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立法|各界支持盡快恢復二讀 早日完成立法
2024-03-16

23條立法|各界支持盡快恢復二讀 早日完成立法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15日聽取法案委員會匯報,一致通過支持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向立法會主席申請豁免提交草案的各項通知期限,務求盡快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納入立法會大會議程,盡早恢復二讀辯論及三讀程序,以完成立法工作。

社會各界紛紛發聲,支持立法會盡快恢復二讀,早日完成23條立法,讓香港可以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

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陳勇提到,今次立法過程高效流暢,在於《條例草案》本身寬嚴適度,也沿用普通法制度下的法律草擬方式和習慣,結構設計完整,內容巨細無遺,已經贏得公眾的支持和信任。在強大民意支持下,立法工作更近終點。香港各界熱切期待立法會盡快恢復二讀,早日讓23條立法真正落地,如此特區政府才能維護好國家安全,保障好廣大市民的生活和權利。

辦兩會宣講會 民建聯促港調研新質生產力
2024-03-15
◆民建聯昨日舉行「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分享會。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因地制宜助高質量發展 李慧琼:中央對港充滿信心

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均積極傳達今年的兩會精神。民建聯昨日舉辦「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分享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新質生產力」是今次兩會的重要關鍵詞,而該關鍵詞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黑龍江考察調研首度提出,以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她鼓勵香港社會各行各業,深入調研如何因地制宜的「新質生產力」,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

民建聯昨日在總部舉辦「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分享會,李慧琼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陳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仲尼、朱立威、黃冰芬,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呂堅主講。民建聯多位執行委員、監察委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和社區幹事出席。

李慧琼形容,今次兩會繼續以高效、高質見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國家去年經濟增長達5.2%,成績的確得來不易,而國家堅持高質量發展,及繼續加強生態環保保護,令她感受甚深。全國兩會還提出了科教興國,而香港在教育方面受到世界各地認可,可在這方面為國家作出貢獻。

她又分享了常委會工作報告,包括每次常委會會議均審議十多部法律,顯示國家依法治國的決心。未來她會繼續推動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促進人心回歸。

陳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基

陳勇表示,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增加投資,優化營商環境,這為香港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商機。同時,國家的「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全球的焦點,相信這將推動國家的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基礎。

他提到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兩會期間分別參加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審議及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議,其間發表了重要講話,顯示中央了解香港實際情況,並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

陳仲尼:港須認識新興市場「新朋友」

陳仲尼引述,國家領導人肯定香港近年拚經濟、搶人才的工作扎扎實實,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單是香港的大事,也是國家的戰略大事。因此,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可繼續幫助國企、民企集資壯大。他提到,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除了要繼續與「舊朋友」保持聯繫,也要認識東盟和「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的「新朋友」,繼續保持香港國際化。

呂堅介紹,今次兩高報告顯示四個特點,包括為市場注入提振信心、彰顯司法為民精神、強化國家法治理念、加強司法公開。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分別獲得97.2%及98.76%支持票,比率是史上最高,顯示「兩高」報告獲得人民所認同。

朱立威表示,今年在兩會復常後不少中外記者來華採訪,反映兩會是相當公開透明。他認為,中央有關部委相當重視代表的建議,他其中一個建議反映後,短時間內已獲部委書面回覆,證明工作相當高效。

黃冰芬認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亦是今年兩會的熱詞。她強調,「穩」是大局和基礎,不僅適用於國家,同樣也適用於香港。在香港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後,就要全力投入建設經濟民生,並以「新質生產力」為契機,發揮香港八大中心的作用,助力國家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民建聯勉各行業調研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03-15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民建聯昨日舉辦「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分享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陳勇、全國人大代表陳仲尼、朱立威、黃冰芬,及全國政協委員呂堅等人出席。李慧琼表示,國家堅持高質量發展,提出重要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她鼓勵各行各業深入調研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舉辦「兩會精神分享會」

  李慧琼說,兩會期間提出科教興國,而香港在教育受到世界各地認可,認為香港可在此為國家作出貢獻。此外,她又分享常委會工作報告,包括每次常委會會議均審議十多部法律,顯示國家依法治國的決心。未來她會繼續推動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促進人心回歸。

  陳勇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會增加投資,優化營商環境,這為香港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商機,而國家的新質生產力正成為全球的焦點,相信這將推動國家的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基礎。

  陳仲尼表示,國家領導人肯定香港近年拚經濟、搶人才的工作扎實,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單是香港的大事,也是國家的戰略大事。他還說,從領導人的講話中體會到,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除了要繼續與「舊朋友」保持聯繫,也要認識東盟及「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的「新朋友」,繼續保持香港國際化。

  朱立威表示,今年兩會復常後不少中外記者來華採訪,也反映兩會是相當公開透明。他又說,內地部委相當重視代表的建議,舉例指他其中一個建議反映後,短時間內已獲部委書面回覆,證明內地相當高效。

  黃冰芬提到,「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亦是今年兩會熱詞。「穩」是大局和基礎,不僅適用於國家,同樣也適用於香港。在香港完成基本法23條後,就要全力投入建設經濟民生,並以「新質生產力」為契機,發揮香港八大中心作用。

  其後,民建聯成員向主講者反映兩地議題的關注及意見,希望盡快爭取增加內地旅客來港免稅額等安排。

居心叵測/特區政府強烈譴責「香港監察」挑撥離間
2024-03-14
  圖:連日來,不斷有市民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示威,強烈譴責抹黑23條立法。

