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才|李慧琼等晤孫玉菡 民建聯倡「高才通」轉關注特定學科排名
2024-08-20

民建聯會務顧問李慧琼(右2)、副主席陳勇(左3)、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右1)等,與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右3)會面。(民建聯供圖)

▲ 民建聯會務顧問李慧琼(右2)、副主席陳勇(左3)、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右1)等,與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右3)會面。(民建聯供圖)

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早前表示,正檢討考慮將未達一百強,但部分學科非常著名的院校納入「高才通計劃」。民建聯會務顧問李慧琼、副主席陳勇、立法會議員顏汶羽等昨日(19日)與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會面,亦建議政府依據「未來人才需求清單」,推出「高才通計劃2.0」,轉而關注特定「學科」或「研究領域」的排名,精準吸引符合香港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端人才。

民建聯建議,政府在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中,積極審視各行業的人力供需狀況,並基於推算結果制定「未來人才需求清單」,識別香港需要、但本地短缺而又難以在短時間內培訓的人才。同時,針對人才短缺或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政府應同時制定短期、中期及長期的人力發展策略,明確哪些行業需引進外部人才,哪些行業則需加強本地人才培養。民建聯呼籲,政府儘快公佈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為制定針對性策略提供依據,支持在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基礎上,合理吸引高端人才。

在人才融入本港方面,民建聯建議,政府及企業通過提供更完備的生活支援,如興建「青年斗室」等措施,讓人才更快適應及融入本港環境,增強留港意願。同時,當局應研究設立合適機制以吸引頂尖人才及團隊,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為確保人才及其家庭在港長期發展,應加強對人才子女教育的支援,包括為新來港學童提供適應課程、入學協助等。

 

此外,民建聯認為,政府應為東盟國家設立專項獎學金,以及加強向世界各地包括中東、歐洲地區宣傳本港教育制度,吸引更多學生來港留學,從而為香港輸入更多國際化、高素質的青年才俊,助力香港持續繁榮與發展。

新社聯辦「離島抗戰歷史尋蹤」發布會 籲做好抗戰相關歷史文化保育
2024-08-19


「離島抗戰歷史尋蹤」發布會今日舉行。

【橙訊】1945年8月19日,是港九大隊解放大嶼山全島的偉大日子,同一日,在大嶼山的梅窩發生了銀礦灣大屠殺事件,這些歷史值得後人緬懷和銘記。79年後,2024年8月19日,在這一個特別日子,新界社團聯會、原港九獨立大隊大嶼山中隊後人尋蹤小組共同舉辦了「離島抗戰歷史尋蹤」發布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新界社團聯會會長陳勇,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譚鎮國、副會長周轉香、副理事長兼離島地區委員會主席祝慶台,原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後人尋蹤小組代表陳凱倫等出席,現場亦特別邀請一眾老戰士後人參與見證。

陳勇引用習近平主席所言:「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強調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他指出新社聯成員的父老先輩中,不乏原東江縱隊的官兵,植根於這片土地上,我們承繼了東江縱隊和香港新界人抗禦外族、不畏列強的血脈。新社聯創會時闡明的愛國愛港宗旨,與82年前港九大隊保家衛國的感召是一致的,香港的抗日史,為新社聯的厚積薄發積聚了底蘊。他指出,多年來在不同層面疾呼需建立「香港抗日歷史博物館」,就是為了讓更多市民,尤其是年輕人銘記責任和使命,認識國家和香港曾經遭受的苦難,珍惜當今和平來之不易,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譚鎮國表示,新界社團聯會多年來積極宣傳香港抗戰歷史,呼籲做好抗戰相關的歷史文化保育。香港離島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當時的游擊隊不但參與協助保護和轉移數百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的秘密大營救,並成立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發揮了阻斷日軍利用香港作為通往廣州作後援補基地的作用,組織大嶼山及長洲居民打擊土匪、海盜及反抗日軍暴行,使離島地區更成為了廣州乃至華南地區重要防線。遺憾的是,這段歷史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與保護,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是次發佈會,加深香港社會各界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和重視。

