進一步擴展到更多內地城市,以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消費。有旅客認為,提高免稅額可提升訪港吸引力。有出售貴價貨品的商戶亦相信,放寬旅客免稅額有助提升高檔貨一兩成生意。 

李慧琼昨日舉行記者會,分享早前出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時,她與列席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鄺美雲、凌友詩提交建議,提高內地訪港旅客的免稅額度,由5,000元增加至3萬元(人民幣,下同)。

不少旅客表示,提高免稅額可提高旅客來港意願。圖為尖沙咀廣東道,遊客拖篋購物。(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目前內地有關部門規定,內地居民出境購物,如果「戰利品」總值超出5,000元,入境內地時就要徵稅。李慧琼說:「有人都覺得我們(的建議)是保守的,因為一個名牌手袋都超過3萬元,但我們覺得可作為第一步,我絕對有信心增加訪港遊客購物意慾。」

旅遊界挺放寬限額增競爭力

她曾經就此和不少香港旅遊界人士接觸,他們都支持放寬,「從事海味業務的朋友經常說服我們,現在5,000元,你知道香港有海味街,買不到什麼、帶上去都有限制,所以他們很早留意到5,000元限額對消費有一定影響。大家都明白,但我也提到,自從海南省定位作為購物自貿區後,香港在購物方面都要提升自己競爭力。」

李慧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自2011年試行執行離港免稅政策以來,離島免稅政策歷經9次調整,免稅額度從最初的5,000元升至8,000元,再加大至1.6萬元,在2020年更提高至全球最高的10萬元限額,故她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中國籍旅客進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規定》中的訪港免稅額度。

同時,為便利內地旅客赴港便捷流動方面,李慧建議調整優化大灣區內地居民赴港簽註政策,恢復深圳戶籍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政策,並在評估可行性的基礎上,探討將「一簽多行」以及「一周多行」政策逐步、有序推廣到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同時,考慮到當香港旅遊接待能力恢復時,從49個開放「個人遊」城市進一步擴展到更多內地城市。

陳勇表示,香港一向歡迎來自不同地方的遊客,重點是如何更好管理,在不影響巿民生活下,同時改善經濟。

在會議期間,李慧琼、陳勇、鄺美雲、凌友詩及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黃玉山一行人又拜訪了國家海關總署並遞交錦旗,感謝接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香港居民的聲音,持續優化通關流程,及取消填寫「健康申明卡」。代表們又向海關總署表達希望支持香港更多口岸推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海關總署對此反應正面。

旅客:免稅額低愁申報

不少旅客也表示,來港購物雖然方便,但免稅額低,每次也苦惱過關申報問題,認為提高免稅額可提高旅客來港意願。深圳旅客龍小姐說:「今次來港買一萬多元貨品,本來5,000元(免稅額)確實很卡(有限),基本買化妝品已夠(爆額),買不了太多東西。」旅客梁小姐也稱:「覺得至少像海南一樣,大概每個人每年10萬元的額度吧。」

上環海味街的一位店主也認為,目前內地免稅額過低,窒礙旅客購物,「參茸海味、高麗參等乾貨最受旅客歡迎,相信放寬旅客免稅額能夠有助提升一成至兩成生意。」

助擴訪港旅客基數 旅界盼兩地速實施

香港復常以來,赴港旅客人次遲遲未回復疫情前水平。有香港旅遊業界人士認同,若能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政策,並擴大到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可增加訪港旅客的基數,盼兩地政府盡快實施。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則指,過去一年港元匯率強勢,令旅客在港購買奢侈品的價格優勢有所削弱,但香港始終名店眾多,品類齊全,有正品保障,倘若內地能提高赴港旅客的免稅額,將有助刺激旅客消費,重振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

旅界歡迎恢復及擴大「一簽多行」建議, 認為有關措施有助增加來港旅客的行程靈活性。圖為遊客在尖沙咀海旁觀光。(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來港客僅疫前六成水平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業界歡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關於恢復及擴大「一簽多行」的建議, 他認為有關措施有助增加來港旅客的行程靈活性,同時可擴大旅客基數。

他指出,全面復常以來,兩地旅遊業逐漸復甦,但入境遊情況不及港人外遊,「2018年全年入境旅客有6,500萬人次,當然那一年有特別多大事發生,如港珠澳大橋開通、高鐵香港段通車等,所以旅客特別多,但2017年全年也有5,000多萬人次入境旅客。今年截至本月下旬,來港旅客大概3,300萬,僅為疫前六成水平。」

崔定邦分析,遊客下跌與他們消費模式變化有關。疫情期間,內地許多景點在服務水平、遊覽體驗上大幅進步,令停滯不前的香港稍顯遜色,「也不用太擔心,未來一兩年,我們齊心努力,在服務業態度、旅客友好方面下工夫,是可以追返的。」

吸引旅客的重要一環是便利出入境手續,他憶述2010年代初,深圳居民一度可以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惟香港旅客承受力不足,後來該政策被收緊,「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不是人太多逼爆,而是不夠旅客,所以絕對有必要放寬旅遊簽註。」

被問及會否出現「旺丁不旺財」現象,崔定邦直言「完全不擔心」。他強調,旅遊是長線生意,有魅力的旅遊區可吸引遊客在多年內一再到訪,旅客的消費需求也會隨自身成長而變化,「我年輕的時候也是『窮遊』一族,現在與家人出行則會預訂更舒適的艙位和客房。」他強調,香港歡迎任何類型的遊客,無論消費多少,「簡簡單單吃一餐飯,搭兩轉高鐵,已經給香港經濟作了貢獻。」