特區政府昨日就反華組織「香港監察」與16名聯署人刻意誤導公眾、抹黑有關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中的「披露他人犯叛國罪」規定是針對宗教的聲明,企圖挑撥宗教人士和信眾對立法的不滿,予以最強烈譴責。政府發言人指出,叛國罪和隱匿叛國罪,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都是存在已久的罪行,並非針對宗教人士或信眾,亦和宗教自由毫無關係。

發言人強調,一般市民,無論是否宗教人士和信眾,絕對不會干犯叛國罪。叛國罪是極其嚴重和鮮有發生的危害國家安全罪行,只會在非常極端的情況,包括向中國發動戰爭、鼓動外國以武力入侵中國等情況下才會干犯。若有人竟然進行此等行為和活動,要求知悉有關行為的中國公民向香港特區執法機關披露有關犯罪事宜,使執法機關得以及時依法採取執法行動,保護廣大市民的生命和財產,絕對合理、必須且天經地義。

發言人又表示,隱匿叛國罪在英國仍然是普通法罪行,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實行普通法制度的國家,都有成文法訂明隱匿叛國罪,上述國家亦無明文訂明相關例外情況。「香港監察」和聯署人絲毫沒有提到有關國家的相關法律,便假借宗教議題無理攻擊特區政府就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工作,是赤裸裸、厚顏無恥和野蠻的干預,亦是雙重標準的典型例子。香港市民、宗教界,以及國際社會要小心認清該組織的真面目,不要被其別有用心的錯誤言論所誤導。

美西方雙標 不斷抹黑23條立法

自從特區政府開展23條立法以來,美西方國家多次說三道四、粗暴干涉。事實上,美西方國家亦有迅速立法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先例,凸顯美西方的雙重標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縱觀歐美、加拿大、新加坡、澳洲等均有非常嚴格的國安法例,香港作出相關立法完全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的國際標準。特區政府今次諮詢期收到逾99%意見支持立法,完成立法既是回應客觀現實需要,亦是民心。「國安才能家安」,隨着23條立法高速高質進行,相信特區政府和立法機關一定會順應社會期盼,有序推進、盡快完成23條立法。

美國及部分政客肆意抹黑香港國安法和基本法第23條立法,引發市民強烈不滿。

連日來,不斷有市民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示威,強烈譴責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妄議23條立法,干擾特區維護國家安全。他們強調,美國等西方國家自身就有大量保障國家安全的法律,卻妄議及企圖干涉阻撓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工作,雙重標準令人髮指。香港必須盡快完成23條立法,輕裝上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發展動能。 大公報記者龔學鳴

議視聽觀察|接連參與兩件大事 馬逢國陳勇黃英豪分享京港「兩地飛」感受
2024-03-14

【點新聞報道】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昨日(13日)下午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逐條審議程序。特區政府當晚將審議過程中議員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整理出修正案。法案委員會今日(14日)上午加開會議審議修正案,完成逐條審議修正案的工作,並獲委員會所有議員支持。

法案委員會過去一星期,無休止地對條例草案進行審議,得以在很緊湊的時間內,完成重要的立法過程。兼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陳勇和黃英豪,今日(14日)做客點新聞原創視頻節目《議視聽》,討論參加全國兩會的感受,以及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意義。三位嘉賓上周都是京港兩地飛,回港審議23條立法草案,又要飛回北京參與人大會議。

三位嘉賓都表示,在兩會期間於京港兩地奔波,體會到了「12小時生活圈」的緊湊節奏,「雖然每天開很多場會,比較辛苦,但深感光榮和開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馬逢國表示,經過審議23條立法,香港行政和立法的關係更加緊密。他強調,有關國家安全的立法一旦缺乏,隨時都會有危害國家安全的事情發生,所以越早完成立法越好。他已對比過海外較為先進的法律制度,認為香港的立法條文更加嚴謹,更不容易出現灰色地帶。

陳勇總結,當香港市民經歷了2019年的「修例風波」以後,目標十分一致,就是希望早日通過23條立法,這是香港早日邁向繁榮穩定的基礎。「當做好了23條立法的工作以後,香港對拚經濟將更有信心!」陳勇強調,23條立法是香港固有的憲制責任。他提出一個比喻,如果香港市民是住在一個屋苑,那麼國安法就是整個社區的防火防盜設施,而23條立法是每一樓層的具體防護設施,「只有每棟樓都立好防護設施,市民才會更加安全。」

馬逢國、陳勇、黃英豪做客議視聽。(點新聞記者攝)
黃英豪感慨,香港回歸祖國近27年來,中央為香港提供了很多幫助,無論是沙士(SARS)風波、新冠病毒,還是金融風暴時期,每一次中央都給香港提供了力挽狂瀾的援助。作為參與條例草案審議的議員,黃英豪表示,23條立法條例草案是逐條審議的,議員們來自各行各業,對法律條文擁有專業的知識,花費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嚴格地研究法律,同時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市民們可以相信23條立法的權威性。從數據來看,香港國安法實施近四年來,拘捕的人數在250人左右,起訴的人數不超過180人,相比於修例風波期間龐大的示威暴動人群,可以看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只針對一小撮危害國安的違法分子,對廣大市民來說並無妨礙,市民無需擔心誤墮法網。

新聞鏈接:
《議視聽觀察|接連參與兩件大事 馬逢國陳勇黃英豪分享京港「兩地飛」感受》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3/14/AP65f303aee4b0737137a42bca.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