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禮嘉賓、演出團體代表及出席師生大合照。(受訪者供圖)
【點新聞報道】2024年9月3日,新界社團聯會與民政事務總署聯合舉辦了「新界各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9周年大會」。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新界工作部部長李薊貽、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趙凱渝、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陸軍部隊井紹慶上校及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李克強等擔任主禮嘉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新界社團聯會會長陳勇,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譚鎮國及現場逾650位社會各界人士出席。大會上特別向出席活動的老戰士梁平及老烈屬麥沃田獻上鮮花致謝。
譚鎮國致辭。(受訪者供圖)
譚鎮國表示,新界社團聯會擁有深厚的紅色基因,很多前輩源自東江縱隊,聯會一直致力宣傳抗戰歷史和呼籲文化保育。多年來,受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部委的委託和指導,撫恤慰問移居香港的老戰士。上月,新社聯舉辦了「離島抗戰歷史尋蹤」發布會,倡議設立紀念設施,保護抗戰遺址,並建立一條抗戰歷史旅遊線路,以傳承愛國情懷。譚鎮國相信,歷史教育能弘揚愛國主義,增強國民意識。今年紀念大會之餘安排了多彩節目,更特別邀請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周轉香講述離島抗戰史,期望觀眾能深入了解抗戰歷史,增強身份認同,愛國愛港,並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周轉香以「離島抗戰歷史尋蹤」為主題為大會作專題演講,分享及回顧了她經常與抗戰事件的親歷者、見證人和老戰士後代保持聯繫、又組織離島抗戰歷史考察活動、以及對有關離島地區抗日戰爭的歷史及游擊隊遺址進行尋蹤及考證等方面的工作。演講中她再強調,記住歷史,並不是要記住仇恨,而是要激勵人們更加珍惜和平,希望更多年青一代有更深厚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感情,銘記自己責任和使命。
合唱團演唱了多首經典抗戰歌曲。(受訪者供圖)
本次紀念大會上,各個演出團體呈現精彩表演,包括中樂團演奏《抗戰歌曲聯奏》、《勇敢的中國人》、《萬里長城永不倒》、花鼓《歡樂花鼓慶勝利》、舞蹈《父老鄉親》以及青少年朗誦,並演唱了多首經典抗戰歌曲《映山紅》、《東江縱隊之歌》、《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在太行山上》、《王二小放牛郎》等,用歌聲、樂器、舞蹈和朗誦等不同方式,向抗日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祖國的熱愛,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提醒大家勿忘國恥,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
新聞鏈接:
《新社聯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9周年大會》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9/04/AP66d7c9e9e4b0d645a76a4cea.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
【點新聞報道】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視察組今日(4日)從香港出發,在香港西九龍乘坐高鐵抵達鄭州,正式啟動對河南省的履職視察。視察組成員紛紛表示,本次乘坐高鐵讓他們再次感受到了國家高鐵建設與交通規劃的先進和便利,進一步拉近了香港與華中河南的距離。國家發展一日千里,代表們深受鼓舞。
視察組成員表示,本次乘坐高鐵再次感受到國家高鐵建設與交通規劃的先進和便利。(受訪者供圖)
此次視察由組長馬逢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副組長吳秋北和陳勇等逾30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組成,將依次走訪鄭州、洛陽、開封等河南重要城市,合共20餘個履職視察點,涉及文化、歷史以及經濟等內容,並將與河南省主要領導會面,就視察情況進行交流,進一步促進豫港合作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於香港西九龍站乘坐高鐵赴鄭州,展開河南視察。(受訪者供圖)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位處中原腹地,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自史前時代起,經歷了夏、商、周以及漢、唐至北宋等朝代,一直是歷史上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在本次視察中,視察組將重點關注當地在文化旅遊產業、創新科研及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並探索豫港兩地在金融、貿易、人才、文化旅遊、科技研發等領域更廣泛的雙贏機遇,以期擴大雙方的交流與合作空間。
新聞鏈接: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乘高鐵走訪河南》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9/04/AP66d847aee4b0d645a76a6209.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今日(4日)抵達鄭州,展開河南履職視察,將依次走訪鄭州、洛陽、開封等河南重要城市,合共20餘個履職視察點,涉及文化、歷史以及經濟等內容,並將會與河南省主要領導會面。
