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2)細數殘酷血淚史 亞洲各國食用貓狗情況嚴峻
2023-05-17

「背脊向天皆可吃」雖然屬於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觀念,但中國人其實較少食貓。李時珍《本草綱目》形容「貓肉不佳」,更記載其味道鹹且酸,所以「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貓雖然未被李時珍納入「食譜」,加上捕鼠有功,協助農民保護農作物收成,兼且在古代一直被指是邪靈化身,但仍無阻老饕對貓肉鍾情。

貓狗肉買賣規模龐大觸目驚心

廣西玉林狗肉節 。(網上圖片)
廣西玉林狗肉節 。(網上圖片)
 

根據2020年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四爪」(Four Paws)發表的《東南亞貓狗肉交易市場調查報告》,揭示了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等地的貓狗肉貿易情況。報告指出,雖然無法準確得知涉事動物數量,但估計數字及規模龐大得令人難以置信:在柬埔寨,每年交易涉及300萬隻狗;在印尼,每年超過100萬隻狗被食用;在越南,每年有超過500萬隻狗和約100萬隻貓被殺害。由捕捉、運輸至屠宰過程中,這些動物都受到了極端殘酷對待。

除此以外,媒體對韓國狗肉屠宰場、中國廣西玉林狗肉節的報道,以及揭露內地食貓市場的紀錄片《三花》,屢屢為大眾揭示出一幕幕慘不忍睹的食用貓狗產業實況。

修例取締韓國民間嚴重對立

有南韓狗農於反對食狗會場外,舉辦狗肉試食大會。
有南韓狗農於反對食狗會場外,舉辦狗肉試食大會。

不過時移世易,飲食文化經過一代一代變遷,新世代對食貓狗的文化漸感厭惡,加上越來越多家庭將貓狗當作寵物飼養,故各國亦先後推出法例,禁止食用貓狗。

以韓國為例,韓國人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吃狗肉文化,在戰亂期間,因缺乏食物,故狗肉成為食用對象。南韓前總統文在寅曾建議政府頒布禁令,禁止民眾在國內食用狗肉。

南韓政府亦借平昌冬季奧運等國際性活動,立法禁止殘忍宰殺動物,藉此打擊狗肉市場及餐廳,亦在2018年拆除國內最大的屠狗區,永久取消狗肉節。

不過,南韓仍未有法例條文列明「禁止食用狗肉」。去年有關注動物團體,趁傳統吃狗肉的「三伏天」,於光化門廣場舉行集會反對食狗肉,同場竟有狗農在會場10公尺外,舉辦狗肉試食大會的鬧劇。狗農當時揚言狗是食物,不是人類寵物或朋友,應代代相傳這習俗和佳餚。

 

國內僅深圳珠海有相關法規

陳勇(上圖)與梁志祥(下圖)於兩會中提出為提升國家形象,應立法禁食貓狗。
陳勇(上圖)與梁志祥(下圖)於兩會中提出為提升國家形象,應立法禁食貓狗。

香港1950年起立法禁止食貓狗,台灣、美國亦有禁食法例。有見國內仍未就禁食貓狗立例,民建聯2020年委託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與全國政協委員梁志祥,於「兩會」中提出禁食貓狗的議案,當中提到根據「世界愛犬聯盟」調查,國內每年有2,000至3,000萬隻狗被食用,當中七成屬寵物犬。不法商人透過毒殺、偷或搶掠奪犬隻,為了國家文明發展,提升國際形象及顧及市民健康,應立法禁止食用,訂立具阻嚇性罰則,打擊偷竊貓狗供食用等罪行。

同年,中國農業農村部修訂《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狗隻從豬、牛、羊、雞等18種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即狗已不屬禽畜之列。

深圳及珠海市通過法案禁食貓狗,並訂明若明知是寵物飼養的貓狗,食用者可處價值5倍至20倍罰款,兩地是國內僅有禁食貓狗的地方。

另外,越南會安市於2021年正式宣布,逐步淘汰出售及食用貓狗肉。

 

食貓?賣貓肉?誰跟進? 謝展寰:按需要採取聯合行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食用、售賣或管有狗肉或貓肉作食物均屬違法,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根據香港法例第167A章《貓狗規例》執法;而食環署則是食物業處所(包括新鮮糧食店)的發牌當局,該署一直透過發牌制度、巡查、抽查及檢取店內懷疑貨品等執法行動,確保持牌人遵守牌照條件,以及《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及其附屬法例有關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的規定。如食環署發現有懷疑售賣狗肉或貓肉的情況,會將個案轉介漁護署跟進,雙方會因應實際情況作出部署, 按需要採取聯合行動。

18社區逐個捉|西貢交通醫療教育待提升 這些改善正進行
2023-05-17

【點新聞報道】新一期《18社區逐個捉》社區點論壇今日(17日)舉行,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勇主持,邀請西貢民政事務專員曾俊文和西貢地區人士一起討論西貢區相關議題。