陳凱倫分享了團隊在尋找與保護抗戰遺址方面的努力與成果。她表示,通過廣泛搜集文檔資料與深入現場勘查,為勘察香港秘密大營救中經長洲撤離時的兩處落腳點——長洲香廠舊址以及魚欄舊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長洲香廠舊址的尋找過程中,更是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通過現場勘查,已初步確認了舊址的具體位置和範圍,為後人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她指出,如果可以在長洲建一個「大營救」的紀念廳,完全可以和建於當年登陸上岸所在地的廣東省台山都斛鎮的「秘密大營救紀念館」串聯起來,形成一條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旅遊線路,不僅紀念意義宏大,還會給兩地發展帶來正面效應。

祝慶台代表新界社團聯會及原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後人尋蹤小組,向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發出倡議,包括在長洲設立秘密大營救紀念廳,在日寇火燒牛牯塱舊址、梅窩銀礦灣慘案地點、大澳展開反擊戰舊址等地豎立碑記或牌匾,於昂坪(即寶蓮禪寺)豎紀念碑,修復大嶼山塘福小城牆、製作碑記,連接長洲、梅窩、塘福、東涌、寶蓮禪寺和大澳等地建立一條抗戰歷史旅遊線路,培訓導賞員,鼓勵學校組織參觀,增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希望透過這些舉措,讓香港的下一代能夠更全面了解歷史,傳承先輩的愛國精神。

現場亦邀請了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師生代表到現場,周轉香指出,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由寶蓮襌寺主辦,寶蓮寺第二代住持筏可大和尚在日軍掃蕩大嶼山搜捕游擊隊員時,冒險收留東江縱隊香港獨立大隊副隊長魯風,是為國為民的英雄,如今佛教筏可中學的學生能和老戰士後人相聚一堂,非常有意義。

圖:主辦方提供

原文鏈接:新社聯辦「離島抗戰歷史尋蹤」發布會 籲做好抗戰相關歷史文化保育 from 橙新聞
https://www.orangenews.hk/vgly/1236887/?utm_source=newscopy&utm_medium=referral

倡抗戰旅遊路線推動國教 陳勇以2019年為例:保家衛國靠自己
2024-08-19

為傳承抗戰史跡,新界社團聯會和原港九獨立大隊大嶼山中隊後人尋蹤小組,建議設紀念廳和設立抗戰歷史旅遊路線等。新界社團聯會會長陳勇以2019年反修例為例,提到真正保家衞國是靠自己人營救,不是靠外來人營救;又指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珍惜和平來之不易,更要代代守護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不負犧牲前輩。

新社聯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抗戰歷史旅遊路線倡議。(李宇婷攝)
新社聯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抗戰歷史旅遊路線倡議。(李宇婷攝)

新社聯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抗戰歷史旅遊路線倡議,副理事長祝慶台說抗戰歷史旅遊路線要連接長洲、梅窩、塘福、東涌寶蓮禪寺和大澳等地,並培訓導賞員,鼓勵學校組團參觀,增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又建議在長洲設立秘密大營救紀念廳,展示長洲在營救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時的作用和意義,以及當事人的回憶文獻、圖片 、地圖等歷史資料,貫穿「紅色之旅」。

新社聯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抗戰歷史旅遊路線倡議。(李宇婷攝)
新社聯今天(19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抗戰歷史旅遊路線倡議。(李宇婷攝)

碑記方面,祝慶台建議在日寇火燒牛牯塱舊址、梅窩銀礦灣慘案地點、大澳展開反擊戰舊址等地豎立碑記或牌,銘記事件經過及犧牲者姓名;在昂坪寶蓮禪寺豎紀念碑,紀念出家人抗戰事跡和大嶼山中隊抗戰歷史;修復大嶼山塘福小城牆 ,記述大嶼山中隊成立歷史。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後,立即封鎖交通要道實行宵禁,大肆搜捕抗日人士,抗戰初期轉移到香港的抗日文化人面臨危機,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秘密大營救;營救行動中,作為港九大隊前身的幾支武工隊均發揮重要作用,新社聯認為社會未足夠重視對港九大隊保家衞國的貢獻。

原文網址: 倡抗戰旅遊路線推動國教 陳勇以2019年為例:保家衛國靠自己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4925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民記參觀駐港部隊展覽中心 盼多開放培育港青愛國情懷
2024-08-18
◆民建聯昨日率團參觀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感謝駐港部隊多年來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保障國家安全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香港文匯報訊 民建聯昨日率團參觀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感謝駐港部隊多年來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保障國家安全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他們期望駐港部隊的展覽中心可提供更多場次對外開放,讓更多香港市民都能了解國家、軍隊的歷史;讓更多人深刻體會到愛國的意義和價值,尤其是培養青年一代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香港社會中生根發芽。