零售業界盼額度逐步增至10萬元

邵家輝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零售業界同樣歡迎提高旅客免稅額及恢復「一簽多行」。他說,5,000元人民幣是多年前訂立的標準,與現有消費水平有差距,「旅客可能買一部手機或一個手袋,已經超過限額,入境內地時需要申報,不是很方便。」他建議將免稅額提升至3萬元人民幣,試行一段時間後,可再作調整,逐步與海南看齊,將額度增至10萬元人民幣。

內地客專程來港賞煙花

不少香港巿民趁昨日周末及元旦假期外遊,但同時有大批內地旅客元旦來港。特區政府入境處指出,截至昨晚9時有84.5萬人次出入境,包括39.8萬人次入境,出境逾44.6萬人次。有內地訪港旅客表示,特意來港體驗新年氣氛,而中環街頭也有不少旅客打卡拍照留念,另有人指,今次來港主要是觀賞維港的除夕煙花匯演。

有內地訪港旅客表示,特意來港體驗新年氣氛。圖為遊客在購物。(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港昨錄84.5萬人次出入境

根據特區政府入境處數據,入境人潮當中,以落馬洲支線口岸佔最多,有73,962人次,其次是羅湖口岸有70,112人次。至於香港國際機場,有58,099人次搭乘航班來港,另有54,577人次搭乘高鐵抵港。

昨日各口岸出入境人次(截至晚上9時)。

今年的除夕煙花匯演歷時12分鐘,是歷年之冠,吸引不少內地旅客專程來港觀賞煙花,有深圳旅客直言會做攻略選擇最佳觀賞位置,她昨日則到西九文化區打卡。有東莞旅客亦指聖誕雖過,但西九文化區仍有濃厚的節日氣氛,這是東莞所欠缺。

昨日已有不少旅客在中環一帶的街頭塗鴉牆前打卡,如嘉咸街的壁畫牆便有不少旅客在拍照。有內地旅客表示與朋友來港過新年,會到香港迪士尼樂園遊玩。廣東道亦人頭湧湧,不少旅客拖着行李箱到名店購物,此外金舖和藥妝店亦有不少旅客光顧。

在出境方面,深圳灣口岸昨日上午已人頭湧湧,不少人拖着行李箱、拿着大包小包過關往深圳。陳女士說:「去深圳野生動物園,兩日一夜。帶小朋友看動物,可以餵獅子、老虎,是香港沒有的活動。」丁先生、丁太說:「觀光、買東西、吃東西,玩一天就回來。(內地)舒服、地方大、乾淨,活動也多。」

(來源:香港文匯報A03:要聞 2023/12/31)

英國藉「新聞自由」抹黑香港 各界痛批擾亂法治秩序居心不軌
2023-12-31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優越成功的制度。(點新聞資料圖片)
【點新聞報道】近日,英國外交部夥同所謂「媒體自由聯盟」部分成員發表聲明,大肆詆毀香港新聞自由,抹黑特區政府維護香港法治的正當之舉。點新聞記者今日(12月31日)訪問各界人士看法。

陳浩庭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任何自由都不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受訪者提供)
屯門區候任區議員陳浩庭律師表示,西方國家經常打着所謂「新聞自由」的名號進行干涉香港事務的行為,香港是法治社會,任何自由都不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亦不能憑藉所謂「新聞自由」亂來。他批評英國外交部及「媒體自由聯盟」今次做法已經干預中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指該類行為屢禁不止,而這次抹黑則是在香港特區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順利舉行後,眼見已「拼好最後一塊拼圖」,西方國家不想香港具備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便以所謂「新聞自由」企圖抹黑香港,看似是站在道德高地,實則具擾亂香港法治秩序的不軌之心。

陳浩庭律師指,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均有條文對香港的新聞自由做出保障。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優越成功的制度,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等法律制度正是為了保障市民得以合法享有各種自由和權益,從而在相對安全和穩定的情況下,行使新聞自由。他強調自由並非無上限,是法律賦予,因此需要市民遵守法律,強調自由的權利和義務並存。

KOL高松傑痛批西方勢力夥同「媒體自由聯盟」部分成員以《立場新聞》停運兩年為噱頭發表所謂聲明,大肆詆毀香港新聞自由,抹黑特區政府維護香港法治的正當之舉,為黎智英等反中亂港分子撐腰張目,令人憤慨。他表示,香港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制度下享有高度自治權。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基本法保障,強調任何國家或地區,都必須遵守法律,新聞自由亦不可凌駕於法律之上。

高松傑坦言他作為自媒體,言論在不違法的基礎上非常自由。(點新聞資料圖)
高松傑指,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註冊的本地、內地和海外傳媒機構共有213家,比2018年增加了39%。反觀英國,針對國家安全的條文比香港更多,亦出台多條針對新聞傳媒的刑事條例,批評英國「雙標」是完全基於政治操弄。作為本港KOL,高松傑坦言他作為自媒體,言論在不違法的基礎上非常自由,直言從未感受到香港新聞自由受限,希望英國不要再插手香港事務。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香港是法治社會,任何自由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立場新聞》早前發布反中亂港言論、煽動暴力,已經違反法律,是對新聞自由的濫用,停運屬天經地義,強調新聞自由不等於「免死金牌」,特區政府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是為保障更多市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陳勇表示,特區政府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是為保障更多市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點新聞資料圖)
陳勇怒批西方勢力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進行干預抹黑,其政客多次發表有違客觀事實的言論,企圖迷惑大眾。他強調,新聞自由也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之上,本港政府及司法部門的做法合情合法合理,呼籲英國等西方國家停止對香港無端的抹黑和攻擊,切勿藉新聞自由之說行破壞香港法治之實。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新聞鏈接:
《英國藉「新聞自由」抹黑香港 各界痛批擾亂法治秩序居心不軌》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312/31/AP65913e6ae4b07371379c694b.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