近日不少人都有落區擺街站,向市民介紹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將軍澳(南)分區委員會主席莊元苳表示,非常支持完善地區治理方案,它有利於優質民主發展,混合選舉模式有利於吸納不同背景的人才參與,令區議會有廣泛代表性,亦有利於政府掌握地區脈搏,掌握地區最新民生問題,提升整體行政效率。

回到西貢區的本區問題,除了鐵路,東隧近乎是西貢區居民唯一往返港島的交通幹道,但東隧在繁忙時段,尤其是早上的繁忙時段經常擠塞。立法會議員林素蔚表示,東隧幾乎每日塞車,又面臨加價的問題,因此,她建議政府可額外建一條海底隧道,從137區接駁港島南,以此來舒緩過海交通壓力。同時,她還建議將軍澳鐵路沿線接駁到港島東。曾俊文回應指,將南隧道及跨灣連接路落成後,行車出九龍時間減少20分鐘,且減輕將軍澳隧道的交通壓力。而鐵路方面,2014年鐵路策略內有幾個方案,但政府仍在和鐵路公司研究可行性。

除了交通,亦有意見指西貢區雖是一個中產區,但醫療配套有待提升。莊元苳表示,137區將有5萬個公營房屋落成,西貢區大型醫院只有將軍澳醫院,還有即將運作的將軍澳中醫院,希望可以分擔醫療需求。他希望引入私家醫院,因為西貢區中產人口多,因此對私家醫院的需求大,他亦建議將軍澳醫院增設婦產科。曾俊文回應指,將軍澳醫療聯網和醫管局九龍東聯通,因此,除了將軍澳醫院外,還包括基督教聯合醫院和靈實醫院,為西貢、觀塘及將軍澳提供服務,其中,九龍東有81張婦科產床,將軍澳醫院提供產前及產後護理專科,而靈實醫院提供新生兒及產科深切治療。

將軍澳(北)分區委員會主席陳志豪表示,以住戶月入中位數計算,西貢區全港排第三,西貢區的人口也很多,不少西貢區家長,都非常關心子女的教育,相比起其他區,西貢區的第一派位組別(BAND 1)中學特別少,希望本區教育可以「提質」、「提量」。曾俊文回應指,需要提升西貢區學校的教育質素,他表示,走訪不同學校時發現,西貢區學校做到與時並進,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給學生等。他提到,政府已在康城區分配相關用地給東華三院開辦中小學。

西貢分區會主席李家良表示,西貢附近越來越多住宅落成,居民多數在假日入西貢作為悠閒的地方,出入西貢靠西貢公路,他擔心西貢公路擴闊後是否能應對交通壓力,同時亦希望增設泊車轉乘的區域,以及增加社區配套。曾俊文表示,新區落成時會討論對當區交通的影響,亦邀請規劃署及運輸署相關人員一同吸納地區人士建議,會將居民要求轉達給相關部門。

(點新聞記者嚴璐瑤報道)

新聞鏈接:https://www.dotdotnews.com/s/202305/17/AP64648b25e4b0ab90342b73e1.html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info@dotdotnews.com

港區人大代表及立法會議員:美國是香港法治和司法獨立的最大破壞者
2023-05-15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多名政界、法律界人士表示,美國政客企圖以所謂「人權」作藉口,威脅制裁香港特區法官,製造恐懼,是香港法治和司法獨立的最大破壞者。他們強調,香港法治根基穩固,美方所有無理抹黑注定徒勞。

  呼籲社會支持國安法官

  行政會議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表示,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發表所謂「報告」,意圖扭曲事實,並企圖干預香港事務,威脅向指定法官施壓甚至制裁,破壞香港司法公正和法治。美國無良政客試圖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張目,顛倒是非。他批評美方妄圖以「制裁」作政治威脅,影響香港國安案件的判決,圖謀絕不會得逞,反而證明相關案件判決正確。美國的「制裁」,不會動搖香港特區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和擁護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決心。我們要支持國安法官,不畏外部勢力的恫嚇,繼續秉公判決,讓反中亂港分子得到應有的懲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港澳辦及中聯辦發表聲明,強調香港特區司法獨立絕不允許美國政客干涉,並堅定支持特區司法機關依法履職,體現了國家對於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決心,及對於國安法指定法官的堅定支持。美國為了政治利益不惜破壞法治,只會令香港市民更加清晰認識到西方政客的醜惡嘴臉,並加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與信念。

  西方政客為反中亂港者撐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律師沈豪傑強調,香港法官和律政司檢控部門的獨立性毋庸置疑,而美國政客的相關行為已嚴重干涉香港司法獨立。他批評美方政客企圖以所謂「人權」作藉口,威脅制裁香港特區法官,製造恐懼,為美國利益服務,是不折不扣的霸權主義,並強調任何外國勢力都不應擾亂香港的司法獨立和刑事檢控工作。