民建聯主席陳克勤與會務顧問李慧,副主席陳勇、周浩鼎、陳學鋒,會務顧問簡志豪等共30人出席。駐港部隊政治工作部王志學大校率隊接待。王志學大校歡迎民建聯的到訪,並讚揚民建聯是香港愛國愛港團體的中堅力量,本次訪問充分體現大家熱愛祖國、熱愛香港、熱愛軍隊的高尚情懷。

他強調,駐港部隊將一如既往忠實履行防務職責,以廣大香港同胞的支持為強大動力,為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慧琼向駐港部隊表達了衷心感謝,感謝部隊在百忙之中仍為聯盟接待18區、超過2,000位市民和學生參觀昂船洲軍營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所有參加者對部隊的接待和安排給予高度評價,參觀活動增進他們對國防力量的了解,同時加深了對祖國軍隊的認同和敬意。

感謝駐港部隊多年貢獻

李慧琼又感謝駐港部隊多年來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保障國家安全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在維護社會秩序的同時,駐港部隊不忘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包括植樹、捐血、探訪安老院及幼兒院,以及派出軍樂文藝隊伍進行義務演出等,充分展現了駐港部隊的責任心和愛國精神。這些行動深深地感動香港市民,增強了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

陳克勤表示,長期以來,駐港部隊肩負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社會穩定的重要責任,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示範。每次開放軍營,都吸引到大批市民報名參與,名額很早就爆滿,反應十分踴躍,許多參觀過昂船洲軍營的「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的市民均表示受益匪淺。

在王志學大校帶領下,一行人先後參觀總序廳、中國夢展廳、強軍夢展廳、香江衛士展廳,並合影留念。陳克勤其後在其社交平台發帖表示,國家步入新征程,香港邁向新階段的關鍵時期,今次展覽讓民建聯團隊進一步堅定信心,「我們將圍繞『提升自我、建設香港、報效國家、聯通世界』四大工作目標,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為香港建設獻計獻策,為市民解決急難愁盼。」

海洋公園今日未公布大熊貓龍鳳胎情況 議員冀園方更頻密更新令公眾安心
2024-08-17
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誕下一對龍鳳胎,園方指這幾日是存活關鍵,今日未公布兩隻寶寶情況。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園方應更頻密更新狀況,令公眾安心。市民和遊客都期待,有更多機會見證大熊貓成長。

首對在香港誕生的大熊貓寶寶周四凌晨出生。海洋公園隨即在多個社交平台開設專頁,上載新手媽媽「盈盈」及一對寶寶的狀況,數日內已吸引到過萬粉絲關注。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說:「收水期是其一個存活的關口。」

不過,這句說話就令市民多一分擔憂。

蔣先生指:「(海洋公園)說要『收水』,幾日哦,看牠們的情況哦,沒有見過那麼小的(大熊貓),那麼小。牠(盈盈)是寶貝來,國家之寶再出寶。」

曾小姐表示:「可在網站上做一些直播或視頻,就會有流量。做一些文化周邊之類的,吸引(遊客)過來買或打卡。」

內地有專頁直播在不同基地棲息的大熊貓,粉絲可實時看到「偶像」。多隻大熊貓亦成為明星,發展出大熊貓經濟。

有立法會議員亦促請海洋公園每日更新兩位新成員情況,待牠們情況穩定,仿傚內地引入直播。

民建聯全國人大、政協及團體代表界議員陳勇認為:「每日若有(寶寶)相關的圖片及訊息,令大家安心,更多心理上的關注得到回饋,相信效果更好。24小時(直播)我相信是所有熊貓迷,包括全香港的大人及小朋友,都很渴望。可帶動整體大家對牠們的關注,及促進香港吸引全世界的朋友來。」

四川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則指,盈盈初次產子,更需要人工介入。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指出:「很有可能抱不好寶寶,或寶寶在活動或叫的過程中,容易媽媽也會緊張。另外一隻寶寶取到人工育幼箱,由我們的育幼專家帶,這種情況也會時時輪換兩個寶寶,保障兩個寶寶都能吃到媽媽的母乳。」

海洋公園指龍鳳胎最快都要數月後才可與公眾見面。