代表團指,在本次視察中,將重點關注當地在文化旅遊產業、創新科研及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並探索豫港兩地在金融、貿易、人才、文化旅遊、科技研發等領域更廣泛的雙贏機遇,以期擴大雙方的交流與合作空間。


第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視察組今日從香港出發,在香港西九龍乘坐高鐵抵達鄭州,正式啟動對河南省的履職視察。此次視察由組長馬逢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副組長吳秋北和陳勇等三十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組成,就視察情況進行交流,進一步促進豫港合作發展。視察組成員表示,本次乘坐高鐵再次感受就到國家高鐵建設與交通規劃的先進和便利,進一步拉近了香港與華中河南的距離。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鄭洢林)今日(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特區政府高層官員、立法會議員、退伍軍人團體、其他界別社會人士、制服團隊及青年團體等代表今早出席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的官方儀式。

紀念儀式開始,升國旗和區旗並奏唱國歌,隨後警察步槍儀仗隊鳴槍,向對抗日戰爭作出貢獻的英烈致敬、全體出席者默哀。默哀完畢,李家超帶領各界別代表向紀念龕行鞠躬禮,向英烈致敬。各界別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駐港機構、司法機構、前行政長官、政府各機構、行政會議和立法會,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和退伍軍人團體、全國人大港區代表及全國政協港區委員、區議會、鄉議局、區域組織、制服團體及青年團體。
特首李家超隨後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特區政府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官方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他率領政府官員出席儀式,向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先烈致敬,並深切哀悼被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成就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他續指,在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上下一心,奮勇抗禦外敵入侵,展現出無畏精神。正是因為那份堅韌不拔的精神,眾人才能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最終迎來勝利。他強調,「這場戰爭是我們作為中華兒女不能忘記的歷史。我們需要汲取歷史教訓,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日本侵華從1931年開始,「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先侵略中國東北,隨後逐步入侵,在多個地方發動襲擊,更在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之後展開全面侵略,中國各地人民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艱苦抗戰14年,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美軍「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抗日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今天的儀式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讓國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大公報訊】記者顧家愷報道:兩名男女刻意借上月25日城市大學一名教授自殺死亡事件,捏造死者遺言並在網上散播,以及在城大周邊掛上多個自行製作的悼念燈箱,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被捕,被捕兩名男女均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十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上月30日在九龍及新界採取執法行動,拘捕一名41歲姓李男子及一名28歲姓劉女子,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第24條「出於煽動意圖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並根據法庭手令搜查被捕人住所,檢獲燈箱、製作燈箱的物料和有關電子通訊工具。兩名被捕人士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十月下旬向警方報到。警方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調查顯示,被捕女子涉嫌就上月25日發生的城大教授自殺事件,在網上發布死者的虛假遺言;被捕男子則涉嫌持續在城大周圍多個地方掛置所謂的悼念燈箱,內容均涉煽動他人引起對中央及香港特區政府憎恨。初步調查顯示,兩名被捕男女互不相識,亦不認識死者。惟二人自2019年爆發黑暴以來,深受反華媒體及網上的虛假資訊荼毒影響。其中被捕女子是網絡黑手,相信在看到城大教授自殺的消息後,且臨近2019年黑暴捏造的「8·31太子站事件」,隨即在網上討論區連登及其他社交平台,發布捏造的死者虛假截圖。
妄想「謊言講一百次成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勇向《大公報》表示,造謠者企圖散播謠言,挑撥市民大眾的情緒,破壞香港來之不易的穩定,與2019年黑暴時期反中亂港分子煽動仇恨和暴力的手段如出一轍。陳勇指出,支持執法部門依法辦事,將反中亂港分子繩之於法;其次,本港市民大眾應提高警覺,相互提醒,不讓反中亂港分子死灰復燃,共同維護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