  立法會議員梁熙指出,一些西方政客將民主、公義掛在嘴邊,卻公然點名威脅「制裁」香港特區法官,肆意詆毀香港法治,實質是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其霸權霸道行徑根本就是反民主、反公義。事實再次證明,外部勢力依然對香港虎視眈眈,同時也恰恰反證實施香港國安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批評,美國政客罔顧事實,抹黑香港法官的公正審訊,完全無視香港長期以來堅實的司法獨立基石,為謀求政治紅利不擇手段,肆無忌憚企圖向香港法院施壓,阻礙香港國安法執行,惡行令人髮指。他呼籲特區政府、全港市民以至國際社會,應該齊聲譴責美方企圖以公權力干預香港司法獨立,並攜手設法保障特區法官不受威脅及無後顧之憂,維護法治。

陳茂波:全力造地讓市民住好啲
2023-05-15

(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長遠而言,政府已鎖定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當中逾半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由於政府需要有足夠土地儲備,在不同階段提供充足的土地及房屋供應,讓市場平穩有序發展,因此兩項計畫都必須全速推行。
陳茂波昨在司長隨筆指出,在7300公頃的土地總供應量中,北部都會區將提供逾3000公頃土地,人工島則提供1000公頃土地,合共佔總供應量近五成半。
或發行兼具零售部分債券

他指北都有助促成香港「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加速推進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發展局正加速推進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並會在年內提出具體發展計畫。政府將於短期內就區內旗艦項目「新田科技城」的發展方案和土地規劃展開諮詢,目標是於明年就首批新田創科用地,開展土地平整工程。

至於人工島填海計畫,陳茂波指有三大重要定位,第一是成為一個主要住宅土地供應來源,提供約20萬個住宅單位,可容納50萬至55萬人居住;第二是將發展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提供合共約50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第三是它將連通港島、大嶼山、機場和港珠澳大橋口岸和新界西,以至將來通往深圳前海的鐵路,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暢達的交通網絡。

陳茂波指,當人工島發展全面成熟後,相關經濟活動預計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2000億元的增加值,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約7%。項目填海得來的私人住宅和商業地皮,粗略估計可帶來7500億元的賣地收入,單計土地收益已超出其建設成本,而當中尚未計及便捷交通推動沿綫,和其他區域的發展和上段所述的經濟活動效益。

他提及,社會對填海項目有不同意見,包括工程進度及環境影響等,政府會充分考慮,並聚焦做好發展規劃。至於對公共財政影響,陳茂波特別指,項目具備很好的向市場集資條件,所需資金將有較大部分通過市場募集,「事實上,不少企業或機構都認同這項目的發展潛力,相繼表達希望參與其中,當中亦有建議可透過不同形式的結構融資或公私型合作發展模式,讓項目融資可有更大彈性和更多選擇。

此外,我們還可以發行兼具零售部分的債券,為項目融資的同時也讓市民分享穩健的投資回報。」
強調兩項目填海均有必要性

他續指,推展北都和交椅洲填海均有必要性,不但能讓土地供應更多元,並能互補各個項目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時間落差,必須多管齊下。他又指,現時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170平方呎,比上海及新加坡少三分之一,也比深圳低四成,因此必須全力造地,讓市民「住好啲」和「住大啲」。

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與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畫同時並行,以增加本港土地儲備。他說,香港住房、交通等一系列民生問題皆因土地不足而起,新加坡的陸地面積較香港更少,每年都通過填海等方式增加土地儲備,香港亦需如此,雖然現時投入較大,但因應中長期的計畫所需,未來會有更大收益。

他又說,眾所周知北部都會區與深圳接壤,盡早開發具備大灣區整體規劃優勢;而交椅洲人工島完成後能將港島面積大幅提升,前往機場車輛亦能避開九龍「塞車位」,住房、交通問題都得到改善。至於社會對公共財政負荷的憂慮,他指國家在「填海造路」有成功經驗,過往不同大型項目亦有通過國企、央企對港支援,形容「大可以請國家介入幫手」。

做法「不專業無誠信」 議員斥「倒米」
2023-05-15
港府落足彈藥重振本港旅遊業之際,國泰卻鬧出機師「呃鐘」事件。
港府落足彈藥重振本港旅遊業之際,國泰卻鬧出機師「呃鐘」事件。

(星島日報報道)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責有關機師做法「不專業、無誠信」,不但影響機場服務與乘客感受,亦會對香港航空業界的職業操守造成負面影響,強調機師如對薪酬不滿,也應以正面的方式進行溝通。對於國泰提出「既往不咎」,他認為即使不追究也需告誡涉事機師,「話畀佢哋知唔可以再犯,再犯就連帶之前一併追責。」他又說,若交通事務委員會有議程討論本港航空事宜或機場運作,他將會提出討論有關事件。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勇表示,單是香港國際機場停機坪本就「一位難求」,批評涉事機師因「呃鐘」而故意緩慢滑行,對機場運作管理與旅客行程安排都會造成巨大影響,無異是為重振本港旅遊業「倒米」。
「既往不咎」等於縱容

他形容國泰管理層「既往不咎」是對涉事機師的縱容,如管理守則令僱員有漏洞可鑽,則需及時完善;又指國泰不能再重蹈覆轍,如在反修例風波中被有關工會騎劫,連帶公司聲譽亦受損。他強調,國泰作為收取政府補貼的公司,有必要對市民作出交代,亦呼籲有關政府部門嚴肅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